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解释范式

时间:2022-10-10 12:55:44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解释范式

摘要:当今学界对马克思的“新唯物论”存在三种解释范式,即将辨证法人为注入旧唯物论中的“自在物质论”的教科书解释范式;否认自然辩证法将物质概念封闭于人类实践之内而无法实现逻辑上自我完成的“实践本体论”解释范式;把人类历史与自然看成在内在相互联系中生成的“实践生成论”解释范式。前两种解释范式其理论缺乏自洽性和指导实践的局限性。只有“实践生成论”的解释范式才洞见到马克思“新唯物论”的思想本质,即它既通过人类实践逻辑地证实自然物质的优先地位,又将历史唯物论作为马克思“新唯物论”的核心,由此必然扩张为辩证唯物论,实现了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实践生成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6-0015-07收稿日期:2011-05-26

作者简介:韩桂玲,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哲学博士后、教授200433;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476000

马克思将自己开启的新哲学称为“新唯物论”,并于1845年春将这种新唯物论的思想萌芽写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该提纲被恩格斯后来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①。由于《提纲》极其简略,马克思也没有提供关于这种“新唯物论”的详细阐述,只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显示出这一新哲学的思想内涵,这就给这种“新唯物论”留下巨大的解释空间。于是对它的种种解释层层迭出,相关文献浩如烟海。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解释范式:一是“自在物质论”的教科书解释范式。这种范式认为辩证唯物论是宇宙的普遍真理;物质世界是具有自身的辩证发展规律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这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历史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应用。因此“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只会被发展,而不会被消解。”②二是“实践本体论”解释范式。这种范式认为实践是现存世界和人的生存本体,实践使自然成为“历史的自然”,又使历史成为“自然的历史”,离开人的实践的物质世界没有意义。由此得出结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名词。”③三是“实践生成论”解释范式。这种范式认为“实践生成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轴;人类实践中的世界是人类参与其中的真正现实;人类历史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社会现实;而实践作为自身在历史过程中生成的开放性过程,必须以先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客观存在作为物质前提。因此,自然界本身就是一种在内在联系中不断生成的客观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历史是迄今为止的这个历史进程的最高形态。④

那么上述三种解释范式,哪一种解释更忠实地表达了马克思的“新唯物论”的思想本质?哪一种解释能够成为我们认识客观真理的指南?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实质,而且要立足于当代实践,检验三者所产生的理论结果,以得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准确理解,使之成为当代实践的指南。由此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门政治学说、一种分析和行动的‘方法’,而且作为科学,它是发展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研究的理论领域。”①

一、教科书解释范式的基本观念要素及根本缺陷

“自在物质论”的教科书解释范式主要源于俄国。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近代俄罗斯文化受到法国文化的深刻影响。而法国大革命则对俄国革命具有直接的历史示范作用,因此俄国革命者深受法国唯物论的影响,产生了用法国唯物论的基本立场来解释马克思的“新唯物论”的解释范式。这种解释范式最后定型于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此为蓝本,逐渐形成以前苏联哲学教科书为代表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范式。建国后,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这套解释范式全盘输入我国,形成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统体系。

这种解释范式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是外在于主观世界而自在存在的“客体”。这个物质客体不断按照自身的固有规律发展变化着,也即物质世界=自在存在的客观物质+辩证法,这就是辩证唯物论。建立在这种本体论假设上的认识论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图像,这个图像与客观事物相对应,并且在实践中无限接近客观事物本身。至于物质世界为什么会发展变化,它则沿用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的观点:它是事物固有的属性;而历史唯物论则被概括为:人类社会是这个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如同自然界发生着的那些过程和现象;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的基本方向都将按预先确定的“固有”的客观规律而发展,人类必须服从。

上述信条虽然部分地反映了马克思哲学的一些观点。譬如:客观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世界而存在的。但从根本上说,这种解释范式不仅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本质,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意,把物质观、认识论和历史观抽象化了。物质成了先验陛的自在实体,辩证法成了从外部注入客观世界的必然属性,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一种“排除历史过程的、抽象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②这种建立在武断的先验性基础上的自在物质观,将马克思倒退成了机械唯物论。因为,早在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就鲜明地指出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他说“在自然界中,一切都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④因此,是否承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既不是旧唯物论的根本缺陷,更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论的显著特征。

旧唯物论的根本缺陷是其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唯心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在克服了旧唯物论的这些明显缺陷后,才直接面对周围物质世界中越来越丰富的本质和规律。但必须指出的是,旧唯物论的这三大缺陷并不是其“原生性”的根本缺陷,而只是其“继生性”的表层缺陷。其“原生性”的根本缺陷是其物质与辩证法都是脱离人类实践的先验陛自在。即旧唯物论以一种直观构成论的方式来分析现实世界,把物质客体及其本性作为给定的先验性存在,人们无需追溯这些物质客体及其性质从何而来。恰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所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④

毋庸置疑,这种先验的“自在物质论”是早期现代性思想宝库中最强有力的解释世界图景的武器;在当时将宗教神学统治下的旧欧洲人,从神学的精神桎梏下解放出来。但这种对客体的先验直观理解却使“人对客体的态度只是外在地‘凝视’与‘沉思’,凭直观感觉与想象把握客体,而不是进入它的内部。”⑤人与其身外之物永远只能是外部相互作用的主客关系。认识就成了主体借助康德的“理性之光”对客体的照镜子式的反映;真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表象。这种主体与客体的

“原像一镜像”关系,势必陷入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困境。因为那些希望把真理建立在客观性的人在寻求客观性时,不得不把真理解释为与客观实在相符合。“他们把真理看作那种适合我们去相信的东西。因此他们不需要去论述被称作‘符合’的信念与客观之间的关系,也不需要论述那种确保人类能进入该关系的认识能力。”①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人类所掌握的真理是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吗?如果是,为什么当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观念分析所谓“绝对黑体”的特征光谱时,会陷入“紫外灾难”的困境;如果不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何以能取得迄今为止仍光彩夺目、让人肃然起敬的伟大成就?

事实上,这种认识论悖论正是由先验本体论的世界观造成的。因为既然世界是一个有着固有本性的自在事物的集合体,那么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去不断地追问、发现其固有本性。这样,世界就取得自身的镜像。然而对于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正在生成的事物及其性质来说,这种先验本体论的世界观必然会遭遇种种逻辑悖论。譬如,时间由无数个“时刻”构成,然而各个时刻之间却没有某种不可分的“过程因子”相连接。这就导致柏格森所谓的“此刻世界悖论”以及“紫外灾难”等一系列自然科学中的悖论。

如果用这种先验性自在的方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物质世界始终是脱离人与社会的抽象存在者,时刻都是人们要认识并征服的外在对象。这不仅造成人与自然的分离,也酿成现代社会的悲剧――生态危机、经济危机与人性危机。这是以征服自然与扩大财富为理念的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带来的惩罚人类自身的结果。正是在这一点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本质的实践本体论解释范式,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在于它断然拒斥任何形式的先验主义。而不是在于其唯物主义。”②

如果用这种先验“自在物质论”来研究人类社会,社会就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物质,且五种社会形态各有其固有本质;人们必须根据各个社会的固有本质来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社会形态。至于如何生成各具体社会的本质,它则避而不谈。由此则必然导致对历史发展的误导。因为,根据这种历史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固有本质包括三项:即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三条是判断生产关系是“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这一思想不仅是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紧箍咒,也是当下有些人怀疑甚至丢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哲学来源。因此,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誉,更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必须另辟蹊径,摆脱这种先验“自在物质论”的旧唯物主义思维范式,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上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本质。

二、实践本体论的解释范式及明显缺陷

20世纪初,由于对苏联教科书的解释范式的马克思主义的不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对“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于是针对当时普遍流行的忽视人的主体性的机械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以及教条主义作风,卢卡奇、葛兰西等人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本质的实践本体论解释范式。实践本体论将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从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转移到人类实践活动之中,“只承认社会中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③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宇宙本体,而是历史,……他(卢卡奇)责备恩格斯跟随黑格尔把辩证法推广到了自然界,……从根本上忽略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核心。”④因而必须“把仅仅是客观的自然辩证法从社会辩证法中分离出来”,@并主张“作为合规律的、一般领域的自然,无论从其范围还是性质来看,总是同被社会组织起来的人在一定历史结构中产生的目标相联系。”进而“否认外部自然界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之外。”①

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哲学界秉持实践本体论解释范式的学者也认为,既然马克思高于旧唯物论之处是“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深入而全面的剖析,……科学地解答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克服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那么,马克思新唯物论的主旨就是“从实践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把握人的生存和现存世界的本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是生存论的本体论或实践本体”。由这一基本立场出发,实践本体论者确信,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名词”②;并根据马克思在批评黑格尔时曾说的“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③这一论断,推断马克思“从来不赞成‘自然辩证法’这样的提法”,“辩证法只关系到‘人’这个社会存在物的全部活动,因而现实地存在着的只能是‘社会历史辩证法’,而不是‘自然辩证法’。”

应当承认,这种解释范式强调人类实践的活生生的辩证法,强调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地位,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看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无疑是正确的。不过,由于它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过分注重,而演化成对物质本体的替代及对自然辩证法的否定,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最重要的基本支柱消失了。”⑤因此,实践本体论解释范式存在四个明显缺陷:

一是实践本体论者将马克思的话语从原来的语境中剥离开来,断章取义,因而误解了原意。根据上述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评,实践本体论者误断马克思不赞成自然辩证法。但是联系上下文来看,马克思所讲的“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并不是恩格斯所讲的宇宙中具有先在性的自然界,而是黑格尔从逻辑学中,作为绝对精神的外化的“抽象的自然界”。这种“抽象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当然是没有意义的,是无;另一方面,又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断言马克思反对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事物。然而,回到马克思文本具体语境,马克思事实上并不是反对从前的唯物主义对事物的认识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而是反对“只是”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这里的“而不是”一词译自德文“Ilicht”。因而,舒远招教授正确地指出,“不应该把这段话中的Ilicht译作‘不’或‘不是’,而应该译作‘没有’”,并认为马克思的原意是“旧唯物主义者只是或仅仅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没有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旧唯物论正确的一面―一即承认物质客体的存在,也指出了它的根本缺陷――没有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客观物质当作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正因如此,马克思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旧唯物论称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⑦

二是实践本体论者通过否定自然辩证法,人为地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有关“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相对立。实践本体论者臆测作为自然界自身规律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倒退成朴素的实在论”⑧。这一

观点难于立足。如上所述,马克思从认识论角度找到旧唯物论的缺陷在于其直观性,进而提出新唯物论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恩格斯在研究自然辩证法时则看到了旧唯物论的局限性就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于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⑨这就是说,正因为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才发现直观唯物论的本体论结果――独立自在的“既成事物”。因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待旧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内在贯通而又相互补充的;把马克思与恩格斯有关“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起来,只是抓住马克思恩格斯的只言片语,而没有理解二者的思想实质。

三是实践本体论者将物质概念封闭于人类实践之内而陷人主观主义的独断论。实践本体论者把实践看成是整个世界的本体,以实践包容一切、统摄一切,并解释一切;用对待“人化自然”的方式来对待一切自然,只承认社会中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样,就把物质概念封闭于人类实践之内,把本来是第一性的物质看成是依赖于实践活动的从属性的东西,因其无法指出实践本身的来源而不能实现逻辑上自我完成,只有独断地把实践作为先验地不加解释的既定存在。而事实上“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①正如卢卡奇后来反思的一样:“在现实的实践中,在作为实践的最初形式和方式的劳动中,如果缺少一个基础,过分地扩大了实践的概念就同样走到了它的反面:堕入唯心主义的思辨之中。”②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缺陷,实践本体论者用历史辩证法消解自然界的优先存在性,完全不符合自然科学发展的事实。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已有力地证明:无论是从自然的形式、内容、范围上看,还是从对象性上看,自然决不可能被消融到占有它的历史过程里去。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再到系统科学与生命科学,这一系列的科学成就向我们展示了整个客观物质世界的奇异图景。“这些新鲜的自然科学成就,在改变人类思想的同时,也通过创造出巨大的物质生活现实而显示其强大的物质力量:它们不仅生成了现代社会巨大的生产力系统,而且全面地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

综上所述,哲学教科书和实践本体论两种解释范式,均未能确切地表达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面目,有必要阐述第三种实践生成论的解释范式。

三、实践生成论的解释范式及理论优势

与以上两种解释范式不同,实践生成论洞察到:马克思的“新唯物论”是“以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作为最终存在,物质世界是由事物间内在联系过程不断生成的世界”;“现实的人类只能生活在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直接内在联系为一体的实践中,实践本身就是最本真的活生生的客观存在”。“一切社会事物和整个历史进程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总体及其产物”,因此“这种‘实践生成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轴心”。但必须指出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不是具有某种抽象本性的由物质质料构成的‘人’,也不是作为高级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物质,而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实践,是实践生成和创造世界的客观物质过程。”④显然,与实践本体论一样,实践生成论也强调“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致的。那么二者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在对实践范畴的理解上,实践生成论与实践本体论有着天壤之别。实践本体论因无法指出实践本身的来源而主观独断地认为实践是一种“既定存在”,并人为地“把客观事物溶解在人的实践中”。⑤这实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实践观。卢卡奇晚年也认识到这是完全错误的,指出:这将导致“由于自然辩证法被否认,马克思主义从非有机自然界推出有机自然界、从有机自然界通过劳动范畴推出社会的那种普遍性就完全失去了。”⑥而实践生成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反对把各种事物看成‘既定客体’,也反对把人类实践看成是‘既定事物’:实践也有其生成过程。”⑦所谓生成,指的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预先固有的‘自我存在’的东西,而是物质通过实实在在的内在联系过程,创造性地相互建构,使新的存在形态与属性不断涌现。”①这就是说,在实践生成论看来,不仅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不是现成给定的,而且实践也不是现成给定的,他们都是自然物质的普遍内在联系的长期进化所产生的高级形态。这种既唯物又辨证的实践观不仅忠实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而且它所具有的强大逻辑性是实践本体论所无法比拟的。

与实践本体论相比,“实践生成论”的优势在于:其一,它通过人类实践逻辑地证实了自然物质的优先地位,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论。实践生成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唯物主义出发点,决不意味着‘先有人类实践,后有客观物质”’②,而是指在实践过程中,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即二者都通过对方来实现与表达自身的存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十分清楚地指出,“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③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④人与自然正是通过能动(对象的改变)与受动(自我改变)这两个方向上的内在联系过程,不断地相互创造,相互生成,相互表现。譬如,在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利用科技理性已实现对物的深度占有,改变了物的自然状态,证明了人力的伟大。但是,这种人化自然物也深深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巨大的能量与无穷的威力。人们利用木材,却制造了沙尘暴;以煤作燃料,却造成了环境危机;核能发电给人类提供新能源,但核泄露却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威胁。

由此可见,马克思不仅没有否认人之外的客观物质存在的意义,反而通过人类实践逻辑地证实了自然在本质上具有物的性质,而“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⑤。只是人在劳动中把自己对象化,但并非用劳动去设定自然的对象性本身。易言之,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会影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因为不是事物因人类的实践而赋有“客观性”,而是客观事物被纳入到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之中。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改造和影响,在客观事物中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因此,对客观事物的考察,我们才需要在客观、感性的基础上加以主体的实践理解。何况“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客观物质世界不是与人无关的‘客体的集合’,而是在人类实践中不断生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现实。”⑥实践本身就是人直接参与其中的最真实的

客观实在。而作为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只是这个真实的客观物质活动的一个方面,把这一方面与人的行为脱离开来,必然不是“事物的真实面目”。所以,马克思一生当中最伟大的发现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辩证法,而是现实世界最直接的客观实在――实践,并且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既唯物又辩证的自然观。当代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因为人类与自然界永远相互生成,我们必须关注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二,实践生成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将历史唯物论作为马克思“新唯物论”的核心,由此必然扩张为辩证唯物论。在实践生成论看来,实践是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过程,更是人与人的内在联系过程。即在劳动中建立了通过物与物的关系来实现的“人的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我个人的生命表现中,我直接创造了你的生命表现,因而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⑦这是掩藏在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自我存在”,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人的生命来实现自身的存在。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特别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断将这一思想具体化、现实化,将人类历史理解为由物质生产劳动生成生产关系,进而生成上层建筑的“自然史”,并由此创立了历史唯物论,成功地解答了人类“历史之谜”,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划时代变革。

由此可见,和实践本体论者一样,实践生成论者也赞同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新唯物论”的核心。但截然不同的是,实践生成论者突破实践本体论者把物质概念封闭于人类实践之内的缺陷,向前更进一步,把实践关系逻辑地扩展了人类实践出现之前和人类实践之外的物质世界,合理地得到“新唯物论”的本体论――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辩证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扩张。

在实践生成论看来,人类通过实践过程中与客观自然界的内在联系过程,不仅确证了实践所及的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及其意义,而且直接体验了自然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因此,在人类实践出现之前,一定会出现类似于人类实践过程的那种自然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首先是动物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过程。由此不断追溯,必然得到结论:作为物质活动的高级形态的人类实践是先前自然物之间内在联系的长期进化的产物。于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唯物论”自然地延伸为以自然界事物间内在联系为基础的“辩证唯物论”,从而将全部自然史与人类史都纳入到最真实的客观实在――实践过程,由此达到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唯物论,真正使世界统一于客观实在。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论”。

总之,实践生成论“以实践过程为作为社会事物的产生根源”②,不仅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认识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使人们重新去考虑如何在与现实的结合中去把握马克思主义。譬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就是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它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

上一篇:“梦幻童话”的是与非 下一篇:维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制度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