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时间:2022-10-09 05:00:25

东北地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摘要: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30年来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对建设新型粮食市场、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具有深远启示。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62-02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推进现代化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成为必然,必须大力推动现代化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经济发展水平,创建现代市场载体,壮大粮食物流产业,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

一、发展粮食流通产业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对三农问题明确了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把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三农问题事关大局,粮食问题与三农血脉相连。在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粮油市场供需变化的情况下,保证市场供应,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必须实现的目标;在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环境下,又好又快发展粮食经济,是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形势下,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切实提高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主动性,是政府必须顺应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粮食流通体制基本确立的条件下,粮食流通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粮油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种粮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有利于整合现有粮食流通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管理创新,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增强粮食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功能在不断拓展、延伸和丰富,不仅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更对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的粮食在收、运、储、销等环节的损失率至少为10%,年损失总量近五千万吨。如果粮食系统具有现代化的物流运作体系,就能大幅度地减少损耗、增加盈利。因此,应重点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房、场地、铁路专用线等资源条件为依托,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粮食集散、发运、质量检测、市场信息收集等服务功能,提高粮食流通运转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二、东北地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一)东北地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地处我国东北黑土带上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拥有耕地面积约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自1979年以来,东北地区粮改以打破“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沿着市场取向不断向广度、深度推进,与时俱进地走过四个重要阶段:(1)1979―1984年启动市场化改革阶段。不断调低了国家粮食征购基数,放开和鼓励发展农村粮食集市贸易,国有粮食企业开始议价粮食经营,迈出了粮改第一步。(2)1985―1993年市场化改革快速重点突破阶段。1985―1990年实行粮食合同定购政策,取消粮食统购,仍维持统销。农民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后的余粮可以进入市场自主销售,农民获得进入市场主动权,成为粮食产业市场经济的先行者。1991―1993年取消粮食统销、放开城镇粮食销售市场,市民进人市场自由采购口粮,加工转化用粮企业进入市场采购粮源,迈出了粮改第三步。(3)1994―2003年市场化改革全面稳步深入推进阶段。1994―1997年各省通过实施各项粮食工程,解决了阶段性粮食市场供求紧张、市场粮价快速大幅度上涨的突出矛盾;1998―2003年通过贯彻中央关于政企、中央与地方责任、储备与经营、新老财务账目四分开和完善粮价形成机制的原则,实行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购粮资金封闭运行,解决了阶段粮食供大于求、农民卖粮难、市场粮价低迷的突出矛盾,在加快探索市场化粮食流通新机制中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支持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4)2004年之后为第四阶段,为市场化改革的成熟发展阶段。2005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7 926万吨,比上年增长7.6%。其中,黑龙江省粮食产量3 600万吨,比上年增长14.8%;吉林省粮食产量2 581.21万吨,比上年增长2.8%;辽宁粮食产量1 45.8万吨,比上年增长1.5%。2005年东北地区粮食外运量为5 500万吨,其中玉米为2 400万吨。2007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31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6.6%。

而目前,虽然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增加,但是由于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东北粮食运输比较困难,销售压力较大。而全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南方粮食供应有一定的压力,国内粮食市场存在南北矛盾。正常年景,东北经济区常年总产量平均为7 100万吨,其中,辽宁省1 500万吨,吉林省2 200万吨,黑龙江省3 400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5左右,商品量4 300万吨,约占全国商品量的1/3,粮食外销量2 200万吨。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随着东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使粮食流通产业形成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多元化竞争的新格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和出口基地,因此,必须要加强推进东北地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二)东北地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启示

从改革开放30年来东北地区粮食行业经过的思想解放、体制转轨、工作目标转换、行为方式变革的洗礼、考验中可以得到五方面启示:

1.市场取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粮食流通体制是由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决定并为其服务的,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缓解全国粮食供求短缺矛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发展好、利用好粮食流通市场。实施市场化粮食流通改革,目的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粮食资源配置效率。在新形势下,粮食市场发育和其功能发挥的有效程度成为推动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

3.发挥粮食流通的先导作用。在粮食比较充裕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决定和引导生产,也引导消费。必须树立粮食流通是先导产业的理念,重视和提高粮食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肯定和强化其先导作用。

4.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是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的前提。发展壮大粮食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了维护大中城市、主销区的暂时粮食供给而损害种粮农民和主产区的根本利益的粮食安全是不可持续的。实施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保护粮食主产区利益、保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5.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发展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粮食经济永恒主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粮食供给充裕,政府强化公共服务,加强流通产业建设,确保每个人获得粮食产品的能力。把粮食供给能力与获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提升粮食调控能力是发展粮食产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

三、推进东北地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促进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粮食购销企业要发挥主渠道作用,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多渠道解决资金和仓容问题,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严把粮食入库质量关,确保粮食库存安全;转变收购方式,拓宽经营思路,做到有效收购,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争取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是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产权改革,培育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强化市场信息和交易的指导、规范等公共服务。

三是推广普及“科学储粮”知识,建立新农村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向农民提供一个科学储粮示范仓,发行科学储粮知识手册及科学储粮示范操作光盘,普及科学储粮知识技巧。

四是培育、壮大、做强龙头企业。以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坚持以“基地带动、订单拉动、工商对接、品牌战略”为抓手,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高效、协调、持续发展。推进“园区建设”发展,通过高起点制定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争取支持等,推动了粮食产业园区建设。

五是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动力提升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采取粮食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新模式使全社会、全方位的农业粮食领域都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创新各类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机制,把粮食产业组织形式由分散型转变为集群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低成本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粮食流通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高钒.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聂振邦.大力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 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J].中国经贸导刊,2010,(5):7-9.

上一篇:泛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 下一篇:初探保障性用房中的社区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