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会再次来袭么?

时间:2022-10-09 02:22:47

我的一个朋友,本来只养了一只狗,后来他又养了一只猫。

猫刚来的时候,两只小动物之间的气氛是很紧张的,它们总是相互试探着对方到底会做什么。终于有一天它们之间爆发了一次冲突。

大狗把鼻子放到离猫很近的地方去闻,小猫狠狠地给那个大个子的鼻子上来了一爪子。在以后的相处时间里,朋友本来很担心大狗会去报复,但是这种冲突再没发生过,两个家伙都适当保持着和对方的安全距离,日子过得还是蛮和谐的。

互相没有恶意的利益群体间,其实是存在一种自发的相处智慧的,他们相处时也会呈现出类似于朋友的猫和狗后来的状态,最开始的小冲突不过是由于彼此的好奇。

我感觉新一届金融当局和中国银行业之间的关系也类似于此。

在2013年6月,由于所谓的“钱荒”导致市场波动和短期利率大幅上涨,更大的原因是金融当局对自己管理范围和程度的一种“好奇”的试探。

“钱荒”这种事情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金融当局还是银行们,都会尽力避免发生。

虽然这样,它们终归是两个利益群体。由于银行对6月的“钱荒”记忆还是挺深刻的,所以当它们面对一些问题时会出现类似于“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它说明了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时候,维持合作也很困难—的情况。也就是说银行会过分关注金融当局的短期货币的操作行为,如果市场流动性稍微出现吃紧,各个银行就开始加紧回笼资金,谁都不想再做一个流动性管理出问题的出头鸟,特别是在18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点附 近。

银行的这种集体紧张情绪,造成了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波动幅度比较大。

在10月下旬,由于央行停止了几次逆回购,没有向银行间市场注入资金,就造成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利率达到4.45%,周拆借利息达到5.3%。即使是央行在10月29日重新开始逆回购,这种上涨趋势也没能停止。

这对现在的通货膨胀率来说实在是有点高,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今年夏天的那次钱荒,当时SHIBOR隔夜利率曾经达到25%。

不过幸运的是,银行家们的市场情绪并不能决定这个市场的全部,现在中国还处于一个“有得是钱”的阶段,它们大可不必那么担心。

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外汇的流入:由于美联储对退出QE(量化宽松政策)的时间一再拖后,而且中国经济复苏的形势明显,资金对中国市场风险偏好加强,有不少国外资金因此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9月外汇占款增加1264亿人民币,其总额已经超过27万亿人民币。这种趋势在今后的几个月内还将会持续。

这个问题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能看出来。在今年10月以前人民币兑美元一直保持在6.12元附近,进入10月人民币兑美元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上升,基本在6.09到6.10元之间振荡。

美国QE退出的延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调整货币宽松程度以更多的时间,总体上来说不是坏事,但是,大量不确定性很高的外资进入也带来一定风险,这种风险算是QE延期的副作用吧。

另外一部分钱来自年底效应。按照惯例,每年年底是企业的缴税高峰,这些钱要经过财政部后再进入银行体系,这个过程大概在11月就会完成。这些巨额资金对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有足够的稀释作用,相信在11月底,再次高企的SHIBOR短期利率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有投资者希望像今年夏天一样,通过投机短期利率获得不错的收益,我看最好还是放弃吧。如果为了这种投机放大自己的投资杠杆那将是很危险的 事。

上一篇:iPhone 5s为什么是5c销量的两倍? 下一篇:改造海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