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教学环节的设计

时间:2022-10-09 07:59:51

例谈高中化学教学中

[摘 要]:目的:近些年来,伴随高学历和高竞争的日益强烈,因此高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更好提高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应用"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高中教学 合作与交流 教学环节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作为目前世界上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尤其在改革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年以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明确提出了合作学习,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加以推广[1]。本文中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教学环节的设计

1化学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面对日益激烈的学习竞争、高考竞争、工作竞争等一系列的压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常规的课堂授课,学生被动的学习,掌握化学知识,通过老师的帮助和自我消化理解,扎实的掌握化学知识。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其他学生,因此高中学生的思考模式也发生了严重的改变,导致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精神逐渐降低。引起部分学生均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学生情商和智商的提高,脱离团体和社会,不能同其他同学更好的交流和相处[2]。

2合作与交流教学的机制

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吗,还应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学习中的化学实验成为化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化学实验为一个非常危险的教学环节,因此在试验中每组进行化学实验的组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顺畅的交流。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产生。

目前合作与交流教学,已经在较多发达国家的中学和小学教学中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果,并且已经广泛应用和开展。在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同时,还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精神,利于班级和学校的安定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化学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

在化学教学中我校采用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教学实施为:首先常规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同时对班级实施自由组合,分成多个小组,进行化学知识的讨论,研究实验过程和预计实验结果,形成作业形式交给老师进行批改。后进行实验教学中,由各个小组中的组员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并且获得实验结果。实施化学教学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初期,我校对高中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甲班同学60名、乙班同学62名,两班平均学习成绩对比,无明显差异性,甲班同学在化学学习中高中化学教学中增加"合作与交流"环节教学模式;乙班常规传统教学,经过半学期的化学学习,对两个班级的同学进行所学知识的测验,结果显示甲班同学的合作精神、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同学间发生矛盾比例、化学实验成功比例、化学测验成绩和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均显著优越乙班同学。由此可见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应用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可明显增加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4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重要性

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不仅是同学和老师间的合作、交流;还是资源的贡献过程,但表现为合作模式。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放在其他教学科目中还可以表现为,老师和学生的互补过程,为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合作、努力、交流的过程。国外的教育家指出在教学中,教学是一个交流和互补的过程,只有通过一个良好的交流增加师生间和同学间的沟通,来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从而在倡导异质分组原则的同时,赋予了学校教学中的合作观以更为丰富的教育内容。 同伴不是竞争对手,同伴是丰富的学习资源。美国的杰克布斯等人就曾对合作的课堂和不鼓励合作的课堂进行过一番研究(见下表),明确地提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观点、向同伴请教问题甚至和同伴共同冒险[3]。

同时化学学习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化学的理解很重要,化学实验还是个比较危险的学习实验,因此在教学和实验中,合作与交流能够明显增加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理解能力,减少在实验过程中危险的发生[4]。

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开展实施,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主要为教师对于化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教学模式运用还不是特别灵活,因教师本身没有经过合作与交流教学因此对其理解和应用不能更加发挥自如。从本质而论,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生活中,家长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力,学校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协作形成合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5]。在目前的教育研究中,对家长的忽视,不能使家长和教师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不能更好的利用家长这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是需要改进的观念。

5结语

本文中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教学环节的设计阐述,可明显说明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可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增加师生间、同学间交流和协作能力,提高团队精神和班级同学间的凝聚例,使学生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目前合作与交流的教学在我国教学中开展较少,因此还存在理论和经验上的缺陷,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因此在合作与交流的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开展,还需要教育部门和校方、教师的支持和推进,有利于教育改革和培养多面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9.175--179.

[2] 严国建.例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与交流"教学环节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30-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出版社,2003.

[4] 毕华林,于清江,韩庆奎.化学教学原理与方法.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P.35 .

[5] 杨文斌.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01级,2003.

上一篇:探究GNS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你的作文里 加点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