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生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9 02:15:33

优质水稻生产栽培技术

摘要:优质稻米由于营养价值高,粗纤维含量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被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文章介绍了优质稻米生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优质水稻;品种选择;管理;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02-1

1 绿色食品稻米、有机食品稻米和无公害稻米有何异同

1.1 认证对象不同

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是以稻米产品为认证对象,属于质量证明商标,而有机食品稻米的认证对象是土地和生产者,更强调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产品可追踪性检查。

1.2 质量安全指标要求不同

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产品执行标准不同,在产品质量要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限定指标绿色食品稻米严于无公害稻米。无公害稻米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低毒农药多次使用,但绿色A级稻米只能用一次,有机稻米则不能用。国际上有机食品稻米一般不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测。

1.3 商标性质和标志不同

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的标志是产品质量证明商标,有机食品稻米是生产过程证明商标。分别使用无公害稻米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

1.4 质量安全水平不同

无公害稻米等同于国家标准安全食品,绿色食品稻米的标志等同于发达国家普通安全标准食品,有机食品稻米等同于生产国或销售国安全标准食品。

1.5 认证方法不同

无公害食品大米和绿色食品稻米依据标准,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查检测并重,注重产品质量。有机食品大米实行检查员制度,国外通常只进行生产过程检查,国内一般以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

1.6 运作方式不同

无公害食品大米——政府运作,公益性认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由政府统一。绿色食品大米——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质量认证与商标转样相结合。有机食品大米——社会化的经营性认证行为,因地制宜、市场运作。

1.7 环境质量要求不同

对产地环境的空气质量要求、灌溉水质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监测指标和允许限量不同。对产地环境质量要求有机食品稻米严于绿色食品稻米,绿色食品稻米严于无公害食品稻米。

2 选择好品种

生产优质水稻的前提是正确选择优质稻品种,即综合考虑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和优质四条原则。选择外观品质、碾米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都符合优质米标准,以及产量高、抗性强的品种。要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品种。这类品种稳定性好。因此,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 品种的生育期必须适宜

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对稻米品质有重要影响,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下降。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积温和气候变化规律,使灌浆结实期处于最佳环境条件下。如果选择的品种在高温下成熟,会使垩白米增加。在不能及时收获的情况下便会产生更多的裂纹米。如果选择的生育期过长,不能保证安全成熟,会使整精米率和食味下降。北方粳稻生育期短,低温冷害发生比较频繁,尤其要选择确保安全成熟的优质品种。

2.2 生产不同的优质米应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

生产一般优质米时,除考虑品种的米质外,还要兼顾品种的产量性状,选择产量潜力高的品种。如果生产绿色食品大米,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因此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果生产有机食品大米,就要选择高光效、分蘖力强和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

2.3 同时要考虑稻米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由于地域饮食习惯不同对稻米的要求也不同,如我国北方和日本市场喜欢口感偏软短粒米品种,南方市场偏爱中粒或长粒的粳稻品种,东南亚国家则要求米的胀性好。而且,市场对稻米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3 稀播种培育壮秧

适时早播早插。健壮的水稻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稻谷,所谓“秧好半年稻”,育秧是关键。只有培育出壮苗,才能培育出健壮的群体。同时,适时早播早插,使水稻在适宜的温光条件下灌浆充实,也有利于优质米的形成。

4 平衡施肥

施肥种类、施肥时期和施肥数量均对稻米品质有很大影响,优质稻生产要求多施农肥,以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施用磷肥、增施钾肥、补充硅肥、必保镁肥为原则,平衡施肥。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期,一定要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施氮总量越大,后期施氮比率越高,稻米的食味品质越差。

5 科学管水

水质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稻生产严格禁止用污水灌溉。应选择井水或无污染的库、河水为灌溉源,按照水稻生长发育需要,科学合理地灌溉,一般应采用浅、湿、干相结合的灌水方式,注意后期水分管理,不易断水过早。

6 以农业、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在选用抗病、抗虫品种的基础上,加强对病虫草害的农艺措施的防治。如结合整地泡田打捞纹枯病菌核,减少病原菌数量,合理控制群体大小,减少中后期施肥量以控制稻瘟病;利用黑光灯诱杀稻水象甲等。在化控方面,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注意施药时期和施药量,尽量避免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

7 适时收获

防止暴晒也是优质水稻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一般情况下,水稻齐穗后40天左右收获,稻米的食味最佳。当然,有些灌浆速度慢、灌浆期长的品种,过早收获会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适当延晚收获,但生产优质水稻应尽可能适期收获。过期不收常常会导致裂纹米和断米率增加,整精米率下降,食味向差的方向转化。

上一篇:新形势下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的原因及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