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关注点

时间:2022-10-09 02:08:22

探析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关注点

[摘 要]社会的发展,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教育得不到发展,其振兴与富强便无从谈起。而幼儿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幼儿教育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个基本思想是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把幼儿放在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进行研究。在这个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研究课题中,不但要注重实践性的探索,还应该关注众多学者和实践家总结和提炼出的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从而为我们的实践探索奠定一定的理性基础。

[关键词]幼儿 社会性教育 关注点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24-01

1 理念中的更新点

受到博尔诺夫有关“人天生是一种文化生物”观点的触动,并通过研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我们认识到,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极其重要,其任务不仅是帮助幼儿生来既得的社会属性的自然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适应周围环境,使其成为一个真正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从而实现对新社会的创造;在文化发展理论中,维果茨基认为个性社会起源一是在社会交往中产生,一是在社会关系中内化。诸多学者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都让我们确信:幼儿社会性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幼儿社会化过程的积极引导和干预,帮助幼儿适应外部环境的针对性教育;而这种引导和干预,更多地应该在学校内进行,为此,我们又非常祟尚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社会性教育的主导视野应该是社会大教育、终身教育的综合视野,因此,幼儿社会性教育应该关注的是人的终身发展,应该考虑的是教育的连续性,以及教育的相关性、统一性和整体性。为此,当我们面对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相关挑战时,必须倡导超越社会和个体的人本主义幼儿教育理念,把我们对幼儿教育的思想理念同时展和人类未来对幼儿教育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不仅要为儿童全面素质的养成,提供一个基本的保护性、支持性的环境;而且必须针对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根据幼儿教育的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适时的、必要的、科学的社会性教育。

2 规划中的思考点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理想和目标,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研究中不断得到启发,以更新的理念引导我们对研究的方式和实践的途径进行思考和规划。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一些系统的实践,其成果的获得都得力于实践规划中思考点的把握,无论是美国社会科学课程中对课程环节和要素的思考研究,也无论是蒙台核利在其研究中以规划一种“多层次”、“全方位”、“重个性”、“重和谐”和“重实践”的幼儿教育法,以保证幼儿的全员发展为思考研究的重点,还是哈里斯在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研究规划以同伴关系为思考点,都让我们体会到,作为一项实践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对实践的思考,进行系统的规划。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将人的社会化视作从一个“意识我”实现“社会我”的过程.是以人的社会人格养成为核心内容的。为此,我们应该立足于人本主义的立场,以幼儿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研究幼儿社会性教育课程为重点,实践以活动教学为依托,架构一种主体发展论和社会建构论的幼儿教育范式,赋予幼儿教育以超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走向人生启蒙和预备教育的终身教育的境界,为幼儿教育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切实提高其社会化程度和水平,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3 教学中的观察点

幼儿社会性教育,是以体现具体社会生活内容,以社会性实践为主的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应大量渗透社会性方面的内容,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素质的养成,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教育一直是以教学为主要依托的,教学目的便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教学目标是否最后达成,离不开在教学中科学地设立相关的观察点。

我们受到美国社会科学课程中以学习社会学科的内容和过程为目标的启示,也受到蒙台梭利教学法中对教学班级形式的启发,在分析和研究自身的实践经验之后,我们认为:在幼儿社会性品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动态观察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相关的一些内涵要索,诸如幼儿交往能力,因为幼儿一切社会化进程的展开都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诸如幼儿的爱心,因为一切美好的品质都是以爱心为基础而生长的;又如幼儿的协调能力,因为群体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和其他生活的主要方式;再如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未来社会和生活归根结底是幼儿自己创造的,等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关注幼儿的这些社会化过程中品质的发展,我们相信,随着幼儿的群体意识与社会性素质的逐渐提高,以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为轴心的幼儿教育,最终将与整个国民素质教育实现吻合。

4 工作中的结合点

21世纪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指向,就是促进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与群体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从而实现其个性发展与社会性素质的养成。通过幼儿社会性教育,对幼儿社会化过程与社会性活动给予关注,对促使幼儿先天素质和个性性格获得社会性发展给予强调,是我国幼教改革的一个全新视野。

在关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品质的发展中,我们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理论有关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理论的相关观点的启示,比如社会交往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社会关系内化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途径等;我们还通过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实践,以包括幼儿的家庭生活、杜区生活、幼儿园生活乃至“数字生活”在内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框架,为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搭设基础平台。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实践,我们认为,无论幼儿的社会品质所呈现和应发展的趋势如何,都与教师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引导作用关系密切。于是,我们应该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幼儿社会化过程紧密结合,并根据角色游戏、社会实践、模拟社会及混赫活动等在促进幼儿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内化过程中所持有的作用,对教师展开必要的培训,使幼儿发展与教师发展同时成为幼儿社会性教育中的主要工作。

5 运作中的操作点

幼儿社会性教育,与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及幼儿社会性素质的养成与提高,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与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与办学方向也高度相关。幼儿社会性教育作为推行幼儿素质教育的主要抓手与重要突破口,不仅具有改革幼儿因课程的一般意义,更有着实现幼儿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与促进助教整体改革的意义。改革,必定要有可供实践的操作点。

6 评估中的落脚点

幼儿社会性教育概念的合理性、现实性的证明足必要的。要确立它在幼儿教育以及在人们关于教育的思想和价值选择中的牢固地位,位其具有生活实践的基础,必须经得起社会、历史和教育现实的评估。我们的课程力求不断跟踪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切合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最新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因此而具有了动态变化的发展性。但作为一种序列课程,必定有其相对稳定的要素可供我们进行研究和评价。评估课程,自然离不开对其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形式的科学审视,这样,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便成为我们评估的落脚点,其中的关键则在于课程的目标。而所有这些落脚点,又植根于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评价中。

综上所述,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从单纯重视知识、智力的发展转变为重视包括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等在内的全面发展。如何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这是我国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邢靖枫.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论文,2011.10.1.

[2] 刘兵,张凤艳.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优势探讨 人教网2006-07-19.

上一篇:我国铝厂机械设备现状探讨 下一篇:浅谈咬合桩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