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高+发育早,爸爸妈妈如何是好?(下)

时间:2022-10-09 08:46:51

长不高——生长激素缺乏症

《科学生活》:身高是人生就业、择偶的重要指标,父母更是格外重视。请您跟我们读者讲一讲各年龄段儿童的身高多少才算是标准?

李嫔主任:我们有个标准的身高曲线,每个孩子不会一样高,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定的身高范围。身高受几方面的影响,如遗传、是否经常得病、休息的情况。休息不好、容易得病尤其是容易得消化道疾病的孩子肯定又瘦又小,但最主要的还是遗传。

各个年龄时间段儿童身高的范围有一张曲线图,在标准曲线图上加减两个标准差之内都是正常的,若是向下超出两个标准差或是我们说的小于P3(第三百分位),那么我们就称之为矮小症。符合矮小症的孩子先要去做检查,因为矮小的原因不光只是生长激素缺乏,还有许多病症,如女孩子容易得的特纳综合征即染色体缺少的问题,这样的孩子看上去就是矮小,而且以后也不会性发育。

一般孩子在两周岁内,每年要长7厘米以上,若是没长到就要看医生了。再就是4岁到青春期前,比如女孩到10周岁前,这段时间每年要长5厘米以上,若是长不到,生长有问题了,也要看医生了。青春期开始的那两年,孩子每年要长6厘米以上,若是没有这个身高突增还是要看医生。自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年龄×7+70”公式计算,若是小于这个数字10(厘米),肯定是有问题的,当然这是一种大致的测量方法。

尽管有的孩子在曲线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但考虑到遗传身高,比如父亲180厘米、母亲170厘米的情况,那样要将孩子的遗传身高考虑在内。这样尽管孩子在曲线范围内,但不能“压下线”也算正常。正常人遗传身高决定了终身高的70%,符合正态分布曲线。个别人父母身高不高,但自己身高很高的情况也有,但为数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和遗传有关的,所以医生要计算遗传身高,看孩子是不是沿着家族身高轨迹走。家庭身高较高的孩子身高不能处于曲线较低的标准,对于父母都不高的孩子身高生长曲线沿着最低线也是正常的。评估遗传身高的多少、在什么限度,可知孩子身高有没有问题。

《科学生活》:几岁时孩子还没有发育、长高的迹象,父母就应该关心孩子的发育问题了呢?是不是因人而异?

李嫔主任:“长不高”与“没有性发育”,我们称之为“青春期延迟”。男孩超过14周岁、女孩超过13周岁没有性发育、没有长高,就可以称之为青春期延迟症患者。这是没有性发育的情况,但是在这个范围内,即使有性发育的情况,曲线点只要小于P3,即小于曲线最低点,也需要就医,有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或是矮小症等问题。

父亲身高不足160厘米,母亲身高不足150厘米,被称为“家族性矮小”。但孩子身高远低于遗传身高,就需要警惕,除了家族性矮小,是否孩子本身也有些问题,这就需要做检查。

《科学生活》:请您说一说生长激素缺乏症如何较早发现?若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身高、发育状态心有疑虑,应该先前往哪个科,检查哪些项目?

李嫔主任:家长每月给孩子量一下身高,检查每个月身高的增长速度是最容易发现的。几个月身高没变化是肯定有问题的,要尽快前往正规专科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但家长来就医的原因一般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算矮的,故我们会先诊断孩子是不是矮小症,即看身高是不是小于2个标准差。如果孩子身高处于标准生长曲线最低值,可以先观察身高增长趋势3个月,如每年身高增长在5厘米以上,就没有问题。一年中季节不同身高增长度也不同,一般5月至10月身高增长最快,可达每月1厘米,其他月份0.4~0.5厘米即算正常。知道每个月大概长多少,这样才能正常评鉴孩子的身高。

所以,就诊首先看身高是否达标、家族身高如何。若身高位于正常范围最低线,那就3个月后再看身高增长速度。若是增长速度不达标,或身高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2个标准差以下,即可诊断为“矮小症”,需要进一步做甲状腺功能、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女孩做染色体检查等确定矮小原因后再进一步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是宫内生长迟缓(SGA),以前被称为足月小样儿,一般是由于在胎内的营养不足,即使足月出生但生下来身长、体重就不足。换句话说,足月新生儿出生身长是50厘米,这些孩子的身长可能只有45厘米,体重也比正常孩子轻。这和早产一样也是引起矮小症的原因,但一般在3岁之后能达到正常孩子的身高,有少数不能达到正常标准的孩子,也需要补充生长激素治疗。

《科学生活》:生长激素缺乏症该如何治疗呢?可否治愈?若是使用激素会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李嫔主任:影响身高的原因有很多,查明原因后,缺乏生长激素的孩子需要注射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的人注射生长激素后,就会长高,疾病也就被治愈了。

考虑到用药风险,一般预估男孩终身高达到160厘米、女孩150厘米即可停药,不一定非要到骨骺闭合为止。如果监测指标出现问题,那就必须停药,安全第一。生长激素完全缺乏的孩子可以延长注射时间,部分缺乏的孩子有些到了青春期还可以长高。

注射生长激素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不过副作用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但一定要严格检测,而且,一些副作用是可以通过早期监测来避免的,这就需要医生留心留意。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是血糖高,所以注射了生长激素的人一般在注射后一个月查一次甲状腺功能,之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早期发现副反应的发生,可避免严重副作用的发生。

上一篇:地铁安检仪器安全吗? 下一篇:低收入人群该如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