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子”在国棉八厂的日子

时间:2022-10-10 10:51:55

国际大导演张艺谋一直是娱乐圈的焦点人物,在成功拍摄申奥记录片后,他的首部武侠片《英雄》拍摄的前前后后,都被媒体一片爆炒。然而,关注张艺谋的人们,又有多少人透过他那罩身纳光环,去了解他是怎样从不幸和痛苦中一步步跋涉过来的呢,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怎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棉纺织工人,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达到人生事业的峰巅的。

笔者近曰有幸采访了20多年前,在咸阳国棉八厂和张艺谋工作、生活了七年的朋友们,他们对张艺谋这段特殊岁月有着较为详实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今日将其实录于此,以飨读者。

忙里偷闲,痴迷摄影

1971年,结束了陕西乾县农村插队的知青生活,张艺谋有幸被招工进入咸阳国棉八厂,而他对摄影的爱好及痴迷也是进入八厂以后的事情。用张芒谋自己的话说,能够入八厂,是他人生中一个带有"决定性"的转机。

进入国棉八厂,张艺谋先后在前纺车间和织袜车间当工人。尽管工种既脏又累,但他仍然拼死拼活地干着。工友们啥时候见他,都是满身的棉花絮絮,工作服油渍渍的。他工作时嘴上经常戴三层口罩,看不清他的面目。出了车间,摘下口罩,往往是满鼻孔的黑色污物。当时的职工宿舍是简陋的,十多个平方米的房子,支着架子床,住8个人。他平时不爱回宿舍,一有空就带上当年8元钱买来的"华山"牌照相机"出发"了。古老的树干,清净的河湾,奔腾的马牛,光屁股嬉水的农村小男孩,还有剥玉米的老妪,赶牛犁地的农夫……他用这部相机把咸阳地区纳风土人情拍遍了。

一代伟人去世以后,张艺谋手里拿着相机,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抓拍实景和动人的特写镜头。其中一张后来被多家报刊转载的照片,那画面上几个打着雨伞站着参加追悼会的姑娘,泪水哗哗地往下淌,身上的雨水往下流的动人场景,几个人合打的伞上的雨水也哗哗直流,是张艺谋躲在人背后抓拍下来纳。有一次,张艺谋拿来一件雪白的衫子,突然将红墨水往白衫子上一泼,然后打着灯光拍照,看见的人都说他不爱惜东西,还说他有神经病。这期间,他节衣缩食,把挣的一点工资全部花在购买胶卷和投稿上。

以"艺"会友 多边发展

"由张艺谋主演的《老井》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他本人也荣膺最佳男演员称号。一些正儿八经学过表演的电影演员开玩笑说:"看了张艺谋的表演,我们都该去自杀了。"他们何以无地自容,一是张艺谋演得成功,二是他只进过摄影系,三是他集摄、演、导于~身。摄影且不说,张艺谋的表演、导演才能决非"无师自通"。进入国棉八厂的张艺谋在工作、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纳"自学之师"--八厂的职工们。

张艺谋以"艺"会友,见贤思齐, 且常常自省。也许是大家接受了先贤结社的影响,八厂无形中形成了个"才子群"。他们或因厂方招集,或私下聚会,教学相长,切磋技艺,俨然一所业余综合职业大学。

这时期的张艺谋,总是"多边发展"他将自己融入了"才子群",这些人是他书法、绘画、摄影、文学等方面的良师益友。

融汇贯通 苦练"金丹

"人要有自己的东西" I 这是张芝谋一贯的座右铭。他以自己富于幻想,勇于探索,大胆创造的精神,在艺术的道路上苦炼"金丹"。

在艺术家族中,他对绘画、书法、篆刻、文学、表演、摄影,几平样样涉足。白天的构图取景,夜晚冲洗剪裁,他都乐此不疲。当他发现自己并不能在各门类都"登堂入室"时,融各类于一炉的念头产生了。

1974年,"全国美展"和"全国影展"在北京开馆,八厂领导慷慨地派出了"10人进京参观团",给了张艺谋以"融一炉"的机缘。当他们一行人跨进展览大厅,真无异于进入艺术殿堂:名作云集,琳琅满目,熠熠生辉,各放异彩。张艺谋不禁全身心震颤起来,眼睛直了。他时而后退,眯缝着眼睛审视; 时而迈前,睁大眼睛端详;时而啧啧赞叹"正经"、"神了";时而屏着呼吸沉思、研磨……

当天晚上,张艺谋又一次在黑暗中睁大眼睛,不过,这次是"充实"地"过电影"。多年的疑难、探索、幻想……多年自修的零碎理论和各种实践,一齐投入了烈火熊熊的炼金炉。)台炼、升华一一他分明看到自己要炼的"钢"了,他要融平生所学于摄影,再"炼" !

于是,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八达岭……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北京的风光都被摄入相机。回厂的第一件事,就是举办"北京风光摄影展览"。

展览,终以张艺谋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八厂职工,赢得了"满堂彩" J这也是张艺谋看到那遥远的希望一一那出"钢"的影像了。

在智若愚 众里寻"影"

张艺谋从扛着摄像机到走上影坛,大智若愚,来了"痴、迷、憨、愣"的劲头。

玉兰花开时,张艺谋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謦香,又一次触发灵感,搜索着玉兰花的风姿。他终十打听到西安工艺美术厂种有玉兰,便兴;中;中赶到那里。不料,痴艺谋偏遇倔门卫。尽管他软磨硬缠,竟也未能感动"上帝"。他只能隔门望"兰"兴叹,入了迷的张艺谋急了,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毅然爬高树,隔墙拍玉兰……最终拍到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西北五省区影展入厅里,有一副题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作品, 引起观众的注意,围观者一圈又一圈,赞叹声不绝于耳。然而,谁能料到这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谁又能料到,这副作品是他七上华山,踏雪卧冰,守候了多少时辰才捕捉的奇观。

"才子群" 中的滑尔刚,买了一件海魂衫,穿戴起来神气活现,活生生一个印度海员的形象,张艺谋一下子来了灵感,要拍,并且要拍受伤的海员。酝酿成熟,开始化妆一--瓶红墨水、一卷绷带、一把剪刀。可怜的海魂衫,被他们三下五除二,便干疮百孔,渗出斑斑"血迹"……

"喂,注意啦!预备--开拍 "只听得咔嚓一声,《负伤的海员》问世了。这副"才子群"中的"家珍",其创作过程也被传为佳话。

还有一副《枪毙》的摄影作品,至今仍被"才子群"中的吴德功和雷佩云津津乐道着。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艺谋和稍年长的吴德功谈起想拍一幅在特定环境卜展示人物不同性格的照片,深谙美学又见多识广的吴德功很快忆起曾经见到过的一副外国影片的海报,海报上不同人物"临刑"的神态各异,活灵活现。好题材!张艺谋听后异常 兴奋,随即就召集了"才子群"中的吴德功、刘梦秦、吉安庆、滑尔刚、富佩云作模特。在八厂一角的土墙一侧由张艺谋作 "导演",成功地拍摄了各位"演员""临刑"前,的不同风度,就是这幅黑白照片,用吴德功和雷佩云二位的话说,就是"不仅艺术效果好, 而且典型地表现了一群有抱负的青年对当时政治气候的不满情绪,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光阴似箭,年复一年。如今,八斥"才子群" 中的一个个都先后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通往理想之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张艺谋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为集摄、演、导于一身的影坛奇才。无论怎样,八厂的七年都应该成为张艺谋艺术生涯一个永恒的注脚,应该成为海内外影坛上无法泯灭的非凡"时空"。

(以上老照片均由雷佩云先生提供)

上一篇:美国科幻巨片:星战前列Ⅱ 下一篇:香港爱情片:《想飞》Princes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