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时间:2022-10-10 01:29:40

浅论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各种改革模式纷至沓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探讨,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应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不变的主题。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为此,根据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来的经验,对分层教学作粗浅归纳。

一、做好教材的分析研究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我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所以我又必须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一些具体做法

多方位考查,搞好学生分层。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学生互助互学,同时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

确定分层目标。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过学习目标的要求、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如要求差生掌握主要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中等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要求优生深刻理解知识,以及基本知识所反映的基本思想,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在数学活动中实施分层教学。歌星通过歌声与歌迷共振,使歌迷动了起来,在动中感到了快乐,从而崇拜歌迷。教师要使学生热爱课堂,热爱学习,就要使全体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使他们都能感到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饶有兴趣、简易操作的活动来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变式练习中实施分层教学,且分层教学中渗透合作学习,使分层教学日臻完美。

说到分层教学我们想得更多的是练习题的设计横向变式,即A组学生A类题,B组学生B类题。这样有增加教师备课的负担,使全体学生人为地有割裂学习的弊端。不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浑然一体,学生知识的学习得不到纵深发展。我们在横向变式的同时,应该多多考虑纵向变式。使学生数学的思维不仅要得到横向发展,更要纵向延伸。

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以渔。布鲁纳曾经说过,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使得数学更容易理解和更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由于数学思想方法是经过不断抽象而形成的,所以它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以外,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低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指导下的结果,最低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具体解决问题提供手段。

在过关考查中实施分层教学、查漏补缺。过关考查是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学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数学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时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思维” 下一篇:地方文献在未成年人阅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