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10 01:43:43

关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 文章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组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文明施工等几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全方面管理支持的系统工作。项目管理涉及的内容广泛,需处理很多复杂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文明施工、问题处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产生是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使生产过程中诸多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施工项目,是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进行的全程管理。

一、组织管理

(一)选择优秀的施工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最高责任者、组织者、领导者,是项目决策的关键人物。选择什么人担任项目经理,要看施工项目的需要,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等。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

(二)明确项目经理责任制度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是指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用以确定项目经理与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它是完成建设单位和国家对企业要求的最终落脚点,必须严格履行。

(三)设置高效、灵活的项目部

施工项目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中枢、施工项目责权利的落脚点。建立一个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认识,从而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二、质量管理

(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二)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1.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

三、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涉及的因素多、变化大、持续时间长,不可能十分准确地预测未来或作出绝对准确的施工项目进度安排,也不能期望项目施工进度目标会完全按照规划日程实现,在确定项目施工进度目标时,必须留有余地,以使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四、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一)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二)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

(三)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

五、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一)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二)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三)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约束和控制,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实行例行安全检查。

(四)做好文明施工。首先要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在施工项目中对现场各个方面进行专业管理,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评比结果公布于众。

六 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效益的措施

6.1 完善招投标机制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应倡导合理竞争,择优录用,在定额计价下,按审定的工程标底取最接近标底者,加强监管,避免发生暗箱操作等现象, 同时建设单位不要盲目压标。施工单位要理性竞争, 不要互相杀价,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造成两败俱伤,而应以企业所承建工程的质量、信誉、综合实力及合理报价为招投标的竞标条件。各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建筑法》对将要招标的项目从立项、投标至开工、施工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严格实行监督管理, 依法维护建筑施工企业的利益。

6.2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激发企业创造活力

发展无止境,管理无极限。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承包体系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挖掘内在潜力,降低消耗,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要想求生存, 发展壮大, 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项目管理,促使项目的承包行为合法化、规范化。实施开支与审批领导制度,严格控制企业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 使建筑工程管理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6.3 加强成本管理,建立成本考核责任制

(1)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观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增加效益的根本途径就是降低成本。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得树立品牌效应, 通过建造优质工程在地区或更大的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吸引业主的眼光。正确处理好成本与质量、工期、方案、设计、预测、决策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实现最佳结合, 达到成本管理的最佳效应。

(2)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建立成本考核责任制。中标后,企业应该对承建项目部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激发项目部的创造活力。通过两算对比考核项目部的经济效果。完善内部成本激励机制,按岗位责任、工作目标与每个人的工资奖金挂钩,上下浮动,促使全体员工在实现各自成本责任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

6.4 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

人是生产力创造中最积极、活跃的要素。注重提高施工参与人的水平和素质对于形成好的建筑产品质量以及施工管理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搞好施工管理的同时, 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准, 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了解掌握。建立定期的员工学习、培养考核制度, 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6.5 注重索赔管理

施工过程中,工程现场条件发生变化、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事项一旦发生,将会带来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发生变化, 施工企业应第一时间保留好证据, 这是决定索赔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和相应程序向业主主张索赔, 从而弥补损失。

上一篇:深度探讨高水位地质条件下施工地下室防水工程 下一篇:浅谈槽式挡土墙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