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优而导 有效推进 生动发展

时间:2022-10-09 02:12:50

择优而导 有效推进 生动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民谣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易于上口,悦耳响亮,好念好记,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具有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的特点。如何让生活在多元文化冲突中的现代幼儿喜爱民谣,如何让幼儿在民谣学习中获得发展,我们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大家分享。

一、精选民谣,择优而导

由于地理、习俗、语言等自然条件的诸多影响,民谣形式多样,蕴含丰富,反映生活面广,但其中不少内容并不适合幼儿学习,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优秀的作品作为园本课程,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健康性原则

民谣在文化积淀过程中虽然保留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也有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因素。有些民谣虽然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但语言粗俗,有可能对幼儿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有些民谣存在一定的迷信色彩,因此教师在选择时要注意甄别,有意识地选择有益幼儿健康成长的童谣,以避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农村有些家长为了打趣逗玩,会向幼儿灌输一些不健康的民谣,教师要加以引导。

(二)形象性原则

选择语言生动、形象感强的作品。例如《催眠歌》:大麦杆,小麦杆,我要宝宝睡得安,大麦尖,小麦尖,我摇宝宝睡得甜,大麦黄,小麦黄,爸爸妈妈栽秧忙。又如《天上星、地下钉》:天上星、地下钉,挂油瓶,油瓶滑,挂宝塔,宝塔高,挂镰刀,镰刀快,割韭菜,韭菜长,割两行,韭菜短,割两碗,爷一碗,娘一碗,小丫头打了一个兰花碗。这些作品语句工整,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民谣中的大麦、小麦、油瓶、镰刀、韭菜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的事物,幼儿学习时感到亲切、自然。

(三)适应性原则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在选择民谣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例如,小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接近生活的、语言生动、便于游戏的短小民谣,如《炒豆子》《拉大锯》等,幼儿边说民谣边游戏,兴趣盎然,百玩不厌。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内容较为丰富的民谣,如节选的《地头盘歌》、《家乡的土特产》《风筝歌》等,以更好地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大班幼儿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我们可以选择较长篇幅的民谣、练说绕口令、颠倒歌、仿编民谣等,如《天上星 地上钉》《真稀奇》等。

二、兴趣入手,有效推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民谣的兴趣,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积极有效地推进民谣活动的开展:

(一)说中有玩 , 游戏激趣。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学习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谣的兴趣。如:民谣《小朋友 手拉手》: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二只小耗子呀,跑到粮仓里呀,吃呀,吃呀。三只小花猫呀,去抓小耗子呀,追呀,追呀。四只小花狗呀,去找小花猫呀,玩呀,玩呀。五只小山羊呀,爬到山坡上呀,爬呀,爬呀。六只小鸭子呀,跳到水里面呀,游呀,游呀。七只小黄鹂呀,站在树枝上呀,唱呀,唱呀。八只小孔雀呀,穿上花衣裳呀,美呀,美呀。九只小白兔呀,竖起长耳朵呀,蹦呀,蹦呀。十个小朋友呀,一起手拉手呀,笑呀,乐呀。活动中,首先教师播放玩民谣录像,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幼儿分别戴上蜜蜂、老鼠、猫等的头饰,,边玩边学会念民谣。然后,角色交换,游戏重复。在“玩”这首民谣的时候,小动物的角色以及各个角色的人数均可变换,可根据实际人数变换民谣内容。由于说中带玩,玩中有变,幼儿百玩不厌。还有一些用于民间游戏的民谣,她不便于表演,但因为这些民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往往被幼儿喜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跳皮筋等,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如《马兰花开》、《拍手谣》等都是幼儿乐说、乐玩的优秀民谣。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能引起幼儿的情感体验,帮助幼儿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

1.观察生活,展现情境

民谣的内容好多来自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参观能有效帮助幼儿学习民谣。例如:在学习《如今我们叶家庄》这首民谣时,我们带领幼儿参观家乡的果园、鱼塘、养鸡场、民居,幼儿异常兴奋,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民谣的内容:如今那个叶家庄,漂漂亮亮真像样,绿树成荫果飘香,鱼虾满塘粮满仓,坐汽车呀住楼房,家家户户喜洋洋。又如带幼儿参观过花园以后,幼儿很快学会说民谣《蜜蜂、花儿歌》:栀子花,靠墙载,墙缝里钻出个蜜蜂来,蜜蜂见雨洞里钻,花儿见风把头埋。这样用生活向孩子们展现情境,既让孩子学习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幼儿感受生活美、自然美。

2.展示图画,创设情境

民谣里用语言描述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幼儿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由于有的民谣里描述的事物时间、空间的跨度较大,不可能同时进行实物观察,我们就提供大量的图片供幼儿仔细观察,如:在《家乡美》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以下图片:家乡一年四季的鲜花,刚出土的庄稼、生长中的庄稼、成熟的庄稼、家乡的土特产等,观察之后,幼儿兴奋地、自豪地学会了《数花歌》、系列《地头盘歌》、《家乡的土特产》等民谣。

3.教学手段现代化,再现情境

在民谣活动中,我园还十分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颇受幼儿喜爱。例如:民谣《蚂蚁搬虫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时,出现在屏幕上的一群笨拙、可爱的小蚂蚁,牢牢吸引了小朋友的眼球,大家手舞足蹈地跟着动画学说民谣“小蚂蚁,搬虫虫,一个搬,搬不动,两个搬,掀条缝,三个搬,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大家一起搬进洞。”在欣赏的过程中也就学会了儿歌。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下一篇: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