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栗园更新复壮改造技术

时间:2022-10-10 02:57:54

山地栗园更新复壮改造技术

摘要:对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栗园进行复壮更新改造试验。通过深翻扩穴,加厚活土层;增施有机肥,及时追肥;合理间作以地养地;改造树形,更新修剪;大苗补植加密,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平均使每666.7m2产量从改造前的51.5kg提高到143.7kg,提高了1.8倍。

关键词:山地栗园;更新复壮;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910(2007)05-0053-02

宜兴地处江苏南部,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全市板栗栽培面积3400hm2,主要分布于宜南山区各镇,年产量近3000t,是江苏重点板栗产区。湖父镇为宜兴板栗生产重点镇,目前板栗面积超过1000hm2,其中有20世纪80年代初栽植的栗园近600hm2,长期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树势弱、产量低。为此,2000年开始进行复壮更新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全市山地栗园更新复壮作出了示范。

1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在湖父镇城泽村,面积1.4hm2。该园为缓坡地,砂质岩黄壤土,活土层0.6m左右,有机质含量1.3%左右。20世纪80年代初建园,主栽品种为焦扎和处暑红,每666.7m2栽20~30株,管理粗放,林相不齐、病虫害严重、树势较弱,平均每666.7m2产量仅51.5kg。经2000~2006年共7年的改造,栗树恢复了生长势,林相整齐,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验收,平均每666.7m2产量达143.7kg,比改造前提高1.8倍。

2主要技术措施

2.1深翻扩穴,加厚活土层

板栗需要较厚的活土层。每年11月到第2年2月,对栗园进行深翻扩穴,在树冠处围逐年往外挖0.8m深的环状沟,填入杂草、落叶和土杂肥。经过7年的扩穴,改良了栗园土壤,改善了根系生长环境。

2.2增施有机肥,及时追肥

板栗采收后,结合深翻株施农家肥100kg左右。4月中旬及8月上旬每株追施0.5kg速效氮肥、0.5kg氮磷钾复合肥。雌花盛开前、后各喷1次0.3%的硼砂,减少空苞率。

2.3间种作物,以地养地

该栗园长期以来间作麦、油菜和甘薯等作物,与栗树争肥。间作时用牛全面耕地,遍地种植,根系损坏严重,是造成树势衰弱的重要原因。经试验采取人工翻地和间作蚕豆、黄豆并做绿肥埋青后,提高了土壤肥力。

2.4改造树形,更新修剪

因修剪栗树一直沿用清膛法,结果部位严重外移,内膛光秃。经改清膛修剪为实膛修剪,并把伞形树冠改为自然开心形。同时,根据板栗隐芽寿命长,容易更新

的特性,采取大枝更新技术,即对衰弱大枝在冬季修剪时分年回缩更新,并清除无结果力的纤细枝。注意充分利用好每条结果枝结果,以保证一定的产量。对春季锯口处隐芽萌发的新梢,根据空间大小,选留2~3条健壮新梢,疏去其他枝条,于5~6月对选留的新梢留30~50cm摘心,促使枝条生长充实和形成分枝,使树冠迅速恢复,内膛开始充实。第2年冬剪时对旺枝进行中短截,少疏枝多留枝;第3年即可恢复产量,树势明显增强。

2.5用大苗补植加密

该栗园为每666.7m2栽20~30株,林相不整齐,株数偏少,为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对空缺处用大苗进行补植,就地嫁接良种,使栗园密度增加到666.7m2栽40~50株。

2.6综合防治病虫害

该栗园主要病虫有胴枯病、红蜘蛛、栗瘤蜂、桃蛀螟、栗链蚧等,危害严重。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清除病虫果,并集中烧毁。②深翻改土,暴露害虫卵、蛹,破坏虫室冻死越冬虫。③冬季用95%机油乳剂40~60倍全面喷布,第2年春季萌芽前喷布5°Be石硫合剂,减少病虫基数。④对胴枯病,清除栗园内受害的枝条或栗树,并烧毁。3月份检查发现病斑后,将病部及周缘健部刮除,再用3~5°Be石硫合剂或20倍的402抗菌剂进行伤口消毒,7~8月再检查和刮涂1次。对红蜘蛛选用15%扫螨净1500倍液,或20%螨死净悬浮液2000~30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喷治。对栗瘤蜂,6月上、中旬成虫发生期,喷洒48%乐斯本1000~1500倍液,连喷2次。对桃蛀螟,7~9月喷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5000倍液,共喷3~4次。对栗链蚧,5月中、下旬初孵若虫未分泌蜡质前用2.5%敌杀死3000~5000倍液喷治。

上一篇:贮藏过程中冬枣的生理变化 下一篇:中国樱桃改接甜樱桃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