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论视角下大学生“宅”现象分析及出“宅”之道

时间:2022-10-10 03:25:40

场论视角下大学生“宅”现象分析及出“宅”之道

摘要:借助勒温的场论,分析“宅”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家庭等外在环境和性格内向、目标丧失、逃避现实、自制力差等内在因素支配下形成的行为。提出通过创建有利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以形成促使大学生出“宅”的外在吸引力,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改变生活习惯、参与社会实践,以形成促使大学生出“宅”的内在推动力。

关键词:场论;大学生;“宅”;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2―0124―03

“宅”并不是指汉语词典上传统意义的住宅,而是“御宅族”的缩略词。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收“宅”,释义为“待在家里不出门(多指沉迷于上网或玩电子游戏等室内活动)。”一种因过多利用或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而衍生的新兴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随之产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形态的变化。[1]当前大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日益严重,“宅”现象日益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宅”现象,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场论视角下大学生“宅”现象分析

(一)大学生“宅”的特点及不良影响

大学生“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宅”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对“宅”现象的认同度高,依赖电脑等新媒体是“宅”现象最显著的特征。据观察和了解,大约有60%以上的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呆在宿舍,从事玩游戏、泡论坛、写博客等与新媒体有关的活动,这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习惯。沈燎等[2]在浙江大学进行“宅”现象的调查发现,74.9%的学生对“宅”现象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认为每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应顺其自然。认为“宅”是中性词的占77.8%,持“非常反对”和“非常支持”的分别占12.1%和5.8%,这也说明大学生对“宅”现象的认同度较高。杨敏[3]曾对上海15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宅”特征的描述中,依赖电脑为最高频选项,占76.6%,不爱接触陌生人占52.9%,作息时间不稳定占40.9%,懒散占40.7%,不爱说话占33.8%,专注于某种个人兴趣占33.3%。可见,大学生“宅”在宿舍的学习、娱乐、交际、消费等活动,都是通过电脑等新媒体来完成的。

“宅”现象的广泛存在已造成诸多不良影响。首先,导致大学生生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长时间与电脑、手机接触,不参与学校的文体活动,无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身体素质下降,出现近视眼、“鼠标手”、肥胖、颈椎病、腰椎痛、胃病等疾病。

其次,导致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人格缺陷。“宅”一族不喜欢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和交友,更喜欢在网络中自由地选择结交各类真实或隐匿的朋友,形成虚拟、消极的人格,产生抑郁、焦虑、孤僻、恐惧等不良心理,甚至会带来社交能力的错位与萎缩,产生人格和人际交往障碍。

第三,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出现逃课、上课精力不集中或睡觉等现象;再者,网络能够快捷地提供丰富的资源,促使他们对网络资源的依赖,不加思考地从网络获取资讯,甚至出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作弊和剽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求知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四,促成潜在社会隐患的存在。大学生“宅”现象存在着生活懒散影响下实践能力不足,“三俗”文化影响下价值观扭曲,虚幻和暴力游戏影响下潜在违法犯罪社会隐患,性格、心理和社交等因素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啃老族”所带来的家庭责任感丧失。

(二)场论视角下“宅”现象成因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公式: B=f(P.E)。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其人格或个性与其当时所处情景或环境的函数,也就是心理生活空间函数,即: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和心理环境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场论启示我们:大学生“宅”现象是大学生个体在一定的外在环境和内心心理支配下而形成的行为,大学生“宅”现象的产生离不开环境和心理两个因素。

1.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第一,经济环境对大学生“宅”现象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为“90后”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得他们可以支付网购、网游、网费甚至外卖等费用;第二,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为 “宅”行为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内容鱼目混珠,吸引诸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沉迷其中;第三,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对恋爱的困惑、对家庭经济负担、对未来就业的迷茫等社会压力的不断升温;第四,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时代中,大学生是对文化震荡最敏感且受影响最普遍、最深刻的社会群体,因而,“宅”文化在高校快速蔓延。

(2)学校环境。第一,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如课程设置比较宽松、课余时间相对充足、作息时间自由支配、日常管理自律为主、生活服务快捷便利等因素都为大学生“宅”提供了条件;第二,专业设置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和考核方式单一等,为大学生“宅”行为提供核心条件;第三,当前大学城、新校区大多建设在离中心市区有一定距离的郊区,周边配套建设设施差,加上学校娱乐和文化建设不到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只能“宅”在宿舍;第四,不少大学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质量不高,形式枯燥,难以激发大学生参与其中的激情和兴趣,助推“宅”行为的蔓延。

(3)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缺陷、父母的理想与孩子的兴趣相冲突、大学生与父母缺乏交流。“90后”的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分的呵护和溺爱下成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自我、利己、娇横、任性、依赖性强、合群性差、交往能力不足等问题。

2.个体因素

(1)性格内向、交往不足。大学生“宅”行为的群体,绝大部分是性格孤僻内向或趋于内向的群体,他们过于敏感、自卑,不善于人际交往,“宅”居正好能够弥补他们的性格缺陷,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现实交往的恐惧。

(2)目标丧失、缺乏斗志。从高考结束到大学新生入学的3~4个月的时间里,准大学生整天在期待中无所事事,与电脑为伴;入学前,他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为进入一所各方满意的大学而努力拼搏。入学后,学习、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部分学生不能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管理时间,丢失了学习目标和动力,“宅”居正好能满足他们无聊生活的需要。

(3)缓解压力、逃避现实。当代大学生在强烈的社会竞争下,面临学习、就业、情感、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等种种压力,遭受挫折和打击,选择逃避,“宅”成为他们生活的“避难所”。

二、大学生出“宅”之道探析

勒温的场论告诉我们:大学生“宅”行为是大学生个体的需要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当下个体的行为动力场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而我们要解决大学生出“宅”问题,就必须打破原来的稳定平衡状态,逐步建立一种正引力的新的稳定平衡状态,构建符合大学生出“宅”的动力场。

(一)关注环境,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出“宅”的外在吸引力

1.加强道德建设、舆论建设、网络环境建设,构建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是要加强社会文化与道德建设。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要正确定位和评价大学生的“宅”现象。要正面看待“宅”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切勿把“宅”现象当作一种潮流趋势加以渲染。另外也要看到“宅”行为对大学生实现自我、舒缓压力、获取新知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能一味地批判“宅”行为;要建立理解、包容、接纳和帮助“宅”一族的工作机制,给他们实践的空间和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三是要加强网络环境的净化和重构。大众传播媒介要充分发挥网络“把关人”的作用,清除或管制诱使大学生对网络上瘾的因素,[1]增强行业自律,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构建有利的学校环境

一是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教学体系,把好教学质量关,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环节,用知识的力量和教师的课堂魅力吸引学生走入课堂。要改革考核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考试方式,既要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又要能更好地发挥课堂考核和评价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功效。

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大学适应性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合理安排闲暇时间,另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要深入学生,切实为学生解决问题,消除他们的生活压力,释放精神压力,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是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建设与校园文化相适应的教室、宿舍、图书馆、学术活动中心等学习场所;建设文化长廊、学术长廊、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体育场馆、雕塑雕像、园林景观等运动休闲场所。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推动校园周边环境建设与现代气息相匹配的生活、休闲设施,既要有方便大学生出行的交通条件,又要有满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的图书、餐饮和休闲场所。

四是高校应当针对校园活动层次不高、吸引力不强的现状,加大投入举办一些符合大学生性格特征和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互动性强,有本校特色的品牌活动,注重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是要搭建校园网络共享平台,优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服务质量;要加强网络管理,可以采用限制时间或限制流量等举措降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

3.采取理性的教育方式和平等的沟通方式以构建有利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是要帮助孩子“独立”,鼓励他们正视挫折,勇敢面对困难,独立解决问题;二是采取平等的沟通方式。父母应该积极关注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娱乐,加强交流和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沟通环境;三是要当好他们坚实的后盾,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关注个体,帮助大学生找到出“宅”的内在推动力

1.明确学习目标,积极面对人生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加强“三观”教育,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自制、自律能力,构建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以平常心和积极态度去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

2.改变生活习惯,正确对待网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大学生虚度年华、浪费光阴的媒介,因而,要确立正确的网络观,把网络作为学习知识的工具,杜绝无所事事在网络滞留的行为,戒除网络依赖心理。同时,正确看待“宅”现象是一种被异化的社会生活形态,不能盲目跟从,不能以此标新立异。

3.积极参与实践,提升自身素质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4] “宅”一族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保持与现实社会的接触和互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服务社会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宅”一族还要针对自身的弱点,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

4.加强交往训练,树立生活信心

“宅”一族要积极寻求心理疏导和交往指导,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引导,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掌握人际交往基本技巧,克服在与人交往中追求好高骛远和事事完美的心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足,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勇于正视自身的不足,试着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与他们交往和交流,慢慢树立面对现实生活的信心。[5]

[参考文献]

[1]郭秀荣,韦迎春,商金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05).

[2]沈燎,张益斌,楼仁功.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2(07).

[3]杨敏.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调查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11(01).

[4]郭少东,柴书剑.大学生“宅居”现象的调查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3).

[5]张劲,姜华.高校学生园区“宅”现象透视[J].当代青年研究,2011(04).

上一篇:生态危机下的吉尔吉斯斯坦高山冰川 下一篇:智能电网安全下一代电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