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江海供电局生产综合楼方案设计

时间:2022-10-09 05:47:29

江门江海供电局生产综合楼方案设计

摘要:江门江海供电局生产综合楼位于江门市东海路赵家围地段,现江门一中用地南侧。建筑形象上,力求简洁、大气,建筑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粗细有致,建筑在简约中又有变化,同时体现了建筑挺拔与庄重。

关键词:综合楼 简约稳重 绿色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历史背景

江门江海供电局负责江门市江海区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营销服务工作,供电范围(即整个江海区)107.4平方公里,直接抄表用户8.2万。设有4个部门(综合部、计划建设部、营业部、配电部),3个分部(财务分部、人事分部和物流分部)、13个生产运行及营业班组、1个外海营业所和1个礼乐营业点。现有的江门江海供电局办公面积有限,建筑老旧,已不能满足供电局现在和将来的生产办公要求,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综合办公楼。

二、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江门江海供电局生产综合楼位于江门市东海路赵家围地段,现江门一中用地南侧,属于江门市江海区行政中心地带。西临东海路,西北侧为规划路。场地为规则的方形地块,长278.0米,宽108.0米。地形平整,没有拆迁建筑,现场地势低于道路,现场标高为2.5,基地内部有三个大面积的池塘,建设场地内没有需保留的古木、古建筑。

三、建筑设计

1)本工程设计采用一栋高层形式,建筑主体平行于东海路,层数为地上12层,地下1层。 内庭绿地相对集中,具备可调节局部气候的功能,并为办公人员提供了多层次的绿地活动休闲场地。入口广场则起到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内部气候与外部气候缓冲衔接的作用。

建筑首层布置了营业厅、2层通高的入口大堂及企业展示厅等功能,二层布置物业公司、保护电力设施大队、通讯机房等,三层布置厨房及餐厅等,四至十一层为各部门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其中十二层为电化教学培训室、图书室及员工娱乐室。办公塔楼采用将交通核心放置于中间的平面布置形式,两侧为办公空间,空间可任意划分,自然采光通风良好,适用与各类办公需求,交通分区明确,使用方便。为了改变传统办公空间环境的枯燥乏味,在办公楼中屋面设置屋顶花园,供大家休息交流。本工程设计了一层地下室, 地下室设置了地下停车。

2) 立面造型:

建筑形象上,力求简洁、大气,建筑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粗细有致,建筑在简约中又有变化,同时体现了建筑挺拔与庄重。在建筑立面手法上采用了强烈虚实对比的艺术手法,大面积石材墙体与玻璃形式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建筑形象。建筑的外墙大面积采用了白色石材与节能环保材料--陶土板相搭配,给人以温馨现代而不失稳重的的感觉。

3)交通组织

西侧临东海路主入口广场成为基地机动车对外出入口、进入内庭院出入口和地下车库出入口的缓冲地带,同时设置了地面停车场,并又提供了主楼一长边的消防车登高面。地下车库出入口则设置在西侧主入口广场。在主楼一层设置了联系各层的电梯和楼梯,作为建筑的垂直交通。大楼各设一组共两部客运电梯,其中一台兼顾消防电梯,一台兼顾无障碍电梯。

4) 防火等级及安全疏散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本楼地下一层设有二部的对外疏散楼梯,一层到三层每层设有三部的对外疏散楼梯,四层到十二层每层设有两部的对外疏散楼梯。场地设有环绕建筑物内外的消防车道,登高面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的规定。

5) 无障碍、智能化等专业设计

a、本建筑在首层西、东二面设置无障碍坡道,并在建筑内设置垂直电梯,公共厕所内设置残疾人专用厕位。建筑的入口、门及各类公用设施的设施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

b、本建筑设置综合布线、闭路电视监控、公共广播等智能化系统。

6) 建筑节能

办公楼采用东西向布置,通风对流,屋面为种植花园,设太阳能热水装置。

7) 防水设计

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详见建筑设计图纸。

8)绿色设计

本建筑还将绿色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并以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为设计指导,力求达到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黄金级标准,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的绿色节能措施:

建筑采用南北向布局,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完全达到了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铂金级所要求的75%的面积自然采光及30%的开窗面积比。

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了竖向石材遮阳板,有效的阻挡了阳光的摄入,大大的节约了能源,同时将建筑的立面手法与竖向遮阳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建筑的屋面设计屋顶绿化,即有效的增加了屋顶的隔热系数,也创造了绿色生态的休息空间,为LEED绿色建筑认证提供良好条件。

建筑的屋顶设计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建筑提供了有效的再生能源,体现了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为LEED绿色建筑认证提供良好条件。

本方案还设计了雨水、中水回收利用系统,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三、场地竖向设计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300米(黄海高程系),通过台阶、车道与城市道路联通,内部环境相对于外部环境独立。办公、营业厅、地下室等主要首层入口位于东海路上。本工程建设场地周边道路南高(3.07)北低(3.05、2.48)。±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3.300米。 本工程建设场地为填方区,采用台阶式布置方式。平台中心为大型绿化庭院,平台外的南、北广场,标高皆高于相应道路,并与相应道路以0.3%缓坡连接。地表雨水采用雨水口的排放放式。

场地交通组织

基地交通:办公区主入口设置在西侧的东海路上,围绕基地主体建筑和中心绿地广场规划了一条7m宽的双车道车行道,又能满足消防车及其他应急车辆行驶的要求。营业厅为对外功能,入口设置在东海路和规划路的交叉口,方便市民办理相关业务同时避免与办公区内部人员的交叉。

1)机动车交通:

围绕主体建筑和基地中心绿地广场规划了一条7m宽的双车道车行道,又能满足消防车及其他应急车辆行驶的要求。西侧临东海路主入口广场成为基地机动车对外出入口、进入内庭院出入口和地下车库出入口的缓冲地带,同时设置了地面停车场,并又为主楼提供了一长边的消防车登高面。地下车库出入口在西侧主入口广场,服务车辆则由地下车道到达地下室的装卸货区,不影响地面景观。

2)步行交通:行人可经东海路从西边进入或从西北侧规划路进入, 在主体建筑的西侧和东侧分别设置了入口主体广场和中心绿地广场,以提供给人们更多的休闲空间。

3)坡度相连无障碍设计:

西侧东海路和西北侧规划路二面与区内道路或步行道以1%~3%坡度相连基地,且皆设有残疾人坡道,可方便进入平台内院。

4)道路功能与宽度

基地内部道路由围绕建筑主体和中心绿地的7米环形道路组成。道路平路段纵坡设计为0.5%; 道路横坡设计为2%, 广场坡度设计为≥0.3%。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危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