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9 06:08:47

对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每月一个疗程,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95-01 高血压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如果血压变异性大,脏器的损害情况就会加重,血管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以及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长效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治疗各种程度的高血压病,我科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上运用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取得显著疗效,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年龄36~70岁,患者病程5个月~11年。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用药之前对患者进行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胸片以及腹部B超检查,符合WHO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10mg/次,2次/d,早晚各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5mg/次,1次/d,每日起床后口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舒张压降至正常,下降≥10mmHg,或者下降≥20mmHg。有效:患者舒张压未降至正常,下降30mmHg。无效:未符合以上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观察组显效4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有效率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604018296.6%对照组6032161280.0%2.2 观察组头痛2例,心悸2例,面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头痛5例,心悸3例,面潮红2例,水肿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头痛心悸面潮红水肿发生率观察组60221010.0%对照组60532220.0%3 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力衰竭与周围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进行降压治疗,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小动脉过分收缩,提高了外周阻力,从而导致动脉血压过大。因此很多高血压治疗药物都需要减小血管平滑肌张力,发挥其最大作用,利用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平滑张力[2] 。

硝苯地平缓释片为第三代二氢吡啶钙拮抗剂,促进细胞内库中钙离子的释放,对心肌细胞和平滑细胞的跨膜转运产生抑制作用,不会改变血浆钙离子的浓度,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钙拮抗剂,为钙通道的阻滞剂,可以对细胞外的钙离子利用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心肌细胞产生阻滞作用。直接作用可到达血管的平滑肌,有效的扩张外周小动脉,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实现降低血压的效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具有较长的血管选择性与生物活性,对动脉痉挛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控制血压升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3]。

钙离子拮抗剂是近几十年临床常用降压药物,研究证明,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与B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利尿剂一致。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降低收缩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钙离子拮抗剂可以运用到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特别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硝苯地平可以阻滞平滑肌钙通道,导致血管扩张,激活交感神经,不利于冠心病预防。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血管平滑肌具有高度选择性,还具有较为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作用时间较长,降低血压作用的谷峰值很高,可以长久维持有效血药的浓度[4]。

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分组治疗,治疗3个月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徐伟忠,徐开联,付延导.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2011,29(01):138-139.

[2] 李文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0,33(23):24-25.

[3] 陈莺,舒文.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4(14):26-27.

[4] 应业杰.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3,01(12):194-195.

[5] 陈涛.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8(12):156-157.

[6] 薛娅莉,费利霞.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65例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0,10(12):1389-1390.

上一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面神经炎80例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卵巢原发恶性肿瘤CT检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