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小麦种植适宜性

时间:2022-10-10 08:19:14

固原市原州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小麦种植适宜性

摘要:利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测定固原市原州区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结合小麦生长需肥规律和目标产量施肥配方方法,对固原市原州区小麦种植合理施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原市原州区耕层土壤为碱性,养分含量整体表现为有机质、氮不足,磷、锌缺乏,硫极其缺乏,铁、锰中等偏下,钾丰富,铜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固原市原州区小麦种植适宜方案。

关键词:土壤养分评价;小麦种植;施肥;适宜方案;固原市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S512.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6-3788-03

小麦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是固原市原州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固原市原州区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和调查,并根据小麦生长特点和需肥量、需肥特性、土壤养分的供给水平,提出相应的麦田施肥方案,目的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合理使用肥料,减小化肥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化肥污染。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采集

根据固原市原州区土壤种类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及不同类型土壤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利用原州区土壤、土地利用现状及行政区划等相关资料,在原州区范围内按随机“等量”和 “多点混合”的原则,用“S”形取样法取10~15点为一个混合土样,用四分法分取1 kg左右土样放入小布袋,采集土样945个。取土工具是不锈钢取土器,取土深度0~20 cm。对所采集土样进行风干、剔除根屑、砖块等杂质。研磨过筛、分级后装袋保存备用。

1.2 样品测定方法

对采集的土样进行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微量元素等养分的测定。土壤pH采用土液比1∶2.5电位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油浴锅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1],土壤全氮采用硒粉-硫酸铜-硫酸消化-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钾采用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全磷采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采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2]测定,铜、铁、锰等微量元素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3]。

1.3 土壤肥力评价标准

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规定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大量元素含量丰缺指标”(表1)[4]和“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标准”(表2)[5]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固原市原州区耕层土壤养分现状

测定结果表明,固原市原州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55~35.73 g/kg,平均含量为14.44 g/kg,属较缺水平;全氮含量为0.392~1.940 g/kg,平均含量为0.998 g/kg,属较缺水平;碱解氮为24.57~143.81 mg/kg,平均含量为68.83 mg/kg,属较缺水平;有效磷含量在1.84~12.26 mg/kg,平均含量为5.82 mg/kg,属较缺水平;速效钾含量为68.59~278.92mg/kg,平均含量为151.98 mg/kg,属较丰水平;有效锌平均含量为0.768 mg/kg,属缺乏水平;有效硫平均含量为11.719 mg/kg,处于缺乏水平;有效铜平均含量为0.989 mg/kg,属中等偏上水平;有效铁平均含量为5.017 mg/kg,有效锰平均含量为11.601 mg/kg,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他元素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全磷0.759 g/kg,全钾0.593 g/kg。pH 8.3,由此可见原州区的土壤呈微碱性。

由表3可知,在所测定的945份土样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较丰水平的占11.64%,中等水平的占5.29%,较缺水平的占37.57%,缺乏水平的占31.22%,极缺水平的占14.29%;碱解氮含量较丰水平的占11.64%,中等水平的占5.29%,较缺水平的占31.22%,缺乏水平的占30.69%,极缺水平的占21.16%;全氮含量较丰水平的占11.64%,中等水平的占36.51%,较缺水平的占6.35%,缺乏水平的占38.62%,极缺水平的占6.88%;有效磷含量中等水平的占6.35%,较缺水平的占57.67%,缺乏水平占5.29%,极缺水平的占30.69%;速效钾含量较缺水平的占25.93%,中等水平的占35.98%,较丰水平的占17.46%,丰富水平的占20.63%。

从表4可知,固原市原州区土壤有效铜处于丰富或中等水平,有效铁、锰处于中等或缺乏水平,有效锌、硫处于缺乏水平。

2.2 小麦产量与施肥量的相关性

2.2.1 小麦产量与大量元素养分施用量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一般每生产100 kg小麦需要吸收纯氮3 kg左右,磷(P2O5)1.0~1.5 kg,钾(K2O)2.0~4.0 kg,产量水平不同,生产100 kg小麦所需要的三者之比例稍有差别,随着产量的提高,对氮、磷、钾吸收总量相应增加,且产量水平越低,需肥量越大,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需肥量反而降低。但钾的需要量基本不变,各产量水平下每生产100 kg小麦需钾量基本相同,因此,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但所占比例减少,钾逐渐增大,在施肥过程中,高产耕地应适当控制氮肥,增施钾肥,其养分要求一般是有机质10~20 g/kg,氮100~350 mg/kg,磷(P2O5)>10 mg/kg,钾(K2O)>120 mg/kg。

2.2.2 小麦产量与微量元素养分施用量的相关性 土壤中的铁、锰、铜、锌、硫、硼、钼等微量元素对小麦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小麦产量的高低。研究表明,不同的作物对微量元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土壤中有效锌低于0.7 mg/kg时,小麦已缺锌,在这类土壤施用锌肥,小麦增产可达到10%以上,当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大于0.7 mg/kg时,施用锌增产效果不稳定,有效锌含量大于1.0 mg/kg时,施锌一般不增产;土壤中有效铁小于10 mg/kg,施用铁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有效铁含量10~20 mg/kg,施铁基本无效果;土壤有效锰小于5 mg/kg时,施用锰肥可增产10%以上,有效锰含量5~10 mg/kg时施锰一般增5%~10%,有效锰含量10~20 mg/kg时施锰增产效果不稳定,有效锰含量大于20 mg/kg时施锰一般不增产;土壤中有效硫含量10~16 mg/kg,施用硫肥增产效果为15.4%;土壤有效硼含量小于0.2 mg/kg,施用硼肥增产效果显著,有效硼含量0.2~0.5 mg/kg时施硼有不同的增产效果,有效硼含量0.5~0.8 mg/kg时施硼增产效果不稳定,有效硼含量大于0.8 mg/kg施硼不增产;土壤有效钼含量小于0.1 mg/kg时,施用钼肥增产在10%以上,有效硼含量大于0.1 mg/kg时施用钼肥效果明显下降。

2.3 固原市原州区小麦种植施肥方案

根据目标产量施肥配方方法[6],按照养分平衡计算公式得到固原市原州区各乡镇小麦种植施肥方案(表5)。

3 小结与讨论

固原市原州区耕层土壤为碱性,养分含量整体表现为有机质、氮不足,磷、锌缺乏,硫极其缺乏,铁、锰中等偏下,钾丰富,铜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建议在实施固原市原州区各乡镇麦田配方施肥方案时,尽可能利用泥土、垃圾、人粪尿、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杂草等高温堆肥,也可采用麦类等矮秆作物高茬收割,或将玉米、豆类等作物根茬还田或秸秆沤肥还田等途径增施有机肥,在此基础上科学配施化肥,推广微肥,平衡养分,满足小麦高产优质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树荣,韩培义.忻府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1):22-24.

[2]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壤普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5] 董国政,刘德辉,姜月华,等.湖州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有效性评价[J].土壤通报,2004,35(4):474-478.

[6] 秦建成.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上一篇:学校教学改革需要汇聚“民间智慧” 下一篇:湖北柑橘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发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