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矿区综合规划评审会召开

时间:2022-10-09 04:26:50

黄陵矿区综合规划评审会召开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区低碳生态环保矿区建设综合规划专家评审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煤炭开发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黄陵矿区低碳生态环保矿区建设综合规划》经过分析、论证,最终形成决议,认为该规划基本符合黄陵矿区基本情况,为下阶段进行详细规划指出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陕煤化集团总经理杨照乾,集团董事、陕西煤业股份公司总经理宋老虎,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李向东,黄陵矿业公司总经理范京道及日本煤炭能源中心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还特邀国家能源局煤炭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领导,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相关专家出席。

2010年10月24日,在东京第五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期间,陕煤化集团就推进低碳生态环保矿区建设与日本煤炭能源中心达成合作共识。之后,日本煤炭能源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多次来华与陕煤化集团及下属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双方课题组成员针对在建的黄陵矿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低碳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为最佳目标,借鉴日本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围绕各产业链间能量和物质流的最佳匹配和各产业工艺技术设备的优化选择,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和策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黄陵矿区低碳生态环保矿区建设综合规划》现已经编制完成。双方希望通过合作,利用日本的洁净煤技术,促进瓦斯、煤矸石、井下水、火电厂灰渣及气化、焦化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副产品的有效利用,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矿区。

日方代表在会上就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各与会专家组成员经过讨论、分析以及对相关技术细节的质询,最终形成决议,认为陕煤化集团提出的黄陵低碳生态环保矿区、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促进矿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构想,对指导黄陵矿区健康发展,进而对我国西部煤炭矿区开发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规划报告》提出的发展黄陵矿区相关多元产业,延伸煤基产业链,加快构建以煤炭、焦炭、煤化工、电力、建材、水处理等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符合黄陵矿区基本情况。提出的思路和可供选择的技术路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为下阶段进行详细规划指出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陕煤化集团是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近年来,集团始终坚持“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发展”的既定战略,着力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2011年,陕煤化集团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02亿吨,连续两年跨入亿吨级煤炭企业行列;实现销售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37.4%;持续保持了“十一五”期间“每两年翻一番”的跨越式增长速度。

据陕煤化集团总经理杨照乾介绍:在企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尤其在煤炭开采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多名院士专家积极合作,共同开展了保水采煤、井下充填式开采、环境友好型煤炭开采技术研究、彬长矿区的瓦斯综合利用及“零”排放示范,陕北矿区的绿色矿山建设,以及此次评审的黄陵矿区低碳生态环保建设等,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资源再利用水平。

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陕煤化集团形成了“绿色、安全、高效”的独具陕煤化特色的煤炭开采理念。以环境友好型煤炭开采、瓦斯综合利用、以及煤矸石发电等技术,增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水平,做到了资源“绿色开采”;以一批水、火、瓦斯、顶板治理等灾害防治技术为重点,提高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水平,做到资源“安全开采”;在煤炭地质赋存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建设及装备等技术的突破,不断提升煤炭生产效率,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开采”。

杨照乾说,陕煤化集团实现煤炭开采理念的主要做法,就是通过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支撑和引领煤炭主业的发展。基于此,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计划5年完成120亿元科技资金投入,用于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将重点针对大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的煤炭赋存特点,在黄陵低碳生态环保矿区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绿色、安全、高效开采课题研究,在该领域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以此进一步聚合国内外科技资源,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通过协同创新,提升煤炭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改善大鄂尔多斯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全面推动陕煤化集团绿色健康发展。

上一篇:黄陵矿业:打造全国一流绿色环保企业 下一篇:梨花深处飘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