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房地产依然“支柱”

时间:2022-10-09 08:47:21

2010:房地产依然“支柱”

“支柱”向来都是房地产业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但在调整结构的大方向下,“支柱”地位能否持续值得考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在2009年间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但是,随着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中国经济是否倚重房地产业过深也成为关注焦点。那么,2010年中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将如何?是否依然是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呢?

近年来,房地产业每年为GDP贡献2个百分点左右。200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首先要明确支柱产业的标准。支柱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扩大效应等特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比其他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间段里,也有可能同时出现两三个支柱产业。在上世纪里,就有的国家或地区宣布拥有两个支柱产业。

具体从行业关联度和带动力来看,开发建设一项房地产项目,按投资额计算,有一半以上来自十几个行业提供的材料设备,因而具有很高的行业关联度。2007年房地产投资额预计接近2万亿元,就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额在1万亿元左右。如果计算间接带动,涉及的行业数量和带动额也很大。例如一家人买了新房,往往是家用电器和家具大多数要换新的,就能间接地带动家用电器业和家具业。房地产业还有一项基础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特殊的“带动作用”,就是各行业的发展,都要率先建设本行业的房地产。

由于每个行业的发展都要建设本行业的房地产,因而房地产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一般不会递减,有的阶段还会略有增加。这些年来,房地产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左右,这是其他多数行业达不到的。由于房地产属于建设范畴,还应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角度来观察。房地产的投资额,要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左右,比重很大。此外,也应从增加社会财富的角度来观察。据一些西方国家的统计,在全国拥有的社会财富中,房地产要占20%以上。

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贡献。这些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和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近十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加8~11个百分点,其中有1~2个百分点是房地产业作的贡献。

对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发展经济和城市建设、改造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些年来,在各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来自房地产业的至少要在20%以上,许多城市达到40%以上。

对提高就业率的贡献。全国房地产企业、房屋装饰装修公司、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中介机构等迅速发展,有利于大量接纳就业人员。

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和促进消费的贡献。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7.2平方米,经过这些年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到2008年末超过人均28平方米。过去实行公房低租金制度时期,居民平均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1%~3%,而今许多居民已超过20%。住房消费的显著提高,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对改变城市面貌的贡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城市新建的房地产(含住宅)总量,比此前城市原有的房地产(含住宅)总量要高出好几倍。如果你到几个十几年前去过的城市调查参观,肯定会有“不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些城市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由上可见,房地产业无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居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作用。房地产业在2010年仍将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上一篇:企业乐观 专家悲观 下一篇:波导折翼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