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小时完成超现实湿版创作

时间:2022-10-09 07:29:32

432小时完成超现实湿版创作

在数字影像和社交网络风靡全球的当下,仍有不少摄影师坚持用一些传统的古典工艺来创作。荷兰摄影师Alex Timmermans便擅长用湿版摄影法来表现超现实画面,让我们到《造雨人》的拍摄现场看看他如何花费432小时在一个废弃温室里创造出这个超现实幻境。

亲力亲为打造梦幻场景Alex用棉花和铁丝网自制的“云朵”,为了重现他想象中的雨水淹没地面的场景,Alex耗费不少精力来挂上“云朵”、布置水管和测试降水装置。

一支灯勾勒完美轮廓.

为了制造更突出画面的逆光效果,除了利用自然光以外,Alex还在离地约1.5米的高度放置了一盏卤素灯来勾勒模特的轮廓。

什么是湿版摄影?

即湿版火棉胶摄影法(Wet PlatePhotography),就是拿玻璃板当底片的摄影技术,由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于1851年,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均匀涂布以火棉胶为主材料的溶剂,再浸入硝酸银,需趁着湿的时候进行拍摄、显影和定影,故称为“湿版”。这是一项重要的替代技术。

中大画幅专用脚架

曼富图058B三脚架作为一款极为专业的三脚架,是Alex在拍摄时最常使用的一款,它不仅十分稳定,独有的专利装置可同步释放三个脚管或是单个脚管,仅在数秒之内即可实现脚管的完全伸缩,因此也深受中大画幅摄影师们的喜爱。

移动的“大家伙们”

在Alex的故事创作中,他一般使用12×12英寸的沙慕尼柜机和匹兹瓦镜头拍摄湿版作品。而他在工作室中拍摄时,可以用到N4×24英寸的柜机。使用这些“大家伙”在室外拍摄便意味着他的车里不得不装满各种化学药剂、显影盘、移动暗房和玻璃板等。

336小时置景

将灵感变为现实在一个下过雨的午后,Alex经过一个正在修复的温室,地面积攒的雨水看起来像一面镜子,反射出的倒影让整个画面超现实感十足。在征得主人同意后,他花费近2周时间在这个温室内布景拍摄。

多次尝试获得最佳效果

化学药剂往往都不太稳定,因此Alex不得不多拍几次才能获得他最想要的画面效果。每次拍摄都需要等待几十分钟的显影时句,这迫使他必须完全集中注意力,但也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

48小时实拍

“我只找熟人当模特”为了固定模特,Alex需要用一个特制支架来撑住他的额头。因为拍摄的准备过程比较复杂,为方便沟通,Alex通常只找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当模特。由于拍摄当天突然下雨,便搁置了一天,幸好第二天的天气很好,拍摄十分顺利。

Q&A

摄影之友:你是怎么开始拍摄湿版摄影的?

Alex:我是从2009年开始拍摄湿版摄影的。在2002年的时候,我就接触数码摄影了,但对我来说,它让这一切变得太过容易,太没有惊喜。而湿版却让我回到了摄影的根源,令我感受到摄影的乐趣,我终于又感觉到自己是在创造一些东西了!

摄影之友:你的灵感从何而来?这种超现实的风格都受到哪些人的影响?

Alex:我的灵感来自许多地方,书籍、互联网,甚至是不经意看到的事物。比如这张《造雨人》,我便是从场景中得到的拍摄灵感。我欣赏的摄影师有很多,像欧文W拉夫、罗德尼史密斯、帕克哈里森等,他们作品都让我印象深刻。

摄影之友:从构思到完成制作,你一般需要花多长时间?

Alex:这得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句。在我得知这个温室的主人打算在里面铺满木地板的时候,只剩下两周的时间来准备了,所以我不得不马上采取行动。

摄影之友: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挑战?

Alex: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最大的敌人是天气,因为我没办法控制它。虽然我更喜欢在阴天拍摄,但阴天也代表容易下雨。在第一次拍摄《造雨人》的时候,就因为下雨而不得不等到第二天才能完成拍摄。

摄影之友:据我所知,你的作品参展了2015年的PHOTO SHANGHAI,你对这次展览有什么感想吗?

Alex:没错,去年9月份我在洛杉矶的画廊将我的作品带到了上海,许多人对我的作品都很感兴趣,我感到特e荣幸.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但很可惜没有时间去其他城市,希望我的作品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北京或上海当地的画廊展出。

上一篇:大数据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一篇:生产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措施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