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麓谷 风景正好

时间:2022-10-09 08:21:47

创新麓谷 风景正好

去年,长沙高新区核心产业园麓谷成为省内首个技工贸总收入和规模工业总产值双过千亿的园区;今年1至10月,麓谷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37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5.6亿元,均增长20%以上。长沙高新区综合经济实力已位居全国高新区第16位、中部地区第2位;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长沙高新区为何能破解发展难题,保持强势增长?群众的幸福指数为何也能同步攀上高峰?近日,记者走进高新区寻访答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罗社辉一语破题:“创新是主线、是动力,通过不断创新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我们正在收获发展的喜悦,一个产业为主导、生态为特色、城市功能完备的美丽麓谷雏形已现。”

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如何帮助解决筹资难?

政府施“巧手”,四两拨千斤,通过少量风险资金引导了大批社会资本

在今年初的员工大会上,罗社辉曾提出麓谷今年的五大愿景:让创新企业在麓谷高度集聚;让创新资本在麓谷高度涌流;让创新人才在麓谷大量涌现;让创新环境在麓谷不断优化;让创新活力在麓谷持续迸发。

如今这些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今年高新区新引进企业700多家,现有企业总数近5000家,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创新企业选择麓谷,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好?罗社辉介绍,关键在于高新区通过政府的“巧手”,整合释放了市场的巨大能量,打造了适宜企业生长的软环境,解决了企业的生存发展难题。

在高新区,中小企业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它们拥有技术,成长潜力大、创业冲动强,但也存在资金缺乏、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等诸多问题。因为担心融资风险,很少有银行愿意向这些企业贷款。

面对年轻工人群体和新增的失地农民,怎样做好人本文章?

每年投入70亿用于公共配套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为失地农民增收为企业和青年工人减负

驶上快车道前进的高新区在迅速地壮大。目前,长沙高新区核心产业园麓谷科技产业新城总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近5000家,常住人口达18万。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的阵痛。

由于高新区过去定位为工业园区,城市配套建设相当滞后,商业、娱乐、文化等综合服务功能不足。随着大批企业和工厂的进驻,工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青年工人群体迅速增加。他们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加渴望在娱乐、文化、情感交流、社会尊重等精神方面获得满足。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园区征地拆迁面积的扩大,失地农民也日渐增多。这两个群体,既是园区发展的基础,也时刻关系着园区的发展和稳定。

一份份亮丽的成绩单快速交到了群众的面前:

每年投入财政资金达70亿元用于公共配套项目建设。率先在全市实施先安后拆模式,安置征地拆迁农民近万人,竣工、在建和筹建保障住房和公租房总面积达280万平方米……

曾经只有3所学校的高新区,近年来在校学生从1600余名发展到1.2万名,目前正在以一年新增一所新校、年均增加2000多名学生容量的速度在快速递增;与此同时,与明德、师大附中等名校联姻,麓谷教育品牌正稳步提升……

高新区还创新政府服务功能,把为失地农民增收、为企业和青年工人减负放在一个棋局中通盘考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让产业工人真正安居乐业,针对一些企业职工存在的租房难,“今年我们计划筹集公租房3200套,虽然我们是高价租进、低价转出,但能一举两得,既解决了部分工人的居住问题,又可盘活失地农民手中的安置房资产,为他们增加收入。”记者在长沙首个公租房小区高新区长丰小区的大门口看到,忙碌了一天的企业员工陆续回到自己的宿舍。在小区院子里,员工正在打羽毛球,文化活动室内则有员工在看电视。“这里的公租房差不多都住了人,主要是宇顺电子和的员工,两家企业的公租房在内部是隔开的,方便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宿舍管理员告诉记者,整个小区大约住了3000人。

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美丽风景在高新区无处不在。记者在高新区采访时,只见每隔三、五公里就有一座公园,小区、学校、商店星罗棋布,产业区、商住区、科教区错落有致,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

今年,麓谷园区力争实现总收入18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60亿元。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告别美丽麓谷,我们期待着你更美的风景!

《长沙晚报》

上一篇:武汉江汉区:集聚服务业 增长新引擎 下一篇:Win8重构PC游戏规则:跨平台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