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与“车下”

时间:2022-10-10 09:21:17

一个人在公交站牌下焦急地等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车上已经挤得满满当当。他仍然使劲往上挤,边挤边喊:“挪一挪!让一让!”他刚挤上去,车就开了。但到了下一站,车又停了,又有好多人往上挤。这个人非常生气:“挤死人啦!等下一辆不行吗?”同时他还对司机大喊:“关门,关门,快关门!”

一个人没买车的时候,看到有车的人就来气:“不就有辆破车,显摆什么呀?”他骑自行车的时候,从不给小汽车让路。看到路边有人乱停车,他也嘟嘟囔囔:“你看,这都什么素质,把车停在人行道上,让大家怎么走啊?”后来,他也买了一辆车,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每次开车走在街上,看到骑车的人占道,就觉得不顺眼:“骑个破自行车,总出来晃悠什么呀?等会儿不行吗?靠边不行吗?”为了方便自己停车,他还在小区的公共场地上,装了一把地锁,成为自家不可侵犯的“领地”。同是一个人,为什么在车下一个态度,在车上又一个态度,没车的时候一个态度,有车的时候又一个态度?自私是人类最大的祸害。如果你也自私,我也自私,他也自私,每个人的出行都只为自己方便,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大家都不方便。因为只有你看别人顺眼,别人才会看你顺眼;你给别人方便,别人才会给你方便。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旬刊》

【多维解读】

1.设身处地

生活中的某些人从没有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过问题,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只有学会替别人考虑,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

2.自私与宽容

材料中的这个人买车前后判若两人,他满脑中想的都是自己方便。在这种自私的心理下,他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是,却从没发现自己的过错。只有摒弃自私,用宽容来包容别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

3.旁观与当事人的角色转变

“车下”时,我们是旁观者,对别人的车置之不理;“车上”时,我们是“当事者”,对别人的不理睬充满了抱怨。所以,只有懂得换位思考,学会角色转变,才能让我们顾及别人。

【适用话题】

换位思考 宽容 为他人着想

上一篇:微素材库(一) 下一篇:塔楼歌声的远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