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一方购房、婚后共同还贷的离婚房产纠纷探析

时间:2022-10-09 08:05:04

婚前一方购房、婚后共同还贷的离婚房产纠纷探析

摘 要:《解释(三)》于今年8月12日出台,其中第十条引发了广泛争议。本文依据解释三第十条对夫妻离婚时此类房产纠纷作新法下的诠释,分析其积极意义,并初步探讨法律精神与社会分工、生理差异权衡下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婚姻法解释三;共同还贷;婚前个人财产

中图分类号:D91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13-01

一、《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解析

《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我国婚姻法对于夫妻财产采取协议优先原则。第十九条和第三十九条都认可夫妻财产协议的效力。据此,双方可对婚姻解除时财产分割等事项作出约定,从而排除或部分排除法律规定的适用,体现意思自治的精神。

协议不成,遵从法定。解释三符合法律保护财产权的要求。婚前为缔结婚姻而购置的房屋,并不因婚后双方共同还债的债权行为而改变房屋产权的物权属性,符合法律的理性逻辑,而且产权人一方对另一方的补偿并为遵从照顾女方权益的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人文关怀。

二、《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出台的积极意义

1、制度意义――重视保护个人财产权,实现法律公平

法律的制度设计,包括婚姻制度都是为实现其内在的公平正义目标,从而让公众对生活和财产安全有合理的预期,这也是法治建设追寻的重要价值。婚姻法隶属民法体系,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明显的人身属性,而毋庸置疑,其有关财产处理的理念必然渗透财产法的原理,对于个人财产的保护也属题中之义。

而且,依据现代的婚姻观,婚姻在本质上作为一种体现双方合意的契约,其本质是在双方间分配权利义务。就财产看,就应充分尊重每方在婚姻中的财产独立和经济自由,倾向于个人财产的保护自不必言。该司法解释对权利的明晰,既有利于公平正义在司法操作中的落实,又呼应了宪法保护个人财产权的要求。

2、价值意义――强调权利意识与个人独立

立法的目的固然是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但究其深意,最终无非是在公民中根植积极的价值理念,从而将法律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这才是法律长久生命力的保证。而且与立法相比,司法解释引导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更加明显。

在以契约为属性的婚姻中,双方需要为设定的共同目标而各自享有权利及承担责任。双方在合力实现目标的过程存在一种合作并牵制的关系――既要遵从契约规定合作履行,又要界定好行为界限。具体到财产,法律即保护各方合法的财产权,这就促使人们逐步摆脱对婚姻的传统期待,更看重自我独立发展及权利保障。

三、对完善《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的思考

一方面,此条文过多适用了财产法原理,性别意识缺失。

诚然,条文保护个人财产权、强调权利意识的立法本意无可厚非,而且与物权法的理念协调更是理所当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婚姻法的身份法属性导致其无法完全超脱文化传统,即便是在民法原理统揽下,也不能不考虑婚姻家庭的特殊性而给予特殊关照,单一按市场经济中的财产法原理处理身份引起的财产关系,有失妥当。

中国的男权文化导致男性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路径,而且延续至今的传统亦视男方购房为约定俗成。女性为缔结婚姻所出的财产大多是消耗品,而且为生育和经营家庭必然相较男方损失更多的可预期利益。此种情形下,一旦婚姻终结,房产协议不成即归属产权证一方,在物权原理上毋庸置疑,但却隐藏着物权原理的表达与法律公正原则的冲突,简言之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在立法中的困境。

我们不否认立法者追求的立法原则,但是法律不是冰冷的法条,想要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就不能忽视现实矛盾而必然有所取舍。因此第十条认定房屋为“谁买就归谁”过于简单,并未考虑夫妻婚龄和共同还贷的时长、首付款在总房款中的比例。固法律应将婚龄、首付比例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量,与财产所有额度有所联系,在社会角色与生理差异之下、承认特殊性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利益保护和实质公平的平衡。

另一方面,对于财产补偿仍显粗糙,可操作性不强。

第十条规定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补偿。补偿如何计算,要考虑些什么因素,房屋的市值如何合理估计,这又给了法院很大的空间,意味着不同的法院还会有不同的做法。此项规定仍需作出明确的解释,统一实施标准。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

作者简介:马明茹,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讲师,硕士学位,工作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辛桂香,女,山东济南市,助理馆员,硕士学位,工作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连泰.《解释三》动了谁的奶酪[N].人民法院报,2011-9-2(7).

[2]赵惜兵.新婚姻法释义与实用问答[M].吉林出版社,2001.

[3]林秀雄.夫妻财产制之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析刑诉法对技术侦查的监控缺位 下一篇:加强法律监督 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