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文化产业园规划

时间:2022-10-10 03:48:46

新昌县文化产业园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文化产业园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相互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活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因此在文化产业中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园规划能最大限度地集聚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形成有机互补,促进相互发展,在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2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新昌全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省内外的优势地位。2012年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650家,从业人员约800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约10亿元,约占全县GDP比重的4.1%。

同时,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扶持文化产业,组建了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成长,成为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逐步迈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的发展道路。

2.2发展趋势

当前,新昌正处于人均GDP向10000美元跨越的阶段,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新昌有1100多年的建县史,拥有天姥山、江南第一大佛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调腔、越剧、丝绸、石雕、根雕、剪纸等传统文化资源,拥有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佛寺国家重点开放寺院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新昌地处长三角南部,临近上海、杭州、宁波等综合性创意城市和义乌国际商贸文化产业展示平台,交通便捷,有利于创意项目和文化产业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文化产品的推介和销售,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营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氛围。

3 文化产业园规划目标和原则

3.1 规划目标

从新昌现存的文物古迹、历史风貌、环境格局和人文资源出发,通过考察、梳理和整合,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新昌城市名片。落实文化元素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方案,促进实现综合的、完善的、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设施。诊断现状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可行的新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新昌的城市文化竞争力。

3.2 规划原则

3.2.1 挖掘城市文化特色

从新昌现存的文物古迹、历史风貌、环境格局和人文资源出

发,通过考察、梳理和整合,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特色,形成新

昌城 市名片。

3.2.2 完善城市文化设施

研究论证几大文化板块的可行性,落实文化元素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方案,促进实现综合的、完善的、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设施。

3.3.3 促进城市文化传承

通过保护城市格局和历史环境,重塑历史氛围,实现自然景

观与 人文景观的共生。保护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

建立系统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制,促进城市文化传承。

3.3.4 指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诊断现状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提出可行的新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指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新昌的城市文化竞争力。

4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构想

4.1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定位

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与推进新昌山水品质之城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地文化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统筹谋划新昌县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力求与我县中心崛起,两翼齐飞的城市发展格局相协调。

以示范展示、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为主要功能,建设以文化产品生产展示为主导,集文化休闲旅游、动漫影视、工艺美术、文化会展、信息传媒、创意设计和教育培训等产业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传承文化,引领新兴时尚文化,使之成为提升新昌城市品质的新高地和新昌地标性建筑,推动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4.2 规划编制构想

新昌文化产业园规划需关注以下方面:

(1)突出外向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面向本地市场,大力开拓外向型市场,面向浙江省、长三角发展文化产业。

(2)与上位规划有机结合,符合新昌县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落实用地开发指标。

(3)符合新昌县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落实和细化。

(4)依托县城和城镇发展,实现产城融合,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5 规划拟选址地块

根据近远期相结合,逐步推进的原则,规划近期在刺湾区块依托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打造一个文化创业园区,中远期可结合文化创业园区的发展,充分利用城北台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周边有利条件,推动新昌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一个主导行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市场繁荣有序、带动作用明显、体制机制灵活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县的支柱性产业。

在文化园区的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文化为先导,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营造广阔包容、良好的空间环境。以文化要素集聚为原则和导向,合理安排各文化产业空间。同时以基地良好的生态基底环境为基础,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开发环境资源。规划通过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的历史文化特质与自然环境优势,并运用高新科技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建设一个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6 文化产业园规划用地布局

6.1 整体规划结构

根据文化产业分布现状与发展趋势,采用一园多区的模式,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宜聚则聚,宜散则散。

6.2 城北台地文化园区规划用地布局

根据城北台地地形特点和规划实施可操作性,在城北台地西侧布局文化产业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76亩。并规划路网结构布局一个文化综合体和七大功能片区。

6.2.1文化综合体

文化综合于城北台地文化产业区中心地段,规划通过建设大型建筑综合体,以新昌文化广场为核心,布置文化商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会展中心等一系列展示传承新昌特色文化的场馆,是市民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区域,用地面积约294亩。

6.2.2 文化延伸区

即核心区相对独立的功能区。采用低强度开发模式,规划形成教育培训、产品展示、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创意区、信息传媒、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远期发展区等七大功能片区(详见附图)。

(1)教育培训区

利用技师学院建设契机,发展教育培训区,用地面积约200亩。新昌除了发展基础教育外,需要配合企业的升级,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并进行企业职工的定期培训,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培训区、职业教育区、科技研发区、企业论坛和讲堂等。

(2)产品展示区

融新昌多元文化展示于一体,用地面积约237亩,包括:佛教文化展示区、茶文化展示区、丝绸文化展示区、动漫文化展示区、工艺美术文化展示区、教育文化展示区、设计作品展示区、工业产品展示区、农产品展示区、城市建设展示区等,是展示地方特色、城市招商引资的窗口。

(3)文化娱乐区

在产品创作展示之外设立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区块,用地

面积约780亩,为园区工作者和外来游客提供一个放松、休闲的

惬意之所。

(4)文化艺术创意区

本区块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艺术,主要之工艺美

术;二是创意,也就是设计,用地面积约214亩。

(5)信息传媒区

新昌的文化展示可借助于现代多元的信息传媒平台,大力发展网站建设和体验区、传媒制作区、信息平台共享区等,规划用地面积约151亩,打造数字新昌,使新昌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6)民俗文化区

新昌县成立1000多年以来,承传不少经典的民俗文化,为避 免这些经典文化的失传,同时进一步推广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

义,使之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设立了一处民俗文化区,用

地面积约357亩,主要包括:新昌文化馆、调腔剧团、越剧院等

传统文化。

(7)文化产业远期发展区

该区块毗邻上述各文化产业区,可作为城北台地文化产业园

拓展的备用地,用地面积约543亩,以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陈怡蓉 恋上过亿科技男 下一篇:“美女”扑进怀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