支撑喉镜下喉内显微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

时间:2022-10-10 01:08:20

支撑喉镜下喉内显微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

【关键词】支撑喉镜;喉显微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81-01

支撑喉镜下喉内显微手术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应用于喉部疾病的诊断及手术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使过去难以切除或细小病变和难以避免的副损伤得到克服。但由于手术操作等因素仍存在一些并发症,为了预防和减少手术期并发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0l~2012―06支撑喉镜下喉内显微手术1151例,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报告如下。

l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15l例中,男519例,女632例,年龄9~78岁,平均39岁。喉部病变:声带息肉621例,声带小结252例,声带肥厚变121例,声带囊肿38例,喉室息肉33例,声带原位癌31例,声带白斑21例,声带脓肿17例,喉状瘤13例,声门下肉芽咬除4例。以上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发病部位:声带前中l/3 375例,后中1/3 242例,全声带201例,中下1/3 162例,前连合119例,喉室5z例。双侧368例,单侧783例(左侧293例,右侧490例)。

1.2方法

1151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在支撑喉镜和显微喉镜下进行手术,手术全程均行心电监护。

2结果

2.1术后疗效观察术后分别随访l~3a,复发者1例,经二次手术痊愈,一般均在14d内基本恢复正常。全部病例发声与正常相似者926例,同术前相比好转尚未恢复正常的172例,发声同术前相似的49例,加重的4例。总有效率95.加%。声嘶改善较差者均为广基型息肉、声带原位癌及状瘤需切除较多声带组织者。

2.2术后并发症软腭擦伤瘀血41例,牙齿松动及脱落15例,全身酸痛135例,舌根麻木15例,喉痉挛7例,声带粘连1例。

3讨论

支撑喉镜下喉内显微手术并不复杂,但并发症时有发生,本组病例术中均采用心电监护不断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等情况。虽有少数病例出现短暂心率及血压变化,但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掌握手术适应症十分必要,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应在该病得到控制或缓解后再施行手术。另外麻醉适度也很重要,麻醉过浅或喉痉挛等并发症都有相关性。支撑喉镜下喉内显微手术能发现其他诊疗方法易忽视的细微病变,操作极为方便,不仅能准确切除病变,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由于操作不当及其他原因亦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现将术中可能造成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软腭擦伤瘀血,本组41例,患者在手术时处于全麻状态下,肌松不全.若操作粗暴.麻醉插管、支撑喉镜插入喉腔上抬挤压软腭.由于操作不够细致可导致擦伤和粘膜下瘀血.故在手术中喉镜应保持正中位,充分利用光源沿悬雍垂进路或沿麻醉插管向前,术中应充分的肌松,操作轻柔才能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牙齿松动及脱落,本组1 5例,因麻醉插管、支撑喉镜插入操作不够细致等引起。术前应仔细检查牙齿情况,取下活动义齿,术中牙床需用沙布垫保护,麻醉插管及插人喉镜时动作准确、轻巧、用力适当,避免以牙齿为喉镜的支点,必要时可选用合适的牙托,拔管前清

除下咽部分泌物时动作要轻柔。麻醉充分、肌肉松弛是插管成败较关键的因素之一。牙齿松动或脱落老年人或有牙周病的较多,本组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8例,患有牙周病的5例。故对老年及患牙周病的患者行此手术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牙齿。

全身酸痛,本组135例。术后肌痛,一般认为肌松药物(琥珀胆碱)所致,在给予肌松药物前先静脉注射安定0.2 rng/kg,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全身酸痛一般不需治疗,在2~5d后基本消失。舌根麻木,本组15例,多系舌根受压、局部血循环障碍所致.并与受压程

度及时间呈正相关。一般认为大多数发生于舌过厚、过长者。舌根过高者不可忽视,本组15例中有8例因舌根过高所致,多数舌根麻木在短期内可自然恢复.对症状明显者早期应用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其防治措施是:术前注意舌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术中可通过调整适度的头位来尽可能地减轻舌受压力.插入喉镜后应将舌推回口腔。如手术时间过长(原则上超过30min).可取下喉镜休息l0min后再继续手术。可避免之。本组15例经舌锻炼及药物治疗均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

喉痉挛.本组7例,多因插管及分泌物、吸痰时刺激.麻醉不充分,患者未充分苏醒,拨管过早所致。术前应给予注射适量阿托品,术中麻醉充分,拔管前患者充分苏醒.吸引口腔内分泌物时尽量减少对喉粘膜的刺激,术毕给予1%丁卡因喷雾喉部。预防喉水肿给予地

塞米松,完全可以避免。本组7例,经给予解痉、激素药物。面罩给氧等治疗均逐渐好转,恢复正常,避免了气管切开。

声带粘连,本组l例,为双侧声带广泛肉样变,尤以前连合为重,手术后造成声带前连合双侧创面愈合过程中导致瘢痕粘连所致经采用尹惠珠等[1]的手术方法将粘连处切开分离,硅胶管扩张而愈。对此类患者应分二期手术,如一期完成可嘱患者多作深吸气使声带外展,在手术中尽量保留部分前连合处一侧声带粘膜,可在切除息肉时将部分粘膜下息肉组织刮吸除后,将前连合部分粘膜贴在前连合声带上即可愈合,可预防避免二次手术。

另外本组有7例声门暴露困难者,此虽不是井发症,但在临床上较常见,主要是由于颈短粗、声门高、舌根厚、斜喉、门齿内外翻等原因造成。术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肌松要完全,术野要充分暴露,动作轻柔,并采用侧进方法.助手可轻压甲状软骨使声带前连合充分暴

露,本组7例有5例软腭擦伤、粘膜下瘀血,4例舌根麻木,3例牙齿松动,手术时应要注意。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本组并发症大多均发生在开展此手术早期,由于经验不足所致。此手术要有训练有素的喉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密切合作,掌握手术适应症,采用一系列防治并发症的措施,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尹惠珠.倪合也.黄修玲.等.声带粘连.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0.25(6)363―364.

上一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质量管理 下一篇: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与下鼻甲钳夹联合下鼻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