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多姿仙葩出墙来

时间:2022-10-10 05:13:24

初中语文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宛如异彩纷呈的语文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摇曳多姿,光彩照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单单作为一个课时任务或是像走过场一样匆匆而过呢?显然不是。我们知道,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宗旨就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如此看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就不应该是死板的、拘泥的课堂单调学习,而应该是一项贯穿于语文学习的整个生活过程的自主开放的活动。下面,就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谈谈自己浅见: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性学习资源、环境的开放性

开展这项活动,仅靠教材提供的有限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我们应该抛砖引玉,开掘课本以外的“活水源头”才能让这项活动如清清渠水,明丽鲜活。当然,这需要老师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放得开手脚,发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开展起朝气蓬勃的语文活动。具体地讲,有课外图书资源、影视广播资源、网络生活资源、地方性质资源、家庭街头资源等等。

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这种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延伸到自然,延伸到社会,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了不断开放的鲜活的学习环境。

1.多元化的文本与非文本学习环境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过去只靠从单一的文本(课本)获取间接知识转到从多元化的文本(个人、小组、班级文本,教材文本,课外相关读物文本,多学科文本……)、非文本(实物、模型、场面、电子网络……)等鲜活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直接知识,从而使知识产生活力。

2.多媒介课堂学习活动环境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习环境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学习引向多媒介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多媒介的课堂学习和课外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实现主体价值的回归。通过研究性学习、课外阅读与写作、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处理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拓展,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实现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升,知识视野的扩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综合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

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只要紧紧围绕这一宗旨,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不一定在每一单元的后面开展,而是贯穿语文学习活动的始终。它可大可小,不拘一格。可以是随堂的成语接龙、角色体验、挑战性表演、即兴演说,也可以是全年级型的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大型演讲会、街头新闻会、书法比赛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就其学习形式来说,应特别强调“课题设定的过程”、“课题探究的过程”、“总结和报告的过程”等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应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种基本形式。

1.课题设定。课题设定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课题设定是为了加强语文学习素材与个体主观之间的联系,通过为语文学习创设各种体验和对象接触的场所,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兴趣、感动、惊异、疑问。并且,让学生在对开放性的内容素材体验过程中,形成要探究的种种问题,产生思想的火花和对语文学习的探究欲望,明确探究的方向。

2.课题探究。课题探究,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己确定的想法所进行的行动和实践活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确定的疑问和课题进行观察和实验,结合汲取更多的人们的意见作为自己思想的参考,然后展开一定的调查和访问等调查活动。在课题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展现个性,自由地选择探究方向,通过集体的讨论,扩大解决问题的观点和途径。

3.总结和报告。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题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整理课题解决的结果,能进一步掌握和了解自己思考的过程,充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化。诸如通过意见发表会、专家意见交流会、计算机网络发信等,从对方的反应中反馈自己的活动是非常好的机会。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让学生满世界地学吧!只要老师能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巧妙的引导、激发、点拨、激励,为学生开路导航、创设环境、拓展形式,学生就会有滋有味地品读语文、品味生活,那么语文学习的春色就会多姿多彩、满园生辉!

上一篇:谈初中语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下一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