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游过经济的四条河

时间:2022-10-10 03:04:58

谁能游过经济的四条河

正没有人知道鱼真实的价格,《鱼价引爆经济学:真实商业有多难》一书试着带领人们穿越经济的四条河:选择、经济学、系统、进化,该书的内容并不像书名那么浅显易懂,每条河流都暗藏着无限玄机。

选择,是人们要穿越的第一条经济河流。事实证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的选择并非总是理性的,仅是在已知条件和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尽可能地追逐利益最大化。很多时候人们只是选择了“非最差”答案,多重选择后的结果往往与预期目标大相径庭。

有人存在的地方必有政治,不论是政府、企业都存在隐性政治经济学。“现实世界中长期的投资周期往往无法与短期的政治周期相匹配,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击鼓传花的游戏传递到市政基础设施、创新产品研发等领域便形成了能够“拖得就拖”的慢拉力,谁都不愿做那个为后人植树的人,因此世界一直危机四伏。经济依赖于人群产生,而有人群的地方必然没有绝对的纯经济,这便是经济学的悖论。

在“经济学”这条小河中,作者抛出了一个众多经济学者避之唯恐不及的问题—“政府的规模与GDP的关系”。书中指出“政府规模过大可能会抑制GDP的增长,这一风险的确是值得长期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无法构成政府削减自身规模的迫切短期动因。”当政府因自身的膨胀,形成一个独立于其服务人群的利益壁垒时,其决策的动机就不再单纯,其自身的机制、运转状况、体积规模等都将于书面书写的宗旨发生偏移甚至背离,而市场却无法对政府行为予以纠偏。任何基于人为的操作,以精准为目的却往往流于偏颇,人性的复杂决定世相的复杂,世相的复杂决定经济的复杂。

在谈及地球环境恶化的话题时,世界总是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认为是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和人口增长导致了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本书中,作者摒弃了这种狭隘的国家主义,指出“如果今天地球上的每一个成员都按欧洲人的消费水平生活,那么人类需要3个这样的星球;如果都按美国人的消费水平生活,那我们需要5个地球才得以存活”。自然界的生态资源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被人类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透支了,其中受益最多的是西方人,甚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4是为了生产出口到西方的商品。当然,解决地球问题不能靠推卸责任的逻辑,截至目前为止,人类尚不可能拥有3-5个这样的星球,如何守护现有唯一的蔚蓝色星球,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大考题。破解,人类则在可预见的未来繁衍生息,无解,则人类和千疮百孔的地球一道走向消亡。

经济的发展已经不仅让灵魂、伦理、政治震颤,同时也令地球泣血。一条沙丁鱼游向末路,一片水域的沙丁鱼也随之消失,这不是寓言,而是因欲望催生、因经济发酵正在蔓延的悲剧。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自发形成U形反转,谁才能游过经济的四条河,到达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彼岸?书中没有给出破解未来经济迷局的答案,经济研究到深处是一本无字书。

上一篇: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关键点 下一篇:品质人群推动户外媒体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