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猪博弈”的激励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09 08:18:22

基于“智猪博弈”的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博弈论的经典模型“智猪博弈”的分析与改进,得出其给企业激励机制带来的启示。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lassical model "Boxed Pig Game", inspirations are drawn.

关键词: 智猪博弈;激励机制;企业

Key words: Boxed Pig Game;incentive mechanism;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135-02

0 引言

激励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机制则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构、方式和关系的总和。激励机制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企业员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培养企业所需优秀人才。现在许多优秀企业都把人才视为比物质、技术更重要的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财富[1]。“智猪博弈”是博弈论的经典模型,它对激励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智猪博弈”的激励

机制。

1 “智猪博弈”原型

“智猪博弈”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只猪,一只大猪,一只小猪。猪圈的某一边有一个踏板,每踩动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10单位的食物,但是踩动踏板将消耗相当于2单位的食物。如果小猪去踩踏板,大猪等待,则大猪能吃到9个单位的食物,而小猪只能吃到1单位的食物;如果大猪去踩踏板,小猪等待,则大猪能吃到6单位的食物,小猪能吃到4单位的食物;如果两只猪同时踩动踏板,则大、小猪分别能吃到7个单位和3个单位的食物[2]。两猪博弈模型的支付矩阵如图1所示。

下面运用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对此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对小猪而言,当大猪选择“踩踏板”时,由于4大于1,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时,由于0大于-1,小猪选择“等待”。可见“等待”是小猪的严格优势策略,无论大猪怎样选择,小猪都将选择“等待”策略。对于大猪而言,已知小猪选择等待,由于4大于0,所以大猪选择“踩踏板”。由此可见,该博弈存在唯一的Nash均衡(踩踏板,等待)。因此,最终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等待大猪去踩踏板,而大猪则为了食物奔忙于踏板和食物之间,出现了“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

2 “智猪博弈”模型的改进

从上面“智猪博弈”原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原型的游戏规则使得小猪必然选择“等待”这一严格优势策略,从而产生了“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大猪的食量大于小猪的食量;二是踏板和投食口分别位于猪圈的两头,两者存在一定的距离,不去踩踏板的那只猪反而会先吃到投食口落下的食物。

如果改变一下游戏当中的两个关键指标:每次落下的食物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猪圈里将会出现不一样的局面。

2.1 改变方案一:减少食量方案 投食量仅为原来的一半,即投食口每次落下5单位的食物,每次踩踏板仍会消耗2单位的食物。如果两只猪同时去踩踏板,则大猪会吃到4单位食物,小猪会吃到1单位食物;若大猪去踩踏板小猪等待,则小猪吃到4单位食物,大猪吃到1单位食物;若小猪踩踏板大猪等待,则大猪会吃到5单位食物,小猪吃不到食物。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

下面同样运用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对此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对小猪而言,当大猪选择“踩踏板”时,4大于-1,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时,0大于-2,小猪仍然选择等待。“等待”策略是小猪的严格最优策略。对于大猪而言,当小猪选择等待时,0大于-1,所以大猪选择“等待”。该博弈模型存在唯一的Nash均衡(等待,等待),所以该改变方案的结果是大猪小猪都没有动力去踩踏板了。

2.2 改变方案二:增加食量方案 投食量是原来的两倍分量,即投食口每次落下20单位的食物。每次踩踏板仍会消耗2单位食物。如果两只猪同时去踩踏板,则大猪会吃到14单位食物,小猪会吃到6单位食物;若大猪去踩踏板小猪等待,则小猪吃到8单位食物,大猪吃到12单位食物;若小猪踩踏板大猪等待,则大猪会吃到16单位食物,小猪吃到4单位食物。支付矩阵如图3所示。

该博弈的均衡状态分析:对小猪而言,当大猪选择“踩踏板”时,8大于4,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时,2大于0,小猪选择“踩踏板”。对于大猪而言,当小猪选择“踩踏板”时,16大于12,大猪选择等待;当小猪选择“等待”时,10大于0,大猪选择“踩踏板”。由此可见,该改进方案的博弈模型存在两个Nash均衡,即(等待,踩踏板)和(踩踏板,等待)。所以,该改进方案的结果是小猪大猪都有动力去踩踏板,因为食物量足够多,对方不会在自己吃之前把食物吃完,所以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方案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倍的食物),而且小猪大猪的竞争意识不强烈,不能达到让猪们多去踩踏板的效果。

2.3 改变方案三:减少食量且移动位置方案 投食量减少为每次只落下6单位的食物,而且将踏板移动到投食口附近。谁去踩踏板食物就会被谁吃掉,每次踩踏板仍消耗2单位食物。如果大猪小猪同时去踩踏板,则大猪小猪都会吃到3单位食物;若大猪去踩踏板,则大猪吃到6单位食物,小猪吃不到食物;若小猪踩踏板,则小猪会吃到6单位食物,大猪吃不到食物。支付矩阵如图4所示。

该改进模型的均衡状态分析:对于小猪而言,当大猪选择“踩踏板”时,1大于0,小猪选择“踩踏板”;当大猪选择“等待”时,4大于0,小猪仍选择“踩踏板”。故“踩踏板”是小猪的严格最优策略。当小猪选择“踩踏板”时,1大于0,故大猪选择“踩踏板”。由此可见,该改进方案的博弈模型存在唯一的Nash均衡(踩踏板,踩踏板)。所以,该改进方案的结果是大猪和小猪都争着去踩踏板,因为谁踩踏板谁就会得到食物,而等待者只能挨饿。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而言,此方案成本不高且效果很好。

3 “智猪博弈”对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启示

3.1 “智猪博弈” 原型对激励机制的启示 在原版的“智猪博弈”模型中,竞争中的弱者(小猪)的最优策略是“等待”,原版模型存在唯一Nash均衡(踩踏板,等待),将会出现“小猪躺着大猪跑”的局面。但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参与竞争、未做出努力,小猪的“搭便车”行为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

“智猪博弈”原型的激励机制如果被企业所采用,将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企业员工的能力有强有弱,业务能力强的相当于“智猪博弈”中的大猪;业务能力弱、竞争力弱,相当于模型中的“小猪”。如果企业采用 “智猪博弈”原型中的激励机制,其结果就是能力强的优秀员工努力工作,而能力差的员工偷懒、“搭便车”。这样必然伤害整个企业及优秀员工的利益,挫伤努力工作的优秀员工的积极性。结果可能是努力工作的优秀员工与其他员工一样偷懒或是离开公司,长此以往,企业中会出现越来越多偷懒的、竞争力弱的“小猪”,企业的竞争氛围逐渐恶化、效益逐渐下降。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3.2 “智猪博弈”改进模型对激励机制的启示 将上面的三种改进方案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不难得出企业采用不同修正方案的不同结果。

3.2.1 减少食量方案。减少食量方案的结果是大猪小猪都没有动力去踩踏板,显然企业采用此方案是不能达到激励效果的,甚至还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不能采用此改变方案。

3.2.2 增加食量方案。采用此种激励机制,激励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每年年底给所有员工统一发放一笔奖金。这样做不仅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发放几年之后员工会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在日后的工作中也不会因为这笔奖金而更加卖力地工作。企业可采取根据员工的业绩和努力程度来发放数额不等的奖金,这样,努力

工作的行为会给个人带来利益,会有效地激励员工努力

工作[3]。

3.2.3 减少食量且移动位置方案。采用此种激励机制的企业,奖金直接与员工个人的业绩挂钩。通过竞争既节约了成本,又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也有利于消除员工“偷懒”、“搭便车”现象,使员工踏实、努力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该激励机制能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

4 结论

总之,通过对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容易导致“搭便车”、偷懒等不良现象,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导致企业缺乏良性竞争环境,从而走向衰落。因此,管理者必须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完善的激励机制,并且运用好激励机制,使其真正发挥出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国铎.企业激励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3-4.

[2]魏新,龙妙君.“智猪博弈”模型对员工激励机制的启示[J]. 商业时代,2007(4):52-53.

[3]吕军伟.企业完美执行之最佳激励[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5-17.

上一篇:护理质量管理在医疗费用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网络钓鱼的攻击方式与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