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拍摄,两会采访又出新招,只为触动您的体验

时间:2022-10-09 03:58:45

360°拍摄,两会采访又出新招,只为触动您的体验

全景视频、虚拟现实、沉浸式观看……这些字眼触动着本次的两会报道

也不知道全景VR(VirtualReality,即虚拟现实)拍摄两会的点子是谁出的?但貌似这一次,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360度拍摄现场。这一次头戴的便携式相机Gopro和360度全景相机在这次两会上出尽风头,依靠这些高科技“神器”,不断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受众体验,引领科技潮流的风向标。

其实,全景图片技术在娱乐和游戏行业应用得很多,沉浸式体验也其实很早就出现在一些商业性的展示中,但与严肃的两会新闻现场相结合,这是恐怕是首次。利用新上市的HTCVive、OculusRift等虚拟现实设备,新闻媒体们打造沉浸式的新闻报道,触动观众对两会的新体验。

“360度全景相机”可前后左右上下,包括画面、声音全方位记录新闻现场,用户打开客户端的相关报道,会有极强的现场感,如果佩戴VR眼镜,还能体验完全沉浸其中的虚拟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拍摄“神器”,如何一圈儿360度,无死角展示会场情况,做到即时新闻、即时展示,实现“全景看两会”。

人民日报客户端使用了insta360全景相机,可拍摄4K级全景视频和全景照片,即拍即传,无需后期即可合成360度无死角的全景影像,具有100分钟的连续拍摄能力。可实时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和传播。而观众,只要转动手机或拖动手机屏幕即可选择任意视角观看两会现场最真实的情况。

中国之声采用一体全景机,有两个摄像头,在一个手机大小的机身上前后各一个,每个摄像头大约有200度的拍摄角度,前后两个摄像头拼在一起,360度绰绰有余。一体机方案的优势是便携,而且机器可以直接输出已经拼接好了的视频。中国之声采用全景报道,突出交互体验。搭配VR虚拟现实眼镜,可以在中国之声的全景报道里面体验站在“部长通道”里和部长面对面的感觉。

新华社客户端制作了2016年全国两会大型融合专题,从新媒体角度全新阐释“现场新闻”理念。据悉,新华社客户端还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与客户端匹配,首创在无人机上加装VR摄像设备,使受众感官全面介入新闻现场。

3月2日下午,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栏目对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会进行了现场直播。3月3日,新华社又首次对两会“部长通道”进行了360度完全无死角的直播。从直播页面可以发现,多名记者滚动现场文字、图片、录音与视频,并启动VR全程直播模式。

网易新闻利用最新的VR(虚拟现实)技术手段,用全新的角度来展现故事。通过全景视频报道形式,直观生动的展示国民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建设等内容,拉近年轻人与两会的距离,更让两会报道更具极客范儿。

新浪网则让VR全景报道更“接地气”,推出VR全景式报道H5互动产品《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通过全景照片技术摄制,以手机版H5页面形式推出。通过VR全景报道,网友在手机上打开链接,就可以瞬间置身于“神秘”的人民大会堂内部,通过手机角度的变换,就可以完成人民大会堂内部各个方位的场景体验。

随着技术进步,新闻报道的手段也不断跟进,全景新闻这种“浸入式”新闻报道将在未来的那些时效性强、现场性强的新闻报道中大显身手。

2016年,虚拟现实技术可在奥运会、美国大选中施展拳脚。不过,评论家认为,这项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广泛应用尚需时日。电子技术专家凯文・安德森(Kevin Anderson)说:“对于新闻业,虚拟现实技术就像3D技术,令人激动,但不一定令用户心动。”

此外,VR技术与广电媒体的结合,尤其是电视直播的在2016年也许会有所作为。如CNN通过虚拟现实视频流面向全球121个国家直播总统候选人竞选辩论。在国内,《超级女声》会直播、两会期间媒体人通过VR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等,都是直播领域的代表案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VR内容仍然停留在demo和概念阶段,内容运用仍以立体观影为主,其中由平面视频转换而来的VR视频占据了大部分。VR内容短缺已经人所共知,业内人也有了不少探索,但仍处于初期阶段。

上一篇:依托校企双轨教学模式开启创新技能型广告人才... 下一篇:1847,全球开启巧克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