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持续走低生猪养殖业雪上加霜

时间:2022-10-09 10:29:44

肉价持续走低生猪养殖业雪上加霜

绕着村子打听了一圈,《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才费劲地找到一家养猪的农户。

“就剩一头老母猪了,刚下了9个崽,这也是最后一窝了。”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大杜社村的张大妈见到记者时这样无奈地表示。

与张大妈同样焦虑的马驹桥镇六郎庄的吴场长也同样告诉记者:“按照目前这种行情,绝对的赔多赚少,不敢再继续扩大规模。”

伴随“猪流感”世界范围的高度警惕和“白菜猪价”在中国市场的最新上演,猪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位都不可避免对养殖业造成影响。5月5日,《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特意就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大松垡村的两个种猪场和邻村的部分养猪农户做了调查采访。

低价延续 入难敷出

猪棚里刚吃完奶的九只小猪崽安详地熟睡着,它们感受不到此刻主人脸上表现出的焦虑复杂的心情。

“前几年这村里还有几个大型养猪场,现在全撤了,亏得厉害。”张大妈皱着眉,摇头摆手地告诉记者:“行情不好,我卖完这窝也不打算再养了,太不划算。”

张大妈给记者细细地算了一笔帐:以现在市场行情,小猪是7.5元一斤的价钱,喂到50斤出售,一只小猪能卖375块钱,9只小猪就是3375。但从母猪怀胎四个月到小猪成长两个月,期间喂养成本就至少需要1500。这样折腾半年,收入也很难超过2000。

在北京做了8年养猪生意的吴场长也满心惆怅地对记者诉苦,他现在养殖着80多头肥猪,按照昨天每斤4.2元的毛猪行情,保本很难。

吴场长举例,他去年7月份买进一批50多斤重的小猪,花了每头750元左右的价钱;12月份他又买进一批50多斤重的小猪,每头猪花了500多元。现在,去年750买进的小猪长到300多斤了,按照目前4.2元每斤的毛猪价钱算,总共卖不到1500,再除去9个月的饲料费和人工费,只能赔本。所以,即使现在买进50多斤重的小猪只需花300多块钱,也不打算再扩大规模。“没底!缓缓再说!”吴场长如是表示。

当问及养殖有没有担心最近的“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张大妈苦笑了一下:“当然害怕,我对那东西不太懂,就是听说国外有这个事了,好在我现在养得不多,行情这么差,正好脱身。”

吴场长则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2003年非典那年,最低猪肉卖到1块5一斤,对于现在的“猪流感”,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疫情,但心理上肯定有恐慌,人们一旦抗拒吃肉,后果更加严重。

计划调整 雪上加霜

和张大妈、吴场长散户养殖的焦虑稍微有所不同,北京市通州区种猪场的韩运江书记(兼场长)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更大程度上表现的是理智和平静。

“即使现在亏本,猪场还得硬撑,一切照常。猪肉低价位运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针对市场需求养殖,早就开始控制和调整母猪量和崽猪的出生量,与‘猪流感’没有太大关系。”

韩运江认为,现在的猪肉低价运营属于正常现象,强调这更多地是受市场供给关系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且“猪流感”已经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被证明与猪没有太大关系,猪场方面也已经加强消毒程序,所以养殖计划调整,不是出于“猪流感”。

随后,《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联系了北京东方科澳(种猪)牧业有限公司。正在河北出差的公司负责人屠先生在电话里对记者表示,受经济危机影响,猪肉价钱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给猪户养殖业带来很大打击,引种猪的人明显少了,而玉米、豆粕等喂养成本又在反方向上涨,养殖必须调整。虽然调整与流感没有太大关系,但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导致市场猪肉低价延续,对生猪养殖业来说是雪上加霜。

“5月1号前后肉价大跌,有的毛猪价钱最低已经降到3块多,很多小规模养殖户,撑不过只能退出。所以必须祈祷这样的疫情千万不要传播到国内,否则给养殖户带来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4月28日,浙商证券报告称,猪流感直接打击养猪业以及其相关的上下游行业。短期内,猪肉以及农作物价格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而需求的降低更加深了对养殖户、饲料厂商、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伤害;如果疫情持续达到一定时间,养殖户、农产品生产者调整供给,那么就会对物价和货币政策产生明显的冲击,进而扰乱经济运行。

但是,4月29日联合证券晨会纪要分析,在目前甲型H1N1流感尚未波及到国内的情况下,猪肉加工养殖业短期内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他们所持理由为:肉消费基本自给自足,在2008年之前都是净出国,但量也不大,净出口量占总消费的不到1%。在相对短缺的2008年,中国净进口猪肉只占国内总消费量的0.4%。

上一篇:“猪流感”引恐慌 中国经济只会打个小喷嚏 下一篇:心理恐慌蔓延肉食行业呼唤理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