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9 02:32:47

追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 所谓“扎实有效的”就是扎扎实实的、效果比较好的。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扎实有效的。有效的语文课堂,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扎实有效

最近几年,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大力倡导并打造高效的课堂,经常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扎实、有效。这一问题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热点,更是很多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效进行词语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而在语言积累中,词语积累应该是积累之首,担负着最根本的夯基责任。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词语的主阵地,只有在课堂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词语。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插图,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插图,再说一说雨滴的样子。学生们看了插图,小手纷纷举起,有的说:“雨滴是透明的。”有的说:“雨滴是晶莹透亮的。”有的说:“雨滴像玻璃球一样。”有的说:“雨滴像珍珠一样,是圆润的。”……这时,我再问:“那诗人是怎样描写雨滴的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透明的雨滴睡在荷叶上。”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体会一下雨滴睡在绿叶上的感觉——快乐、舒服,进而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生动。这样扎实有效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用好课后习题,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现用教材都是经过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仔细斟酌、精心挑选出来的,课后的习题当然也是专家们从众多的习题中筛选出来的,训练的目的明确,针对性也比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课后习题,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苏教版三年级的第五册课文《第八次》的课后习题是“请你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叙述展开想象,布鲁斯会怎样去动员士兵——也许他会用亲眼所见的蜘蛛结网第八次才成功的事实去激励士兵,也许他会……想象要丰富、合理。先自己思考,说一说,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这道题的训练目的就是让学生深化对“第八次”的认识,认识布鲁斯成功的原因是其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三、抓住契机,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确,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更加扎实有效。

读写结合训练在小学低年段主要是课中进行说话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的结尾是:“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这里的省略号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这里适时地进行了说话练习:“模仿书上的句式说一说:——来了,在荷叶上(下、旁)——。”这样的拓展训练,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训练他们的思维,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诗歌的创作兴趣。因为前面有了句式做模仿,孩子们无论是说还是写都会非常容易做到。他们会觉得:原来写诗并不是什么难事,我也能做到。这样,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就会增强。有了自信心还愁语文学不好吗?

读写结合训练在小学中高年段主要是进行写的训练。

苏教版三年级第六册课文《石榴》是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个自然段主要写:(石榴的形状、颜色)。先写:(石榴的形状),后写:(石榴的颜色、味道)。”这样写好吗,好在哪里?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以及写作手法的运用。然后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题目是《我最爱吃的水果》。这一作业的训练,是本课作业训练的重点、难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那就是让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及写作手法顺利地迁移到课外,真正做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做到扎实有效,那么语文课堂将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乐园。

上一篇:有效教学还得多管齐下 下一篇:关注口语交际的课内外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