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假孕综合征说起

时间:2022-10-10 09:41:18

由假孕综合征说起

建伟与晓慧郎才女貌,夫妇感情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结婚3年,至今没有孩子。建伟是家中的独苗,父母一直想抱孙子,日盼夜盼。小夫妻心里更着急,特别是晓慧,眼看着跟自己要好的几个姐妹先后当上妈妈,她心里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某天,晓慧告诉婆婆,自己两个月没来例假,胃口也不好,总想吃酸的东西,早上起来就恶心,有时还会呕吐,人也变得懒洋洋的。婆婆听到这番话,非常高兴,立马把这喜讯告诉老伴与儿子,晓慧一下子就变成了大家重点保护的对象。别说重活累活,就连一般的活也不让她干,她想吃什么就给她买什么。在全家人的呵护和企盼中,晓慧的肚子,“不负众望”一天天地大起来。

后来,建伟陪晓慧去医院做产前检查。可是医生怎么也听不到胎心音,摸来摸去也摸不到胎位。医生自己也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医生马上给晓慧做B超检查,这才确定晓慧没有怀孕,只是腹部脂肪增厚,最后诊断晓慧患上“假孕综合征”。

假孕综合征又叫做“癔病性腹部膨胀综合征”,也叫“心理假孕”或“想像妊娠”。患者多为结婚几年一直没有怀孕的女性,她们非常盼望怀孕,在强烈的心理因素影响下,产生食欲不振、喜欢酸食、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增大等一系列酷似怀孕反应的症状和体征。

晓慧的情况就是这样。她盼子心切,朝思暮想,极渴望自己能生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于是,她的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兴奋灶,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并通过神经调节及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影响卵巢正常的排卵而造成闭经。这就是晓慧不来例假的原因。停经之后,由于孕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逐渐增多的脂肪便积蓄在腹部,脂肪的沉积加上肠腔的积气,使腹部出现膨胀增大。有的女性还会在“已怀孕”的心理作用下,把腹腔内腹主动脉的不停搏动或肠管的阵阵蠕动误认为是“胎动”。

难道心理暗示也会导致人体发生生理变化?事实正是这样。

哈佛大学的亨利·比彻博士通过一项实验证实了这点。将100名医学院的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博士给第一组分配了红色胶囊包装的兴奋剂,给第二组分配了蓝色胶囊包装的镇定剂。实际上,胶囊里面的药粉被调了包,只是大家都不知道。结果,两组学生的反应都如博士先前预料的那样,吃了红色胶囊的那组学生很兴奋,吃了蓝色胶囊的另一组学生则很平静。可见,他们不同的心理暗示抑制了身体用药后的生化反应。

人一旦形成某种心理暗示,认为结果应该是怎样时,他的神经系统便会传达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命令”身体的生化机能发生很大的相应的改变。晓慧的心理假孕就是这个道理,在心理暗示下,她的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出现酷似怀孕的诸多症状和体征。

此外,还有潜在的心理因素。

结婚几年仍未怀孕的女性,很可能面临着来自别人和自身的种种心理压力。由于潜意识的作用,除了出现心理假孕的种种症状外,还会出现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由此可以得到丈夫和家人的呵护,使心理压力得到暂时的缓解。

对于被诊断为假孕综合征的患者,需要及时地给予心理疏导,特别是家人的关爱和理解,使其面对现实。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便早日怀孕。假孕综合征,除了上述情况外,假孕综合征也可见于某些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因此,对假孕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需要查明原因,区别对待。

上一篇:爱当“清官”上了瘾 下一篇:傻瓜, 我想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