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9 09:23:49

关于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

摘要: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高水产品质量水安全水平,水产品质量及安全工作必须从养殖源头抓起,实施从“池塘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监测各个涉及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要环节,对水域环境、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各个过程中的投入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管理

一、临沂市水产业取得的成就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渔业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之首,201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接近6000万吨;渔业的发展,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临沂市从“九五”至“十二五”期间,连续开展了“大面积池塘养鱼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技术试验”,以及“网箱养鱼高产技术研究”和“名优品种引进、繁育”等技术推广项目近200项,先后获得农业部、省科委和市科技部门的奖励,使得临沂市的池塘养鱼单产从1984年70多公斤上升到目前的450多公斤,多的达到1500公斤以上;2013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4.7万亩,水产品产量突破13.2万吨,增长11.7%,水产品产值13.9亿元,增长16.8%,渔业经济总产值19.1亿元,增长17.2%。渔(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7元,接近农业等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的两倍。目前,临沂市水产品市场品种繁多、货源充裕,在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渔)民收入,确保农村(渔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2001年出口欧盟冻虾仁和部分大闸蟹检出氯霉素残留,引起全世界关注,导致欧盟决定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致使中国水产品及畜、禽产品的出口贸易受到很大的损失。

2006年4月25日,美国阿拉巴马州从中国进口的叉尾t检验出氟喹诺酮,之后,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等南部四个州相继检出并全部停止销售所有从中国进口的水产品。

水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影响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和保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形势非常严峻。

三、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

1.部分地区只关注水产品销售数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完全忽视,加上放养密度不合理,不能科学养殖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水产品品质量下降。

2.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畜禽业不科学的养殖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影响水产品的卫生指标,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3.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饲料中滥添药物及激素,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止药物,导致养殖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性。

四、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1.加强机制管理。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明确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切实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2.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1)法律体系。目前,现有国家水产品安全的法律有12部,行政法规23部,国家对农业水产品质量也非常重视并提出严格要求,各地区及部门加大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进度与力度,加强水产品产、供、销全过程的监控,提高水产品质量,这对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水产标准体系。水产行业标准主要有水质标准、亲本和苗种质量标准、种质标准、养殖技术规范、饲料标准、渔药使用和病害防治标准、检测标准、无公害标准等。各地方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快制订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来共同完善水产标准体系。

(3)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大力推行GB/T19000-ISO9000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全面引进、推广和应用HACCP质量管理体系。把认证范围由以往的水产加工企业逐步向水产加工企业和水产养殖企业并举的方向发展,规范认证行为,严格控制标识管理,进行质量认定跟踪机制,确保认证体系的规范。

(4)环境监测体系。对重点渔业水域环境和产地环境开展监测,对渔业装备、队伍、和职能进行完善和深化,切实提高检测的能力、手段和水平。高度重视外来水产物种,同时,也要严密监测自然因素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情况,也要密切关注渔业自身因素可能引起的污染。

(5)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检疫体系。发展养殖必然要对渔业疾病有效控制,需尽快建立水生动物的防疫和检疫系统,同时,培育出一支具有专业化的防疫检疫队伍,运用现代防疫检疫手段,形成一定范围的防疫检疫网络,有效控制和减少疫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在这种全程质量管理监测过程中,覆盖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上下贯通。以国家级、部省级检测、科研、管理为一体,市县两级以现场检测、快速检测为主的防治与检疫体系。

上一篇:黑龙江省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下一篇:浅谈不用开刀治疗猪肚脐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