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观世音菩萨”

时间:2022-10-09 07:47:49

刘文典先生是现代著名学者,曾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他为人狷狂,恃才傲物。但他的学问极其弘富,罕有匹者。他常说:“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先生是一个,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唐兰先生算半个,我算半个。”可见一斑。

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有次上课,他对学生说:要把文章做好,只需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学生莫名其妙,刘文典说:“观”,就是要多观察;“世”,是要懂世故;“音”,要讲求音韵;“菩萨”,就是要有救苦救难的好心肠。

注意“观世音菩萨”,这确实是习文者应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千金不易。写文章应当如此,其实,做人处世也同出一理,也应该注意“观世音菩萨”。

“观”,要多观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即便是极细微的事物,也有可资借鉴的地方。生活中,别人怎样说话做事,怎么做才能恰到好处,时时留心,处处洞察,日积月累下来,自然可以收获不菲。这是“多看”。

“世”,是要通世情,懂事理。不能太书呆,也不能太无赖,五分书卷气,五分市井气最好。精明练达可以立足,腹有诗书才能致远。生活处处皆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可以概括为“多想”。

“音”,是指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要善于倾听。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就是要我们多听――兼听则明,多听则智。别人说的有理,要从善如流;别人说得无理,也不要嫉恶如仇。听得多了,自然可以明辨是非,世事洞明。所以要“多听”。

“菩萨”,是说救苦救难的好心肠。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有与人为善的处世情怀。这种心肠和情怀有如大海纳百川,春雨绿江南,厚德载物,从容淡定。这可以形容为“多情”――“多情”在此自然不是指儿女之情,而是为人最本真的仁心,是饱含真挚情感的一颗心。

在这“多看”、“多想”、“多听”、“多情”中,前三条,只要稍微留心,都比较容易做到,而最后一条则任重道远。急功近利的时代,“多情”是很多人所稀缺的品质,而为人处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多情”。情者无域,相容共生。能够饱含感情,待人以诚,很多纷扰往往会迎刃而解;少点功利心,多些真感情,生活会更简单、更美好。

做人处世是一门学问,“观世音菩萨”是参透这门儿学问的不二法门,只有注意它,了解它,才能事半功倍,所以,请注意“观世音菩萨”。

刘文典先生是现代著名学者,曾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他为人狷狂,恃才傲物。但他的学问极其弘富,罕有匹者。他常说:“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先生是一个,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唐兰先生算半个,我算半个。”可见一斑。

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有次上课,他对学生说:要把文章做好,只需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可以了。学生莫名其妙,刘文典说:“观”,就是要多观察;“世”,是要懂世故;“音”,要讲求音韵;“菩萨”,就是要有救苦救难的好心肠。

注意“观世音菩萨”,这确实是习文者应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千金不易。写文章应当如此,其实,做人处世也同出一理,也应该注意“观世音菩萨”。

“观”,要多观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即便是极细微的事物,也有可资借鉴的地方。生活中,别人怎样说话做事,怎么做才能恰到好处,时时留心,处处洞察,日积月累下来,自然可以收获不菲。这是“多看”。

“世”,是要通世情,懂事理。不能太书呆,也不能太无赖,五分书卷气,五分市井气最好。精明练达可以立足,腹有诗书才能致远。生活处处皆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可以概括为“多想”。

“音”,是指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要善于倾听。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就是要我们多听――兼听则明,多听则智。别人说的有理,要从善如流;别人说得无理,也不要嫉恶如仇。听得多了,自然可以明辨是非,世事洞明。所以要“多听”。

“菩萨”,是说救苦救难的好心肠。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有与人为善的处世情怀。这种心肠和情怀有如大海纳百川,春雨绿江南,厚德载物,从容淡定。这可以形容为“多情”――“多情”在此自然不是指儿女之情,而是为人最本真的仁心,是饱含真挚情感的一颗心。

在这“多看”、“多想”、“多听”、“多情”中,前三条,只要稍微留心,都比较容易做到,而最后一条则任重道远。急功近利的时代,“多情”是很多人所稀缺的品质,而为人处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多情”。情者无域,相容共生。能够饱含感情,待人以诚,很多纷扰往往会迎刃而解;少点功利心,多些真感情,生活会更简单、更美好。

做人处世是一门学问,“观世音菩萨”是参透这门儿学问的不二法门,只有注意它,了解它,才能事半功倍,所以,请注意“观世音菩萨”。

上一篇:退后一步是向前 下一篇:随缘,是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