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波兰舞曲的创作特征

时间:2022-10-09 11:59:25

论肖邦波兰舞曲的创作特征

摘要:肖邦是钢琴艺术史上浪漫主义钢琴创作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体裁广泛题材丰富,其中波兰舞曲是众多体裁作品中最具特色的,这些作品采用了波兰民间因素为创作素材,被肖邦赋予了新的活力与特征。本文将对波兰舞曲的内容、创作及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得出肖邦在这一体裁作品创作上的特征。

关键词:肖邦 波兰舞曲 创作

弗里德里克・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作品几乎都是为钢琴而创作的。肖邦的钢琴作品在和声、织体、钢琴演奏技术、旋律等诸多方面均有突破,波兰舞曲的创作则充分地体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对这一题材作品的进一步研究,可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演奏肖邦的作品。

波兰舞曲又称波洛涅兹舞曲,起源于波兰十六世纪后半叶。是一种三四拍子的舞曲,一般为中速或者行板的速度,最初是贵族们在宫廷中的一种有节奏的行进特征的舞曲,具有硬朗和尚武的气质特征,同时也兼具细腻柔情的特征,曲调具有波兰男士的骑士特质,后期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政治性特征的舞蹈。旋律常常在第二拍上出现重音,已示其庄严的特征。在肖邦之前也有一些作曲家将这一题材创作成钢琴作品,如巴赫、泰雷曼等,肖邦在创作中将这种最初慢速、平稳的舞曲变成了一种华丽、雄壮风格的钢琴独奏曲,更具感召力和动力。李斯特曾对这种题材的作品进行了准确的评价“这种舞曲形式表达了古老波兰最高贵的传统情感,波洛涅兹具有最纯正、最真切的波兰民族特征。肖邦的波洛涅兹是这种舞曲形式发展过程中诞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他以奇特的想象为这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注入了新的色彩。”

一、波兰舞曲与肖邦

(一)肖邦继承和发展了波兰舞曲

由于肖邦的母亲非常喜欢奥金斯基创作的波兰舞曲,所以肖邦从小耳濡目染,对这种题材的音乐非常熟悉,同时也激发了肖邦对这种题材作品的创作灵感。肖邦创作的波兰舞曲已不再是具有宫廷风格的简单的舞曲形式,他将波兰民族骑士风格的英雄性融入到钢琴创作中,旋律活力四射已远远的超过了舞曲所表达的内容。一般多为三段体或回旋曲式,也有自由曲式的。肖邦采用这种题材一共创作了17首作品,另外,具有钢琴伴奏性质的波兰舞曲一首。音乐形象有英雄性的、有华丽的、英武的,也有忧郁气质的。以《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军队波兰舞曲)和《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波兰舞曲)最为著名。

(二)肖邦赋予波兰舞曲以爱国的情感

肖邦创作的钢琴作品体裁极其广泛,一共有18种之多。在这些体裁作品中,波兰舞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肖邦的创作是从波兰舞曲的创作开始的,他创作的第一首作品就是《G小调波兰舞曲》采用的创作手法极其轻快而富有旋律性,这时的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模仿性,比较简单的创作目的。自1817年肖邦第一首波兰舞曲创作开始,肖邦一直停止过这一体裁作品的创作,但是各个不同阶段所表现的创作特点也有很大的不同。早期的波兰舞曲创作具有华丽、辉煌的气质,偏重于技巧性具有沙龙音乐的特征,后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深刻思想性的、英雄性的音乐,使这种舞曲具有宏大的、英雄的、悲壮的具有爱国性的钢琴作品,将这种舞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正如舒曼评价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用他的音乐表达着一个爱国青年的激昂内心与斗志。音乐中充满着肖邦内心的愤怒、痛苦和激情和必胜的信念。

(三)肖邦的波兰舞曲创作的不同时期

肖邦在波兰舞曲这一题材的创作上,大体可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早期一般定为1831年以前,即青年求学时期,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热情而活力,如著名的波兰舞曲有《降E大调波兰舞曲》及1846年创作的最后一首《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中期为巴黎时期(1832-1845),大多作品来源于这一时期,这时的作品英雄性、技术性均已成熟,如《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晚期病重时期(1846-1849),这一时期由于疾病折磨着肖邦,作品显示出又一不同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抒情性与幻想特质,如《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

二、波兰舞曲创作的特点

(一)音乐创作与情感表达融合的完美统一

李斯特在评价肖邦波兰舞曲创作中说“他的波兰舞曲是最富于优美的灵感的作品,它们丝毫不像跳舞会的乐队演奏的那些装腔作势的和装扮成庞巴度尔样式的波兰舞曲,也不像音乐会上技巧名家演奏的那些成为矫揉造作的和毫无趣味的沙龙音乐、陈腐节日的波兰舞曲。肖邦的波兰舞曲强有力的节奏使最冷酷无情的人激动,并像中了电流一样。”这一评价充分说明了肖邦将波兰舞曲的创作从舞曲风格、经过文学性表述层面直接深入到精神与情感的深层次领域。

肖邦早期的波兰舞曲比较偏重于音乐色彩的华丽与庄重效果的渲染,其中以《d小调波兰舞曲》较为明显,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光彩华丽、充满少年的活力,也有少量少年伤感的浪漫风格作品。成年时期肖邦最这种题材作品的创作达到了顶峰时期,发展成为具有深刻内容的、史诗性的、慷慨激昂的音乐,完全没有舞曲的影子,肖邦已经把他对祖国波兰的全部热爱融入到作品当中。《降A大调波兰舞曲》是肖邦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音乐具有英雄的气概和势不可挡的勇气。刚毅而紧迫的引子、斩钉截铁的逐步主题具有不可抗拒的决心与斗志、中段万马奔腾的战争场面及号角声把音乐推向高潮,最后音乐在一个极其强烈的和弦中结束,表明了必胜的信心。

(二)继承与发扬了波兰舞曲这一题材的创作

在音乐创作上,肖邦首先继承了古老波兰舞曲的节奏特点,常常反复出现的节奏上加以不同的旋律发展与和声递进,突出节奏在音乐表现上的重要作用,具有威武神圣而庄严沉稳的特征。后期在三部结构的体裁中,则经常会出现“赫米奥拉”即二对三节奏,使其作品更善于表达复杂多变的音乐,更具深沉的形象。

在速度上,肖邦则加以变化改变了遵规守纪的刻板舞曲旋律,变得比较自由,用肖邦自己的解释来理解即“歌唱的一只手可以自由,但伴奏的手必须保持节拍。”这种演奏方式的变化,给音乐的表达带来了新的美感,时而使音乐更具动力感、时而使音乐充满了歌唱的抒情性、而是又积蓄了内心强有力的斗争性特征,更使他的音乐充满活力。

在旋律创作上,肖邦将这类作品常常进行远距离高低音区的大跳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与愤怒。往也用往和弦性质的旋律连接代替了单音性质的旋律,使音乐凝重而深厚。晚期创作的幻想波兰舞曲对作品结构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出现了非规范曲式现象,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曲式结构,而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传统曲式相结合,再与变奏和即兴等手法相结合,成为非常具有个性化的、戏剧性的大型音乐作品。使肖邦的波兰舞曲不仅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了突破,在音乐的结构上也达到了对此类作品的最复杂的革新,虽然的波兰舞曲保留了三部曲式的特征,但在规模上却远远超过了三部结构作品。

在调式上,肖邦将调替与调式转换的手法运用的娴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音乐主题经常以半音的形式转调,将主题加以展开与强化,这种凝练主题的写作手法独树一帜。

(三)音乐表现上内外兼具的特征

通过音乐让其本身去说话,而不要把创作者主观意象的强加给听众,这是肖邦创作的观点。与浪漫派其他作曲家比较,肖邦的钢琴音乐处于间内而外、内外并重的特征,经常被赋予恰到好处的中庸的特征。肖邦的波兰舞曲既有激情动力的外部表现特征,也有宽广如歌起伏延绵的歌唱性旋律;既有英雄性的史诗乐章也有忧郁孤独的内心独白;既有器乐性创作特征也有声乐性的旋律线条,这些综合的特征给肖邦的波兰舞曲以鲜活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在肖邦创作的众多作品中,波兰舞曲的创作是独树一帜的,肖邦笔下的波兰舞曲革命的精神和爱国的情怀,同时肖邦的其他类作品创作也是极具价值的,他的创作为浪漫音乐晚期的民族乐派开创了先河。作为十九世纪欧洲杰出的作曲家及演奏家,肖邦站在了浪漫主义钢琴创作的顶峰,成为钢琴音乐文献中熠熠发光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苏]A・索罗普蹉夫.肖邦的创作[M].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编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林洪亮.肖邦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吴丽琪.论肖邦波兰舞曲的“戏剧性”特征[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兰岚.奋起的民族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

王莹,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浅谈歌曲《梅兰芳》演唱中声腔的特点 下一篇:不朽的闵慧芬二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