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22-10-09 01:30:15

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化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特征。在全球化影响下,民族文化应如何实现有效传播?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全球化,以及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进而探讨了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

1什么是全球化

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指的就是“某地发生的变化会受到其他地方发生变化的影响,或反过来讲,某地发生的变化对其他地方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此种影响将全球各地区有效的联系起来,并在全球范畴下不断加强互相间的影响”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化得以迅速发展,逐渐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全球化是一个多元化的理论,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全球化。当前,国际上对于全球化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全球化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与进步,使人们能够分享全球化下的发展成果;与之相反,有些人的观点则是,全球化会给某些落后国家与地区带来文化上的灭绝。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探讨各民族文化的传播,我们要追寻的最终目标是:既能充分发扬全球化的共享优势,又不会失掉各自民族文化的唯一性。

2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

当前,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化,或者说是美国化。比如,麦当劳等洋快餐在美国就是一类垃圾食品,但在我国却大受欢迎,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群体。对麦当劳等的喜爱,实际上类似于符号消费,已成为部分人士个体身份的象征。此外,好莱坞电影在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留学热及不断热炒的洋节热等都是西方文化向国内蔓延的表现。当然,我们欢迎文化上的交流,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给西方传递了哪些文化。事实上,西方对我国还有许多误解,许多人眼中的中国仍是贫穷落后的代表,国人仍然愚昧迷茫,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一直存在。2008年奥运圣火的传递遭到干扰,国外某些媒体对的歪曲报道都是证明。这一方面是与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特性有关,但在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文化传播的不公平、不对称。国内当下所遭遇的西方文化侵袭,在发展中国家极有代表性。实际上,某些发达国家的文化境遇也并非都是那么乐观,比如加拿大就担忧美国的博得书店(Borders)会放置较少的加拿大文学书刊,阻挠其进入加拿大。法国一年要花费巨额资金用在本国文化产业上,聘请上万名文化职员,以维护并增强自身的文化观。韩国、巴西等国要求本国生产的影视作品必须包含一定的本国内容;西班牙等对影视产业也有类似的限制。

3文化全球化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面对文化全球化,某些西方学者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虽然有些论述是在掩饰“西方文化入侵”的事实,但部分看法也有着一定的道理。美国学者泰勒•考恩(Taylorkorn)的观点是,所有成功的文化都有着综合性的特征,正是在持续地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发展下,文化才能历久弥新,而不是变得越来越封闭。将文明同外界完全切割开来,固步自封,最后损害的只会是文明本身。然而,在文化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必然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民族文化”这一定义也是值得思量的。“民族文化”是基于“民族国家”来讲的,而今天世界上的国家,除了朝鲜、韩国以及日本等少数几国是某种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大多数的国家实际上早就不是民族国家了,像中国就属于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那么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到底哪一民族的文化才是代表本国的文化呢?所以,今天不断强调民族文化的原因,就在于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的某种认同。约翰•汤林森(JohnTomlinson)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有着一定的普适价值,传播的力量也就在于此。人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更是有着极强的自我反省意识。对于处于弱势的国家来说,他们的文化对外界文化侵袭的抵抗力,要比大多数的媒介学者的想象高出很多,而有些学者事实上过于夸大了文化帝国主义入侵的严重性。以上论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会造成文化的同一化,也给各国人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多样性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某些学者的“地球村”设想,在文化上或许正在成为现实。

4中华文化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构成,它与各类信息的不断流动、分享以及互动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不同文化情景下的群体之间出现的文化传播与人际往来,以及各种文化元素的散播、渗入和移动相关。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与跨文化传播息息相关,它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混合在一起,是人与人、国与国间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英国学者罗素(BertrandRussell)认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发现,“符号的意义会受到主观的干扰,尽管主观上的看法每个人都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其同一性,由于这种感受是对于符号而言的,而符号的含义,仅会在文化人群互相认同之下才会形成一定意义,也即是‘相互主观性’”。这样看来,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要怎样去生成“相互主观性”呢?本文认为需要在如下几点努力。(1)打破当前的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对立的局限,既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走向极端,而是以开放的视角、宽容的胸襟去面对、解决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遭遇的各类问题。全球化是时展的需要,否定它就是与外界社会自我隔绝。在文化全球化的形势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更加准确的去认识自己。文化传播绝对不是谁压过谁的问题,而是怎样实现共同发展的问题。(2)文化心态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重大,不过因为它的隐藏属性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萨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ClashofCivilizationsandtheremakingofWorldOrder)一书中阐述到,文化传播当下所表现的局面,是因为各种历史上的原因,西方文化在全球文化传播中长期以来处在“文化施动者”的位置,其他文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处在“文化受动者”的位置,受动者面对施动者常常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2008年,国外某些媒体对的歪曲报道曾导致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对,人们的爱国心当然值得赞扬,但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化自卑感。从本质上讲,我们反对西方媒体是想要获得西方文明的认同,但当我们想要获得他人认同的时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文化上的不对等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方面的自信也要不断成熟起来。(3)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被提出以前,就一直存在着,我们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以往的典型案例中寻找正确的文化传播之路。历史上,文明的交融或形成即是在不断地冲突之中得以发展的。作为文明载体的民族的生成也是在冲突中实现的,或者说在冲突中演化而来。中华民族正是由炎黄两族的冲突而来,而炎黄两族也是在许许多多的原始部落的发展中形成的。此外,民族认同感非常强烈的犹太民族,在其出现时也经过了多个血统的冲突与融合:古时候的叙利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各种文化的大熔炉。从历史长河中来看,面对文化传播中的各种冲突,不应该只是觉得多么纷繁复杂,而要用开放、宽容的心态去观察、理解。

5结语

总的来讲,对于文化全球化的忧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因此就完全否定全球化却是不对的,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认为:“推崇一种唯一性的文化是灾难性的。”实际上,文化全球化最终带给人们的将会是多元化的文化情景,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也会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呈现给世人,更会以其独特魅力受到欢迎。

参考文献

[1]王鹏,石鹏飞.论跨文化传播中海外华文媒体发展空间的拓展[J].知音励志,2017(01).

[2]乌日嘎木拉.旅游宣传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呼伦贝尔市为例[J].新闻论坛,2015(06).

作者:郝鑫 单位:广西佑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一篇: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思考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