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相关”理论源流探讨

时间:2022-10-10 03:50:11

“心脾相关”理论源流探讨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6-0744-02

中医心脾相关的理论是在中医经典理论五行学说以及藏象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学说性理论,其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及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对心系、脾系疾病防治的理论体系。

早在《内经》《难经》就详细论述心脾两脏互相关系的重要性。《素问・阴阳藏象大论》“心生血,血生脾”。《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心主血,脾统血,血成为心脾相关重要媒介。

《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渺胁,甚则心痛热络,头痛喉痹项强”。太阴者,足太阴脾手太阴肺也,胜则心痛热络。《灵枢・厥病》:“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说明心脾疾病可以互相影响。

《伤寒论》中论述心阳虚证治的条文颇多,但其疗法,却非单纯着眼于温补心阳一法,而是另辟蹊径,更多地运用了补脾之法。《伤寒论》中有关心阳虚证治的论述主要有桂枝甘草汤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救逆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及炙甘草汤证。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仲景在运用温补心阳药物治疗心阳虚的同时,还更多地运用了补脾益气药物,如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中的甘草,苓桂枣甘汤、桂枝救逆汤中的大枣、甘草,炙甘草汤中的人参、大枣、甘草。茯苓甘草汤:伤寒明理论云:“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与茯苓甘草汤”。

晋代名医皇甫谧《甲乙经・上下不宁论第九》:“脾胃者上下不宁,何谓也,上有心之母,下有肺之子,心者血也,属阴;肺者,气也,属阳。脾病则上母不宁,母不宁则阴不足也。阴不足则发热。又脾病则下子不宁,子不宁则为阳不足也,阳不足则发寒……谓脾者,土也;心者,火也;肺者,金也,火生土,土生金,故曰上有心母,下有肺子,脾居其中,病则如斯耳。”皇甫谧这段论述非常明确地指出,脾病则上母(心)不宁,脾病则下子(肺)不宁,脾病与心肺关系甚大。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心肺疾病与中医“脾”关系密切。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十六》:“心痛而不能饮食者,积冷在内,客于脾而乘心络故也。心,阳气也;冷,阴气也,冷乘于心,阴阳相乘,冷热相击,故令痛也。脾主消水谷,冷气客之,则脾气冷弱。心为火,脾为土,是母子也,俱为邪所乘,故痛复不能饮食也”。心痛不能饮食者,乃脾气冷弱,不能饮食心血更虚,是为脾乘心络故也。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心劳病者,补脾以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指出补脾在心劳病治疗的意义。

金元医学争鸣,促进理论学说发展。心脾相关,李东垣论脾胃与心火关系尤为独到,《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又说:“心火亢盛,乘其脾土曰热中”。在同一著作《脾胃论》里反复强调:“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挽。挽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治疗方法:“饮食损胃,劳倦伤脾,脾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当先于心分补脾之源”。主张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之草豆蔻丸调理脾胃,以治心病之源。李杲还认为脾胃虚损可导致心火独胜,或湿热重者,可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中用人参、黄芪、甘草补脾胃,用黄芩、黄连泻心火,清湿热,用苍术、羌活燥湿,用升麻、柴胡升脾阳。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的损伤主要表现在脾胃之气的虚损,临床症状除有心火湿热的症状外,同时有精神困倦,嗜卧乏力等脾胃气虚症状,今天临床所见,心血管围术期患者,若脾胃虚损尤其容易诱发感染出现心火独盛证候。因此需要顾护脾胃之气,正如《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治疗方法,李东垣《医学发明・饮食劳倦论》:“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大虚腹皮急缩者,最宜多用,急者缓之”。

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中》还谈到心火乘脾与妇科疾病关系:“升阳除湿汤,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或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食劳倦,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无气以动,气短上气,逆急上冲,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之下,得之脾土受邪也……心系者,包络命门之脉也,主月事。因脾胃虚而心包乘之,故漏下月水不调也。况脾胃为气血阴阳之根蒂也,当除湿去热,益风气上伸,以胜其湿”。

心脾相关,脏腑传变,心病传脾,脾病传心,明清医家著作有更为详细论述。其主要论点为:心脾生理关系。明代医家周慎斋《慎斋遗书・卷一》:“人之生死本乎神,神居于心。心为火,故火者生命之源也。戊癸化火,戊为土,癸为水,水为先天,土为后天,二天化火源,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清代医家肖赓六《女科经纶・卷一》:“脾气化液而生血,即水入于经,其血乃生之意。此荣出中焦也,故曰生化之源。心统血者,脾气化液,入心而变为血。故虽心之所主,亦赖脾气化生”。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论

1) 为2009年广东省中医药局基金课题《心衰“阴阳分治、调脾护心”中医综合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No.2009387)

心脾为经血之统,曰:“脾气入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岭南名医何梦瑶《医碥・杂证・五脏生克说》:“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寒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

心病传脾病理机制。包括①火盛及土,即心火盛而病及脾土,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火炽盛伤及脾肾,或致脾肾湿热,甚则旁及诸脏。②火衰土虚,即心气,心血亏虚致脾气亏虚,脾不统血。症见精神昏冒欲睡、困倦乏力、四肢不举、月经不调、或暴崩不止等。

脾病传心病理机制。脾胃之病波及于心,脾虚胃弱化源不足,无心养心,心脾两虚,或脾虚不运,宗气不生,运血无力,脉道瘀阻,可发生心痹。明代医家张介宾《类经・二十一卷》:“脾之支脉注于心中,若脾不能运,而逆气攻心,其痛必甚,有如锥刺者,是为脾心痛也。但然谷、太溪,皆足少阴之穴,取此治脾,其又何居?盖湿因寒滞则相挟乘心,须泄肾邪,当刺此也”。明代医家李中梓《内经知要・卷下》:“阳明为二阳,胃伤而心脾受病者,何也?脾与胃为夫妻,夫伤则妻亦不利也;心与胃为子女,子伤则母亦不免矣”。

从脾治心。人参养荣丸、归脾汤等为常用方,益气养血、健脾养心并举。归脾汤为临床最常用治疗心脾两虚之证,清・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归脾汤治思虑伤脾,或健忘,怔忡,惊悸,盗汗,寝而不寐;或心脾作痛,嗜卧,少食,月经不调……夫心藏神,其用为思;脾藏智,其出为意,是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经营之久而伤,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诸子,子又能令母虚,所以然也。其症则怔忡、怵惕、烦躁之征见于心;饮食倦怠、不能运思、手足无力,耳目昏眠之征见于脾”。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记载了用归脾汤“治气血虚弱,以致心痛”,并将此类心痛名之为“虚痛”,“虚痛者,心悸怔忡,以手按之则痛止,归脾汤主之。”《医宗必读》尚记载了拯阳理劳汤温补心阳。归脾汤和拯阳理劳汤两方都大量运用了人参、黄芪、炙甘草等补益中焦之品,亦是对仲师从脾论治心阳虚这一治疗学思想的继承。

上述观点理论依据,明代医家楼英《医学纲目・卷一》:“心火传所胜之肺金,肺金传所胜之肝木,故曰传其所胜也……盖心病本传肺,肺本传肝,肝本传脾。今心病间肺一脏传肝,或间肺肝二脏传脾,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故曰传其所生也”。

及至近、现代,心脾相关理论与临床研究深入开展。近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君火发于心中,为阳中之火,其热下济,火能温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顿减”。现代著名中医学者杨扶国编著《中医藏象与临床》,引述路志正等人研究成果指出,冠心病患者多属年迈之人,胸痹心痛气血本虚,加之劳累过度,日久损及心脾,以致化源不足,心血失养,导致心脾两虚,为发病之本。现代语言表述,心主产能,有助于脾的卫阳免疫功能;心主产谷氨酸,有利于生成谷氨酰胺,为脾脏所用。治疗中药,对部分健脾理气药的功能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改善胃肠的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加速局部血流,增加毛细血管床的开放,从而有助于增加局部组织灌注,降低血管阻力,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促进组织修复,对于研究脾虚者心肌的上述变化和指导治疗用药有重要价值。

杨扶国还对中医心脾相关的关系作了论述:心和脾胃是相生关系,这是由于五行属性中心属火,脾胃属土,生克关系中是火生土,落实到脏腑而言,即是指心火可以温煦脾土,脾胃的纳化,有赖于心阳的温煦,才能正常受纳腐熟运化;心火温煦脾土,使之运行不息,化生气血精微,以奉身生。而心火与脾土的另一个关系,是主血与生血的关系。心主身之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说明心所主之血是取资于脾胃的供养,同时,血液运行于脉中,虽赖心气为之推动,亦赖脾气为之统摄,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

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中医五行学说,先后发表“中医五行学说的辩证法因素”,“中医理论的核心”等文章,1988年发表了重要论文“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明确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邓老认为: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相互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基础,每一种疾病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而心脾相关实际上是从五行五脏相关理论学说分解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块,心脾相关是五脏相关的一个子系统。邓老及其后学者在心脾相关学说的指导下,在对心血管疾病和脾胃疾病的中医诊疗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心脾相关学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滥觞于《黄帝内经》,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至近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理、法、方、药具备的理论。但历代医家的论述缺乏系统性,未形成一个核心的观点或理论,对心脾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讨论较少,概念不清晰,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心脾相关理论体系。因此通过对历代中医典籍、现代研究进展的系统评析,结合对邓老“心脾相关理论”的临床实践,阐述邓老“心脾相关理论”的理论基础,明确其具体内容,阐述其科学内涵,对于中医学术体系的发展和对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具有中药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潘光明(1980―),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现工作于广东省中医院(邮编:510120);盛小刚、吴瑜、赖仁奎、邹旭,工作于广东省中医院。

(收稿日期:2010-12-24)

上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临... 下一篇: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