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筛出好公司

时间:2022-10-09 05:45:07

年报筛出好公司

每年初的年报披露期都是一场机构和股民的选股盛宴。高送转、高分红、业绩大增、摘帽概念轮番爆炒,伴随着颗颗业绩地雷的炸响,一时间好不热闹。

《钱经》特邀鼎诺投资执行总裁黄、长盛基金经理刘斌、交银施罗德基金基金经理史伟,一同探讨年报的红与黑,为您拨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年报迷雾,抓出真正的好股票。

年报挑选好公司

年报是一场上市公司集中披露自身经营情况的盛宴。价值投资者们,通过年报来挑选那些业绩预期好、高成长的公司;机会投资者们在利用年报来爆炒高送转行情。但说到底,年报只是一沓厚厚的公司历史,仅仅通过一年的年报来衡量公司价值,难!

《钱经》 投资者应该怎样通过年报来挑选好公司?

刘斌 今年,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小盘股的业绩都是低于预期的,超预期的凤毛麟角,而A股的投资者却十分偏好这类股票。去年的市场表现就很明显,从银行股可以看到,去年银行股业绩持续超预期,估值也非常便宜,在大盘跌很多的情况下个别银行股却是上涨的。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追逐当前热点,缺乏对价值的挖掘。个人认为,投资者需要寻找估值便宜合理、长期成长性与估值水平相匹配、业绩持续超预期的股票。

黄 的确年报会反映出一些公司基本面的改善,股权激励、行业利润增加、管理层变革等,有一定投资机会。即便这样,年报只能是一个辅助的手段,从根本上来讲,投资者还是要全年持续地跟踪,年报也只是检验自己预判结果的一个重要对照工具。

年报对个股的意义会大一些,不过单看一年还是不够的。就行业而言,电子类的上市公司,看年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史伟 食品饮料、餐饮旅游、文化传媒、医药等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算是抗周期的股票,要看成本增长、行业状况影响因素。对于个股要看年报披露的状况,寻找年报披露比较详细的公司,有利于投资者较好地把握公司的基本发展状况。投资者可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衡量上市公司的年报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火眼金睛炼出地雷公司

不要百分百地相信上市公司的年报,上市公司爆出年度财报作假早已不是新鲜事儿,正是有了这些出了“事儿”的上市公司,提高了上市公司整体粉饰财务报表的能力。低级错误不再好找,单看一年年报已难找到蛛丝马迹,好公司不好挑,炼得火眼金睛挑出财务虚假的地雷公司更难。

《钱经》 如何识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需要注意哪些关键指标?

黄 现在的年报总体上已经粉饰得比较漂亮,想从年报的财务状况读出虚假的信息,说实话,并不太好判断。单看一年没有太大意义,需要拉长期限,看3~5年的财务报表,逐项比对,看各个科目是否具有可验证性。

例如,从利润来讲,三年的利润增长,在某一年增长得比较快,波动较大,可拿出来这年的报表,分析主营业务增长的具体原因。如果有疑问,比对同行和竞争对手的增长情况。

如果从成本的角度,上市公司不改变经营结构和产品的话,毛利率基本稳定,出现波动的话,有可能存在作假。

费用率一般也是基本稳定,如果有大的变化,会影响到净利率,另外查看应收账款变化是否和收入匹配。

刘斌 我比较关心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其次是现金流状况,还要看业绩增长是否符合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一致预期。此外,更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目前量化研究,很难通过模型把财务虚假的上市公司直接剔除出去,我们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降低踩上地雷股的风险。

史伟 我们会从行业的实体层面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验证公司的增长。从行业规模和增速看公司的增长是否真实。例如,一行业收入规模为50亿元,而一家上市公司的全年营收就接近这个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还可以观察上市公司财务的负债率和周转率,以及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情况是否合理,当然这种变化也并不意味着公司财务就有问题,可能行业就是这种特征。

业绩预增要提前发现

通过看年报发现那些业绩开始大幅增长、未来有潜力爆发的黑马公司,从而获得数倍收益,是所有股民的梦想。但梦想永远只有少数人实现。对业绩大增股票的炒作是每一年年报行情的亮点,总会有几只公布年报前后一个月翻倍的股票出现。但只有提前发现这些业绩预增股,你才有可能从鱼头吃到鱼尾,而不是站在山头为别人埋单!

《钱经》 年报业绩和利润大幅增加高于预期

的公司就一定好么?而低于预期的

上市公司是否还具有投资价值?

刘斌 就量化投资而言,净利润增长率与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一致预期的偏差值是量化模型观测的重要指标,量化模型有能力捕捉到业绩大幅增长的股票,不过除了看成长性之外,还要看公司的成长性是否与估值相匹配,同时超预期的业绩也是股票超额收益的重要驱动因素。

此外从历史数据来看,超预期的上市公司是否持续,业绩和股价波动是否稳定,要有一定安全边际。模型比较重视盈利质量,包括业绩和利润的稳定性,尽量选择一些净资产收益率波动不大的个股。

史伟 资本市场比较喜欢业绩增加比较快的公司,业绩增速的高低跟估值有关系,而业绩增速的情况并不只是看一年的状况,重要是看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在未来长期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准上。如果公司的业绩增长波动比较大,那么高估值公司的风险自然不小。而公司持续保持10%~20%的增长速度,给出10~15倍的估值,还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低于预期的公司,投资者还要具体分析其原因,如果受到某些政策性或者行业的影响导致盈利下降,这就很正常。如果上市公司增速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增长速度依然很高,那么还是一个保持高成长的公司。

黄 专业投资者等到年报出来,已经晚了。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做预判的工作,年报出现的地雷股是之后验证的过程。比如成本上升,收入大幅减少,导致业绩增长的情况,比预期差了很多。实际上,这种状况的出现实际上是之前一年经营的情况。投资者最需要做的是对整个行业和公司进行前瞻性的紧密跟踪和分析。

高送转PK高分红

今年的一季度以高送转概念被炒作翻倍、位列涨幅第一名的春润股份,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绝对目光。每年的年报期也被很多投资者直接和高送转炒作画上等号。从A股历史数据来看,高送转股票一定阶段内确实获得了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而作为高送转孪生兄妹的高分红,一直以来却不受上市公司和股民的重视。高送转PK高分红,听听三位专家怎么说。

《钱经》 高送转每年都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而高分红的

股票得到的关注却少得多,高送转PK高分红,你

们怎么看?

黄 每年市场都会出现高送转的炒作预期,实际上高送转不增加公司的任何价值,高送转导致股价下降,可是流动性实际并没有增加。高送转对企业价值没有任何影响。现在创业板的公司多了,高送转的公司也相应增加。不过从市场来看,推出高送转预案越晚的公司效应越小。

从历史数据来说,对一些高送转的公司,提前买入,等到高送转行情,有可能赚到一部分钱。就公司本身而言,我更看重公司的质地,连公司都搞不清楚就买,风险是比较大的。我们参与得比较少,更关心公司本身的价值。

作为负责任的公司,分红是企业经营良好的表现,上市不是只想着融资,而是通过融资实现企业的发展,最终将获取的利润回馈给股东。以后投资者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预期高增长公司只是泡沫,自己又不具备挖掘成长股的能力,那么如果市场中有一批公司能够带来固定的分红回报,业绩还有稳定的增长,将吸引一些长线资金进入。

刘斌 我们的量化模型换手率比较低,目的是追求长期的超额收益,因此对高送转这样的短期事件性机会关注程度较低。另外从长期来看,高送转对个股长期收益回报的贡献并不高。

模型对股票的现金分红关注程度较多,侧重于分红率比较高的公司,现金分红也可以部分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和运营质量。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衡量指标之一,也代表着安全边际和较低的下行风险。

史伟 从财务学的基本角度来看,高送转不会改变企业的价值。从投资心理上,投资者还是喜欢低价股,所以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比较热衷。我买的股票如果公司有高送转的情况,可以看做锦上添花,重点要看公司的基本面,不会刻意追随。说好听点,高送转可以活跃市场的股票,难听点,就是增加市场投机的氛围。

上市公司高送转不如最近倡导的高分红,近几年分红的上市公司在增多,但是普遍分红率并不高。从基本的理论来看,若上市公司手中的钱没有更好的去向时,这部分钱是应该回报股东的。

上一篇:不理财过不上好日子 下一篇:沪深300ETF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