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法规本质浅谈其缺陷及改进建议

时间:2022-10-09 10:11:40

基于会计法规本质浅谈其缺陷及改进建议

【摘要】会计法规的产生于两权分离的现代经济制度背景,为的是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进而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但是我国的会计法规制定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强制性、操作性、参与性等方面还有很多缺陷。要使会计法规真正发挥其效力,在认识其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会计法规;改进;责任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077-01

一、法规政策的本质性思考

我国会计法规由四个层次构成即会计专门法律和会计相关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会计规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体系化、完善化,在企业会计实务的规范化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因素的存在也阻碍了会计法规发挥其作用,要正确有效地发挥其效力,必须首先对其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事物的本质源于其产生的背景并决定于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会计法规的产生背景及存在意义来探讨其本质。

会计法规是资本、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统一会计技术方法,使利益分配公平化的根本行为准绳。在当今的会计实务中,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使生产经营的计量、记录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不同的权力机关或是民间组织相继制定了许多会计相关规定、准则,这些成文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会计活动,但是由于它们均缺乏强制性,所以可能具有一定的利己性,会计行为结果稽核困难。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它的法律效力和强制性效果为其后制订的其他会计准则、规范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框架,成为了会计“母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计法规的统一规范,减少法规间的冲突。

会计法规本质上说是会计行为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执行保证,也是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我国现行会计法对规会计实务操作中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核、方法选取、遵守义务及职业判断权等做出了相关规定,《会计法》还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做出明确的处罚规定,例如第四十三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这些条款便构成了对从业人员权利最根本的保障,也是其义务履行的根本约束力。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是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因为现代企业治理中,多是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会计法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层为牟取私利而进行财务操纵的可能性,保证了企业所有者及其他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获取的信息的真实公允性。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会计法的本质即是一种规范力,约束力和协调力的具象表现,在会计活动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法规存在的意义就是实现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二、我国现行会计法规存在的缺陷

(一)部分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

首先,有些会计法律法规脱离我国现实,要全面实施很困难。《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如借贷记账法在我国一些不够发达的少数民族要实施就不太现实。另外,有些会计法规的配套实施细则不充分,如会计机构负责人任职资格制度至今尚未出台。这些漏洞使相应的法规实施起来缺乏具体指导,实践中出现差异。第三,一些法律法规条文表意不清晰,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困难,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就会出现不同的实施后果,这就使的会计法规的规范力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会计法》民事赔偿责任缺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中就法律而言,《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只涉及刑事和行政责任而没有民事责任的相关认定规定。事实上在发达国家,让会计犯罪者最为却步的恰恰是民事责任,因为民事责任可能使其陷入倾家荡产的困境。我国《公司法》、《证券法》虽然涉及民事责任但是设用范围狭小,主要只针对证券发行公司、证券承销商及重要负责人、会计师事务所及会计师,而且内容过于笼统。

也许有人会提出在民法中对民事责任做出相关规定,但是民法作为普通法,其民事责任的供给只能是原理、原则层面上的,对会计这种特殊领域无法予以具体化与特殊化的对待,更加不能适应盘根错节和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民事赔偿责任的缺失,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局限性,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利影响。

三、我国会计法规的改进建议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应当与我过经济转变与市场发展相适应,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相协调,充分体现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一)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

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法规,废除和修订不具备现实操作性的法规,并且使这一程序定期化、制度化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为会计法规制定配套具体实施细则,指导和规范法规的执行;形成调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法规的执行应用情况,在加强会计实务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强化法规条款的清晰可理解性。

(二)完善法规责任设置

对于具有国家强制执行力的《会计法》除了现有的刑事、行政责任设置外,应当完善民事责任的认定。会计犯罪行为都具有预谋性与牟利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国家或者企业的经济利益损失,以法人为责任对象民事赔偿责任是针对犯罪动机的一种强有力的惩处措施,更有可能从源头和动机上一定程度遏制会计犯罪。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如果惩处力度充足。这一责任类型可能是真正使犯罪者望而却步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徐艳芳.会计法规与会计信息失真[J].冶金财会,2005(3).

[2]郭爱武.改进我国现行企业会计法规的几点建议[J].企业家天地,2008(12).

[3]王柏,冯淑萍.会计法讲话[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5.

[4]刘清明.浅谈会计监督体系[J].财政监察,2002(09).

上一篇:和谐师生关系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探析 下一篇: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角度论其法律适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