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华丽的法式拼盘

时间:2022-10-09 04:51:21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华丽的法式拼盘

[摘要]由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影片《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上映于2010年,是继《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之后吕克・贝松又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电影作品,再次展现了他对全新电影风格转向和创作的努力。影片以阿黛拉克服各种险阻救治妹妹阿加特为叙事主线,将各种充满奇幻色彩的视听元素与幽默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影片在带给观众独特视觉审美的同时,也不乏温情、感人的一面。本文从叙事、人物与幽默风格三方面探讨影片的艺术审美特征。

[关键词]《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叙事;人物塑造;幽默风格

由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影片《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上映于2010年,改编自法国漫画作家雅克・塔提自1976年开始连载的系列漫画。这一漫画系列作品曾经赢得了几代法国人的关注与青睐,特别是阿黛拉这一极富现代气息的、美貌、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女性形象颇受读者的喜爱与赞誉。吕克・贝松将这一漫画搬上银幕的梦想也足足等待了十几个年头才最终实现。对于没有读过这一漫画系列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也着实有着诸多的看点。从博物馆穿顶而出的翼手龙、古老而神秘的金字塔与木乃伊以及充满幻想色彩的科学奇迹,带给人以时空交错、亦真亦幻的梦境般视听享受。而这些富于“奇观”色彩的元素,又由一个叙事主线牵穿在一起,即阿黛拉屡败不馁、不顾一切地去救治妹妹的决心与努力,也使这部影片不乏温情感人的一面。本文从叙事、人物与幽默风格三方面探讨影片的艺术审美特征。

影片叙事的突出特点就是各种奇幻冒险元素的杂糅,这些元素在吕克・贝松的安排下没有相互消解,而是产生了增加故事奇幻性的向心力。首先是恐龙的引入。恐龙是现代科幻灾难片中的常客,比如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杰・拉塞尔的《尼斯湖怪之深水传说》以及克里斯・桑德斯和迪恩・德布洛斯共同执导的动画电影《驯龙高手》等。恐龙是一个老少咸宜的题材,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这种地球上早已消失的巨大物种的好奇。影片中,历史博物馆中展出的一亿三千六百多万年前的恐龙蛋竟然奇妙地孵化了,一只翼手龙破壳而出。它的孵化与博士埃斯佩朗迪相关联,是他远程唤醒了翼手龙,并尝试操控它。这条翼龙在巴黎引起了轩然大波,连总统都被惊动了。但实际上除了在皇家桥袭击一辆过路车辆,导致前警察局局长、女演员和司机死亡之外,就算把阿黛拉营救埃斯佩朗迪博士时意外死亡的那个跑龙套的也算在翼手龙身上,一共死了4个人。翼手龙并未引发灾难,而是充满奇幻和搞笑因素的合体,而它的死亡也十分荒诞,被一个三流猎人一枪给结果了。

其次,木乃伊元素的引入使这部法国拼盘影片更加色彩缤纷。这里出现的木乃伊,没有《木乃伊》三部曲中的恐怖和邪恶,而是被彻底地解构了。阿黛拉去埃及寻找拉美西斯二世的御医的木乃伊,进入墓穴与打开机关,盗墓者、财宝、木乃伊,一系列冒险元素一如其他埃及探险片的剧情,但木乃伊的设置在本片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木乃伊在被唤醒之前,不但能听到周围的人说话,还能看到周围发生的事情。而在阿黛拉家中被唤醒的木乃伊,不是她要找的医生,而是一个核物理学家!他没有引发骇人的血案,却和阿黛拉安静地喝茶,这显然是不按常理出牌。而在卢浮宫里拉美西斯二世及其手下众多木乃伊,也是一派和谐的氛围。法老王不仅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严,甚至还多了几分诙谐。他不仅令手下的御医将阿黛拉的妹妹救活,还带领一众木乃伊走出了卢浮宫,准备步行回埃及。片中的木乃伊完全没有带给人恐怖的气氛,传说中的法老王的诅咒也没有出现,完全是对木乃伊的后现代解构。

最后,片中还出现了魔法元素,这进一步增添了影片的奇幻色彩。埃斯佩朗迪博士唤醒翼手龙,并将其从蛋中孵化出来,使用的就是一种魔法。在施法时,博士坐着的椅子会飘浮在空中,而他招来的施法用的物品同样也会脱离重力束缚,在空中旋转。博士唤醒木乃伊的过程与此类似,他的这种魔法可以认为是一种复活术,用来召唤亡者的灵魂。第一个被唤醒的核物理学家木乃伊,也会使用魔法,不过他的魔法不是把人唤醒,而是将人击昏。在卢浮宫的大铁门处,他的手指在空中轻轻一划,铁锁就滑落了。在卢浮宫内大画廊的尽头,推着轮椅的阿黛拉碰到了几个提灯巡逻的警察,物理学家木乃伊同样手指一挥,这个人就瞬间倒地。而法老王的御医对阿黛拉的妹妹阿加特施法术的过程,同样十分魔幻。阿加特身体平直地飘在空中,缓缓地落在石床上,御医将用法老王的内脏配置的仙丹捏一点在手上,涂抹在她的伤口上,一小股蓝光从她的额头上升起,法老王亲吻后,她奇迹般地苏醒了。这些魔法,仿佛让我见证了另一部《哈利・波特》,而且趣味性十足。

《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中,女主人公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阿黛拉生活的20世纪初,法国女性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各种女性主义运动组织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1]但整个社会仍强调男性优势地位前提下的女性权益的增长。纵然在阿黛拉生活的年代里,大部分女性都是柔弱的莞丝花,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一代女英雄。[2]阿黛拉身着具有浓郁法国古典气息的精致长裙与花样繁杂的格式礼帽,给人以高贵、典雅和端庄之感。但其性格气质却与外表大相径庭。影片中,女主人公的性情与言行举止对于其所处的时代来说体现出鲜明而巨大的落差。她勇敢、率真、充满智慧,具有浓郁的现代女性气息,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现代女性。

一方面,影片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展现出女主人公这一精神气质。阿黛拉为了治好妹妹阿加特的病只身来到埃及。她凭着学识和智慧找到了打开木乃伊墓穴的机关。其间,阿黛拉又与一群凶狠残暴的盗墓贼展开了机智和勇敢的周旋,几经险阻终于全身而退,并成功地将木乃伊运回家中。为了能拯救被判处死刑的埃斯佩朗迪博士,她求见总统请求赦免令,勇敢地以自己的身体保护总统免受翼手龙的袭击。为了帮助博士“越狱”,又三番五次乔装改扮成各种身份潜入监狱,屡次失败后连博士都疲惫地说“能晚点再来吗”,但阿黛拉却仍不放弃。阿黛拉俯冲刑场,在关键时刻从断头台上救走了博士的场面,令人想起许多英雄救美的童话故事。但这里的英雄却是一位女子,的确令人大跌眼镜。事实上,对于这类冒险题材,且以女性为核心形象的电影作品着实并不多见。这是影片人物吸引观众的重要魅力因素之一。

其次,影片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进一步烘托阿黛拉张扬的个性与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影片中,各种各样的男性成为舞台的配角和参照物,使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和饱满。这些男性包括了不同阶层、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各色人等。盗墓者、小职员、科学家以及总统等。在影片中,阿黛拉的勇敢机智与盗墓者的怯懦愚蠢形成鲜明的对照。当他们看到机关已经打开,便用枪威胁阿黛拉离开,但在意识到进入墓穴的危险后,又转而请求其加入。在进入墓穴后,盗墓者贪婪地扑向遍地的财宝,却愚蠢地丧了命。阿黛拉面对财宝却不为所动,一心去寻找可以救治妹妹的木乃伊。影片中,科学家和总统也都成了阿黛拉保护与救助的对象。此外,对阿黛拉爱慕有加的小职员佐伯拉夫斯基在她面前也是一副紧张无措、胆小如鼠的模样。在阿黛拉冒着危险去“讨好”翼手龙时,他没有像许多影片中的男性那样无畏地去保护自己的心上人,反而是害怕地不断向后退缩,随时准备逃跑的狼狈相。

影片最后,导演让阿黛拉登上了泰坦尼克号,这既增添了影片的幽默成分,也暗示着属于阿黛拉的全新冒险旅程的开启,令观众充满期待。

影片作为一部商业娱乐片,当然也少不了幽默。虽然电影并不完全忠于漫画原著,但吕克・贝松把法国人的幽默展露无遗。[3]影片的幽默元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幽默的人物形象,另一个就是搞笑的情节。幽默元素的运用,使影片更适合青少年观看,在观影时,影院中时不时就会听见儿童的笑声,可见影片中幽默元素正对他们的口味。

首先,影片在人物形象设置上注重其幽默性,集中表现在探长和猎人身上。探长第一次亮相就是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肥胖的圆脸、双下颌、弯弯的山羊胡增加了脸部线条的变化性。被电话铃惊醒的他,拿起皮鞋当成电话接。在此之后,几乎是探长出现在哪里,笑料就出现在哪里。打瞌睡和吃东西这两样,他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在埃菲尔铁塔上,他拿起三明治刚要吃,结果翼手龙在天上丢下粪便,不偏不倚地砸在他的头上。而在与猎人一起披着羊皮时,他也是只知道打瞌睡,对于狩猎完全不在状态。而他说话时嘟起的嘴巴和额头上总是散乱的头发,也是惹人发笑的地方。再来看猎人,在被一片记者围堵的车辆上下来了一个头戴白色帽子、有着浓重的黑眼圈、梳着狗油胡子的男人,嘈杂的现场背景是1878年博览会期间建造的特罗卡德罗宫。这个男子看起来弱不禁风,浓重的黑眼圈仿佛在暗示他是个瘾君子。在调查翼手龙所在地的过程中,探长和猎人所到之处没有发现翼手龙的踪迹。猎人在农场上拿着枪一会儿瞄准这儿,一会儿又对向那儿,结果枪走火把羊打伤了。翼手龙没带来什么损失,这个愚蠢的猎人却害人不浅。

其次,影片搞笑的情节让观众观影的氛围十分轻松。如探长在埃斯佩朗迪博士家吃蛋的那一幕,探长与翼手龙结下了深仇大恨。顾不上吃饭的探长十分饥饿,于是在向博士问话的同时剥着一枚煮蛋的壳,就在这时人们听到了怪异的声音,而博士坚称这是笼子里的大嘴鸟发出的。在探长继续剥蛋壳时,不时听到那怪异叫声。而探长的手下紧盯着鸟嘴,发现它一下也没动过,甚至他弹了一下鸟笼,这鸟也没有张嘴。在探长把剥好的蛋放进嘴里咬下一半时,翼手龙从红色的帷幕后跳了出来,顿时室内一片狼藉。另一个就是贯穿全片的那个小人物,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一开始他从协和广场走到金字塔广场,然后在圣女贞德的镀金塑像下撒尿,以为自己看到了圣光,实际上是博士做实验的结果。然后是他目睹了翼手龙在皇家桥上伤人的事故,将自己牵连进案中。他再一次出现时,是木乃伊科学家问路,他咕哝着就昏倒了。当他醒来时,木乃伊科学家领着法老王等一队木乃伊,还是向他问路,他只能又昏倒过去。这使影片人物极具卡通化与简单化,带给人以浓郁的诙谐感与轻松感。

综上,《阿黛拉的非凡冒险》是继《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之后吕克・贝松又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电影作品,再次展现了他对全新电影风格转向和创作的努力。影片融合了各种奇幻元素,加之鲜明的人物性格与法式的幽默片段,使观众获得了愉快而又不乏新意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周以光.“女权主义”含义在法国的变化和发展[J].世界历史,1992(01).

[2] 林檎.《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大师的法式火锅[J].中国信用卡,2010(90).

[3] 佟立军.法国式幽默文化与女性形象的再现[J].电影文学,2011(09).

[作者简介] 尹晓棠(1982―),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法国语言文学及法国社会与文化研究。马兰(1984―),女,河北秦皇岛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意大利语言文学及意大利社会与文化研究。

上一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 下一篇:从《庭院中的女人》看赛珍珠的中西方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