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外语类课程考试改革探析

时间:2022-10-10 05:36:08

对外汉语专业外语类课程考试改革探析

对外汉语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毕业时,其外语水平常常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此,通过对外语类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以期对教学能有较大促进。

对外汉语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工作。由此可见,该专业的毕业生要有较高的外语(尤其是英语)水平,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大多数学校通过比对英语专业课程为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课程,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同时,学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为本专业学生开设第二外语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进行这种学习之后,英语水平的确普遍要比其他专业(不包含英语专业)的同学高。但是,在对已经毕业的和正在实习的同学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当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英语时,还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在诸多的原因中,没有有效的评价方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外语类课程考试进行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考试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方式单一

从目前的考试方式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外语类考试与其它考试区别不大。首先,我们以精读考试为例。对外汉语专业英语精读考试与传统的英语考试方式相似,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题型以词汇和语法、用正确形式选词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题型为主。其中,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比例约为7∶3,课外试题与课内试题的比例约为8∶2。这是英语考试一贯采取的考试方式,偏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考试方式却存在一定的弊端。考试的题型流于标准化,学生过多的注重答题技巧,成了选择高手,但是真正的英语水平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分数不相符。“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对其语言能力作出判断。”[1]但是,依照现在的这种笔试闭卷、以课外客观题为主的考试方式,教师是无法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其语言能力做出判断的,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遏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无法真正检测出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不能全面、公正地衡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考试内容不当

由于注重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外语考试的传统一直是强调语法、侧重阅读的,所以外语期末试卷中的词汇和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题型的考试内容一般是与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的。那么,在这种考试内容的导向下,学生就不会抱着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平时的学习内容,因为在期末考试中是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的。英语是一种技能,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全部学完了,大学的课程只是起到了巩固并提高的作用。对于一些基础非常好的同学来说,就算平时不努力,在考试时一样可以比平时很努力但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得到更高的分数。这种不公平性不仅打击了那些基础差的同学,也助长了基础好的同学的懈怠心理。

考试对教学是应具有导向的,教师应当从考试中了解到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以现在的英语考试来讲,教师只能从考试中了解到学生做英语题的水平,很难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那么教师就无法通过分析考试,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这样的考试是没有真正起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改进的功效,是不成功的考试。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对外汉语教师为主,因此,对外汉语专业英语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之外,还应包含针对该专业学生所设计的对外汉语教学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英语教学,在对已经毕业任教和正在进行实习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进行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这部分知识,对他们的教学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考试方式和题型设置等方面的限制,这部分教学内容无法在考试中体现出来,教学情况得不到有效反馈。

同时,第二外语也面临同样的窘境。通常情况下,学校一般会安排两个学期的第二外语课程。由于学习时间短,第二外语课程往往只教授简单的基础知识就敷衍了事。可对于学生们来说,往往就是这不起眼的第二外语,在他们的择业、就业甚至今后的工作中起到了意外的关键性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受到了10年甚至10多年的英语教育,虽然精通者少,但水平一般者却占了绝大多数。那么,取胜的关键就在于第二外语。所以,为了使学生更加具有竞争力,我们现在常用的这种平淡无奇,仅靠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的考试方式,应当从根本上加以转变。

二对考试改革的建议

(一)科学命题

以往的外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凭经验或遵循传统的教学,教师把外语当成一门知识在教,讲解的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考试的内容也围绕着学生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应当转变这一观念。实际上,语言的使用不仅受制于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还受使用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我们不能仅仅把语言看成是一门考试科目,还应当把它当成是表达思想和交际的手段。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在交际时对掌握的知识的运用。因此,设计考试试题时,应在兼顾本学期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交际能力、实用性等方面的测试,多角度地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测量。

(二)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

对外汉语专业外语考试目前所采取的闭卷、笔试、以客观性试题为主的考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教师要转变思维模式,真正做到考试方式“多元化”,即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对学生的测量和评价要涉及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领域,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测量,即“态度评价+平时测验+技能考评+期末考试=总成绩”的评分方式。

态度评价包括平时教学中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等情况。教师通过平时上课对学生表现的详细记录给出一个总和的评价。

平时测验的设置可以弥补期末试卷中对本学期知识测试内容少的不足。平时测验是针对教材中的内容,在平时上课时进行的。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最近学习的一个或几个单元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多样灵活的考试方式,比如用翻译、改写等方式考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而不仅仅局限于听写单词;可以采取多样化提问、角色扮演、复述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和句型结构的掌握情况,等等。

技能测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而设计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以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为主的。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工作中与人顺利交流或进行教学。技能测试就是为了检验学生使用外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这部分考试内容是以往考试所欠缺的,但同时又是至关重要的。此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口试的形式,在一学期中一次或分批次进行,考试内容应该以用外语介绍中国或为初级留学生讲解某一知识点为主。同时,技能测试还能够弥补教育实习的不足。目前的实习一般是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一次集中实习,而根据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师培训理念,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进行两次或多次教育实习要比一次实习的效果好的多。由于时间、实习基地、教师配备等因素的制约,进行多次实习暂时难以实现,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恰当的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并通过技能测试的方式给予评价的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不足与学生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

期末考试在对学生外语水平的评价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其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可继续按照现在的方式执行。但是在期末考试后应当对试卷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一个合格的考试制度,不仅应当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应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测自身的教学质量,为教学双方提供较为理性和真实的事实依据。通过对对外汉语专业外语类考试进行改革,可以使考试和学习的全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试中采取的多种方式、多种题型的设置,可以更加科学、客观、合理、公允、综合地评价学生;通过改变评价,可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2]邹琼.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考试制度改革[J].改革与战略,2004(1).

[3]周琦,肖瑛.改革考试制度彰显其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地位[J].高等理科教育,2005(2).

[4]齐瑞国,许鹏奎.高校课程考试的现状调查与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0(1).

上一篇:例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下一篇:浅谈微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