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的氨氯地平治疗122例老年高血压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9 04:06:22

小剂量的氨氯地平治疗122例老年高血压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的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与血生化指标状况。结果:经治疗后,有93例患者治疗显效,2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7%。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074-01

高血压疾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因老年患者机体能力下降,因此,对治疗药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降压缓和且平稳的药物,可使靶器官损害减轻,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1]。据相关资料显示,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它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不良反应率非常低[2]。本文主要分析小剂量的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12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女性53例,患者年龄在57至76岁间,平均年龄65.73±6.57岁,病程在4至22年间,平均病程12.75±4.64年。将严重肝功能、心功能、肾功能不全者排除。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7天,所有患者均停止使用血管扩张剂与降压药物,每天早、中、晚3次对血压进行测量,并观察患者的血脂、电解质等情况。患者晨起后,可取2.5毫克氨氯地平予以服用,每天服用1次,持续治疗14天后,若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则可按照此剂量治疗,若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可根据患者病情,追加药量。治疗8周后,对患者血压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舒张压降低超过10毫贡,舒张压在正常范围内,或患者血压降低超过20毫贡。有效:舒张压降低不超过10毫贡,不过降至正常,或舒张压降低10至19毫贡间。无效:患者血压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治疗后,有93例患者治疗显效,25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6.7%。

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对比得知,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达到8周后,血压基本趋于稳定,与治疗前相较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对比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容易引发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现阶段主要利用药物治疗,对患者血压进行控制,降压是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高血压患者除需要戒酒、调脂、戒烟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压[3]。

合理控制血压,有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使其生活水平得以提升,降低疾病死亡率。在心肌细胞膜与血管壁平滑肌中可找到钙离子通道,若钙离子出入受到控制后,则会使细胞钙离子浓度增强,从而导致细胞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老年人血压上升[4]。

若采用钙离子抗拮剂治疗,可减少钙离子从细胞内进入,血管会因此变得松弛,降低阻力后,可实现降压[5]。氨氯地平就属于钙离子抗拮剂中的一种类型,它的生物利用度非常高,约为65%至80%间,具备较好的降压效果,患者无需大剂量服用药物,每天服用1次即可,可控制患者124小时的血压。它有利于血管扩张,不会因药物浓度发生改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低,在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次研究中可得知,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后,有93例患者治疗显效,2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7%。患者治疗后,血压降低非常明显,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4.1%。通过本次研究可得知,患者经氨氯地平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药物的降压作用非常明显,副作用率低,在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秀梅.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5):159-160.

[2]刘俊英.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09):1231-1233+1237.

[3]张成燕.长期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3(35):49-50.

[4]司道远.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张心科,李洪超,马爱霞,等.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04:12-29.

上一篇:杨宝元教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撷英 下一篇:浅谈手术室护士如何从法律的角度加强自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