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6例临床探讨

时间:2022-10-10 12:51:1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6例临床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7.8%,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脏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 对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威胁。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常规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溶栓治疗[1]。近年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逐渐得到推广, 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以本院收治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8例, 女34例,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62.3±11.0)岁;心肌梗死的部位:12例患者为下壁, 20例患者为前壁前侧壁、 后壁, 25例患者为广泛前壁, 15例患者为右室后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前给予患者口服300 mg氯吡格雷和300 mg阿司匹林治疗, 将患者收缩压维持在≥ 90 mm Hg(1mm Hg=0.133 kPa)。然后将患者送入导管室, 在患者右脉穿刺, 将动脉鞘置入, 同时注入200 U肝素。之后开展选择性动脉造影治疗。确定梗死血管, 之后注入5000~7000 U肝素, 引入导丝至病变血管远端, 利用气压球囊对病变的血管进行扩长, 然后开始行经皮动脉介入术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应给予患者口服100 mg阿司匹林和75 mg氯吡格雷。对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监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溶栓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50 U尿激酶, 30 min内完成, 12 h后给予患者口服4000 U肝素钙治疗, 1次/12 h, 连续治疗7 d。患者同时口服300 mg阿司匹林, 3 d后阿司匹林改为100 mg/d。还可以给予患者其他保护心脏和心室重塑药物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出血、室性心律失常、胃肠道不适、过敏等)发生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完全恢复, 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基本得到恢复, 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缓解;无效:患者心脏解剖结构和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7.8%,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发生出血反应1例, 过敏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肠胃道反应5例, 室性心律失常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 该病具有发病急、危险性高的特点, 致死率也较高。医学临床研究显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有关, 心肌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心脏血液供应量骤减。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等[2, 3]。通过医学设备检验, 会出现进行性心电图变化、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等表现, 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休克等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各项诱因中冠状动脉血栓是一个主要因素。根据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诱因, 治疗过程中疏通血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是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所具有的一个弊端是具有较多禁忌证, 且不良反应率较高, 在临床应用中有诸多限制。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 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被认可, 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运用导丝将球囊传输至患者病变的狭窄部位, 通过球囊的扩张, 使病变区域血管得到扩宽, 顺利安放支架, 接触冠状动脉狭窄现象, 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 恢复患者的正常心肌供血, 同时也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比较适用, 老年患者运用采取药物溶栓治疗会产生一些并发症, 采取常规手术治疗, 年龄大的患者不易承受, 因此该方法在老年患者群体中有很好的实用性[4, 5]。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智慧, 丁亚楠, 万冬宇, 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0):78-79.

[2] 沈万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 河北医学, 2013, 19(3):368-370.

[3] 石小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9):122.

[4] 唐秀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河北医学, 2013, 19(11):1677-1680.

[5] 李洁源, 唐少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术中配合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12(6):914-915.

[收稿日期:2015-12-03]

上一篇: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住院分娩期的... 下一篇:应用药敏纸片法指导兽医临床用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