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无改市场走强格局

时间:2022-10-10 01:43:47

加息无改市场走强格局

7月6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社会资金成本倒逼基准利率上调

我们曾经指出,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信贷配给”,这是中央主导型经济体实施经济追赶战略的关键,正是在这一制度安排下,银行信贷有效保证了重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配给。

从SHIBOR可以看出,目前社会资金成本持续处于较高状态,我们前期对浙江的调研也发现,社会短期融资成本大大高于基准贷款利率,从而滋生了各类非正常现象。

当社会资金成本持续高企的时候,利率政策也就有必要做适当调整。

不过,对比2008年的资金成本,目前与2008年的高利率有所不同。

在2008年,很多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他们高成本拆借资金是为了“救命”,根本上是因为需求消失,订单消失。而当前,小企业面临的不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而是“能够接受和执行多少订单”,其短期资金需求基本是“过桥资金”的性质。救命资金的高成本,必然崩溃;过桥资金的高成本,却可维持。

我们看到,当前“信贷“比2008年多,而社会上的资金却紧缺了,为什么呢?是因为社会信用创造能力下降了。表现在:(1)原本10个亿的生意,当事人有2个亿,就能互相信任,把生意做下去,现在可能至少要5个亿。(2)原本挣了钱的人,拿出去继续投资,借给别人用于再生产;现在前景不明,社会上各类人都不愿把钱轻易借出去。

低增长高物价时代的特征:利率和物价双高

从美国70年代的情况来看,利率也曾持续处于高位,节奏与物价基本一致。

我们认为,2011年的夏季,是物价最高的季节,也应该是SHIBOR最高的季节,当然也应该是基准利率最高的季节。此时,由于社会信用创造能力差,无论放多少基础货币,民间都显得“资金短缺”,各种短期过桥资金的拆借利率可参考的指标便是物价的变动。

这样看来,只要下半年物价能够企稳,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减小了。因此,当前在政策角度给予“利空出尽”的解释势必将成为主流观点。

分析与行动未必是一致的,市场以何种形态来发表对加息的看法,终究要以后才能弄明白。不过,我们认为,如果加息扰动了市场,打压了市场,都是买入机会。

市场趋势判断与投资建议

市场运行趋势

当市场一致认为“利空出尽”的时候,情绪的反应或可能较为平淡。但我们仍然认为,当前市场处于震荡时代的底部区域,政策扰动带来的是买入机会。当前经济已经处于经济底部、政策压力顶部。市场底部基本明朗。维持“执行区间买入纪律”的基本操作策略。

展望和行业看法

表面上看,本次加息对银行的息差并没有负面影响,但或有可能加剧市场对其信贷安全性的顾虑,对银行的担忧仍然是坏账。不过我觉得中国的国有银行不会有实质性的坏账,政府平台信贷的问题理应制度性解决。

在加息通道中保险是有一定利好的,其他行业来看整体上算不上利好。由于短期管理通胀预期的因素更重,将对有色、煤炭、房地产、钢铁、建材等形成压力。但调整也是机会,毕竟大多数周期性行业是由国际因素决定的,国外状况比较好,这点看来比较安全,特别是有色和农林牧渔,在通胀中具有价格优势。

从长期来看,即便经济仍然不稳固,加息仍然意味着经济底部的确认。所以,政策压制是买入机会。当前是经济底部,政策顶部,因此如果市场有调整是买入机会。

不过要强调的是,尽管不存在实际上的“利空出尽”,但过去对悲观情形的预期已经非常充分,最后的扰动无论是不是“出尽”,都应执行“区间买入纪律”,而不是追涨杀跌。

展望未来,政策压力将在中期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缓慢释放。市场将在筑底后上行。看好中型蓝筹股。所谓的稳定类和新兴产业股票,尽管有所调整,但估值较高,应优选新蓝筹。

上一篇:天马精化抢占医药中间体制高点 下一篇:有“锂”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