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办法

时间:2022-10-10 06:31:25

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塑造现代新形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作出如下决定。

一、切实把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1.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大意义。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城镇化三大战略,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功能逐步增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和支撑力量。但我市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市规模不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镇功能不健全,集聚和辐射效应不强,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已成为制约我市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瓶颈,成为影响改革开放新形象的突出因素,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全市上下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紧紧抓住我市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机遇,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全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2.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做大做强滁城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走具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3.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90万人,其中滁城发展为60万人口的城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3%左右。到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80万人,其中滁城发展为80万人口的大城市,天长、明光、定远、凤阳、来安、全椒等县城发展为20-3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一批经济强镇发展为5-10万人口的重点中心镇,城镇化水平达到60%,基本形成“一主四副多中心”的城镇体系,即以“大”为主中心,以天长、明光、定远、凤阳四县城为副中心,以一批经济强镇为支撑,以城际交通为纽带,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繁荣文明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二、突出重点,构建具有特色的城镇体系

1.加速构建“大”,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把建设成为东向发展的枢纽城市、皖东地区的中心城市、适宜人居的山水城市目标,加快推进以滁城为中心,以来安、全椒为两翼的“大”建设。滁城按照东扩、南移、西拓、北上的总体思路,坚持交通先行、产业配套、功能互补、组团发展,加快推进与来安、全椒的对接,拉开发展框架,扩大城市规模。东扩:即进一步建设好城东工业园区,完善配套,提升功能,打造新城区;南移:即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加快建设城南新区和南谯工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和建设高速铁路站前区,实现与全椒工业园区的全面对接;西拓:即依托琅琊山风景区,建设大西环,引山入城,实现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城融为一体;北上:即依托蚌宁高速连接线,规划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工程,实现与来安工业园区的全面对接,建设琅琊工业集中区。坚持在做大的同时,做优做美城市。做活“水”文章,加快推进“两湖一河”治理工程,疏通环城水系,建设滨河景观带;做足“绿”文章,依托琅琊山风景区,加快公园、街头绿地建设,形成点、线、面、带、环、网相结合的绿化网络;做美"精"文章,精心设计建设城市入口、城市广场,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做强"业"文章,以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力争到2010年,滁城发展成为60万人口、60平方公里的城市;到2020年,建成以滁城为主体,以来安、全椒为两翼,以周边卫星镇为支撑的"大",城市总人口120万人(其中滁城80万人,来安、全椒各20万人),城市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2、加快县(市)城镇建设,打造城镇化发展的引擎。按照把天长、明光、定远、凤阳四县(市)城镇建设成为城镇化体系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努力把各县(市)城镇建设成为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辐射和带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引擎。紧紧抓住各县(市)拥有工业园区的机遇,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以城镇化的理念推进园区发展,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城镇新区,形成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力争到2010年,县(市)城镇建设成为功能比较完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

3、大力培植经济强镇,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强力支撑。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机遇,坚持把培植经济强镇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举措,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注重特色的总体要求,大力培植经济强镇。引导经济强镇立足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工业集中区,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率先发展,加快发展。重点发展乌衣、汊河、汊涧、秦栏、门台子、炉桥、古河等沿边城镇,打造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

4、完善交通网络,构筑城镇化发展体系。突出滁城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规划建设经珠龙至花山至腰铺的大西环。按照市域内道路等级标准,改建滁来、滁全路,建设滁来全第二、第三通道,形成大各板块间的快速链接。加快滁宁一级公路建设,扩建104国道汊河至明光段,提高滁定路等级,积极争取做好马(鞍山)滁(州)扬(州)、明(光)徐(州)、明(光)盱(眙)、滁(州)淮(南)及淮(南)蚌(埠)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各城镇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改造提升县乡公路,打通沿边道路,完成"村村通"工程,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四纵四横骨架网、以二级以上公路为主连接各县市及重要乡镇的干线层、以四级以上公路为主联系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村公路层,实现县市城镇30分钟内上高速、60分钟内到滁城,乡镇60分钟到县城的目标。

三、强化保障,为实施城镇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1、加强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根据城镇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的规模,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和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以"大"规划为龙头,抓好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通信、能源、供排水、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重点城镇、重点建设项目、重要自然和风景名胜资源建设的协调规划,突出产业特色、城镇风貌和地方文化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城市设计,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群体的不同需求,保护城市多样性,基本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镇体系。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重视发挥专家学者在制定城镇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民众的参与水平。进一步加强规划对城市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严禁违规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政府投资方式,建立决策、管理、执行相分离的投融资管理体系。成立市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和融资管理中心,健全完善决策管理机制。整合市城建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的资产和职能,组建市建设投资集团,做大融资平台,提高融资能力,采取政府投入、金融机构信贷、发行企业债券、证券市场融资、争取国债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多种方式,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私人资本和境外资本,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集中用于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以投资、贴息和补助等方式,用于经济强镇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用好土地政策,充分利用城镇土地资源。创新思路,强化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增加建设用地供给,提高土地收益水平。扎实推进土地收储与交易方式的改革,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先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相关土地储备,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储备土地增值,实现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长。盘活城区存量土地,引导规模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整理力度,对按规划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和工业企业,已经退宅还田、退地还耕的面积,可在新址置换农用地作为新的建设用地。农村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折抵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继续搞好建设用地置换,规范置换行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节约用地水平,研究制定进城农民宅基地异地置换政策。

4、改革城市建设体制,提高建设生产力。改变统包大揽的建设体制和既建设又管理的行业模式,实行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新体制。成立市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整合建立统一的招投标中心,对分属建设、财政、国资等不同部门管理的招投标交易中心实施统一监管、统一运作。凡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各种涉及到政府投资以及公共资源的交易行为,均要在新成立的招投标中心交易。

5、做好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规范和发展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免费提供求职登记、申请培训、申报鉴定等"一站式"服务。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制定农民职业教育规划,建立农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制度的长效机制。

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措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逐步将有稳定职业的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凡在城镇购买商品房,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转为当地城镇户口。在中心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固定住所者,均可转为该镇城镇户口。对符合条件落户的人员,不得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新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的人员与原城镇居民,在教育、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和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7、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按照"相对集中、重心下移"的原则,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完善市行政执法部门职能,突出区、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和基础作用,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统分结合、高效运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增强基层街道、乡镇对辖区公共行政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城镇社区管理。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抓手,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四、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1、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成立实施城镇化战略领导小组,负责城镇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指导督查,定期研究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整合力量,完善举措,抓好城镇化战略的组织实施。加强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城镇化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把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各部门目标考核内容。

2、科学制定滁城近期建设规划。充分发挥滁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力度,重点突破,带动全市城镇化大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范围内,抓紧制定滁城5年建设实施规划,在产业布局、城市空间拓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科学确定滁城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近期发展重点,合理安排近期建设项目时序,确保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提高规划建设协调配套程度,认真搞好各类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对接,坚持地下、地面、空间统筹规划建设,立体同步推进,防止重复施工和反复建设。

3、狠抓工作落实。每年列出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和协同单位,加强督促检查,坚持定期调度,有计划、按步骤地加以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决定精神,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上一篇:步改进会风文风政风意见 下一篇:深化合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