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盲犬

时间:2022-10-10 04:32:12

汽车导盲犬

汽车有时会“瞎了眼”,滑出车道酿成大祸,特别是在驾驶员非常疲劳的时候。要把“瞎眼”汽车拉回正确的车道,就得靠全自动的“汽车导盲犬”了。

黄启瑞将车开到新埤大桥的下坡路段,这个路段在一个大转弯后道路缩减,来往车辆速度也都很快,曾一个月发生两次车祸造成三人死亡的意外,可以说是台湾地区最危险的死亡路段。那是2009年4月14日晚上11点,他就要在这段路的大转弯处,测试“光敏式车道偏离警示系统”是否能在意外时将车拉回车道。

在宿命车道上测试

5年前,他的同事在下夜班回家经过新埤大桥时,把车开出车道,撞上了安全岛,导致车毁人亡。从那时开始,黄启瑞着力于研发能将无意中开出车道的汽车拉回来的车载设备。5年过去了,现在他回到了当年的事故现场。

“光敏式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的激活时速是60千米,黄启瑞却将时速提到了80千米。就这样,系统开始了工作。此时,在汽车保险杠内安装的四组红外线光敏传感器,就像是司机的“第三只眼睛”一样,它们正在测量外界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并不需要与被监测物直接接触,它们就能提前预知,并避免摩擦。事实上,任何物体(只要它本身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而安装在保险杠后的讯号传导器,则开始处理并传递光敏感应器传来的、利用柏油道路与车道线反射光亮差异形成的“正负”讯号。

这时,车已经开到了大转弯处,黄启瑞轻打方向盘,车轮压到了分道线。柏油道与车道线的两种不同颜色,被光感器敏感地捕捉到了,而中央控制器则立刻接收到压线的“正”讯号。

一切正如紧握方向盘、憋着一口气的车手的期待:驾驶椅右侧开始了轻微的震动。随即把他带回了原本行驶的车道。长长喘出一口气的同时,黄启瑞用余光瞟了一眼车道右边被数次车祸撞得体无完肤的安全岛。“灵敏度蛮高,响应也快。”其实,类似的系统事实上早已被配备于一些中高档的轿车上了。然而,黄启瑞的心情就像是已经获得了最好的回报一样。

你发呆,他过弯

事实上。在黄启瑞研发“光敏式车道偏离警示系统”之前,已经存在“影像式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WS:LaneDeparture Warning System)。它能够发挥一样的作用,不同之处仅在于它利用的是安装在前档风玻璃后视镜下的CCD摄像头来侦测车道。

2008年11月10日下午,在瑞典哥德堡郊区的汽车安全中心,工程师们对一款影像式车道偏离警示系统进行过测试。当时,他们请来了最新型的碰撞假人Thor,而测试的结果,可以说让这群北欧工程师们也许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谨慎过头了。

Thor将驾车驶过一段弯曲的车道。而他当然是除了直线行进之外,不会其他驾驶技术的。出发,过弯,压线。时速100千米。只有一瞬间,CCD摄像头就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摄像头每秒能处理20次,这意味着以当前时速,每隔1.4米便有一个画面。画面随后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经过主机板与软体的运算辨识,并由系统将之与设定的报警距离相比较。

判断结果――Thor越线了。此时,方向盘开始猛烈地振动,这是第一级的提醒。而倔强的Thor,对振动和同时出现在车载显示屏上的虚拟压线显示当然没有反应。“人不动我动”。于是,系统自动切换,升为第二级主动状态,通过有目的的制动脉冲独立地把汽车引回车道。车停了,Thor安然无恙。

“但也完全不用担心从此就无法玩超车了,”工程师很开心地说:“如果Thor可以在越线过程中打方向盘,做出主动超车动作,系统就懒得理他了。”这就像是一条导盲犬,如果它觉得主人丧失了判断力,才会发力把车准确地引回到正路。

看线不看路

无论是借助红外线感应技术,还是摄像头技术,其目的皆在于减少因驾驶疲劳而产生的事故。有一些统计数据表明,在公路交通事故当中,至少有1/4是由于驾驶员疲劳所致。英国约克大学罗比・格雷教授认为:“当汽车在一条笔直而且两旁无明显建筑物的道路上行驶时,驾车人极有可能因为这种长时间的单调驾驶而感到大脑麻木,即其脑部细胞的感知能力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驾车人的超车或并线行为会发生迟钝,负面的影响甚至能导致致命性车祸的发生。”

然而,是不是利用车道感应器、车道偏离评价算法和信号显示界面三个基本模块,就可以保证车道偏离这样的交通事故不会发生?尽管,光敏式、影像式系统都将无意开出车道的汽车拉回了行驶车道,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对它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发出质疑,比如“夜间、下雨的时候,光线就会变弱,CCD的成像质量一定会变差吧。”或者“遇到下雪天,红外线感应器也不能对车道做准确的侦测吧。”

甚至有人说:“红外线感应器和CCD摄像头应该只能侦测有标线的公路,假使遇到山路,这个系统还不瞎了?”这不由让人想到《虎口脱险》里那几个开摩托车的德国兵,他们就是因为只会死死盯着山路上的分道线做全速前进,才难逃被聪明的主角引下山崖的下场。

为了避免“车道偏离警示系统”落得这样尴尬的境地,目前开发者们也在考虑把它与雷达等其他侦测技术相结合。也有人提出把防撞警示系统与此结合,以实现对前方车辆进行追踪与距离的估测,那样子,在将偏离的汽车拉回车道时也可以避免碰撞的问题。甚至再加装一个交通标志识别系统给它,或许还可以成为防止驾驶者超速行驶的工具。

无论怎样的奇思妙想,如果要实现此系统的全自动工作,首先要加强其影像辨识能力,否则难保它是一条笨犬。装了之后,却反而被恶作剧之徒引车入湖。

上一篇:金牌的一半是胶水 下一篇:微妙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