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鸣方式 5期

时间:2022-10-09 03:58:25

正声雅韵――甲午・新文人画・周亚鸣作品展于2014年5月10日下午三点在北京宝萃斋开幕,展览时间5月1日至5月31日。该展览由王凯策展,共同艺术基金主办,展示新文人画家周亚鸣先生近年创作的山水、花鸟等作品30余幅。周亚鸣先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为人所知,他潜心研究诗词、文学、篆刻、书法,绘画作品传承正脉,题材广泛,涉及花鸟、山水、人物。作品格调高古,清雅,面貌大气,富贵,并有着很深刻的社会、文化思考与独到的绘画理论,亦在诗文、书法、篆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当代中国画坛典型的学者型艺术家。

前一阵子网上疯传三联书店要倒闭,我为亚鸣担忧起来。当初,亚鸣进北京买房子,挑了离三联书店不足百米的隆福寺,差不多每隔一两天就去书店挑书。每次我去他家阳台上喝茶,都可以看到许多最新的好书。读书多理论水平就高,不仅讲起儒道释一套一套的,还顺手参与编写了《中国美术全集》隋唐卷,令我们这些住在四环外的朋友很羡慕。三联书店几乎是亚鸣生活的一部分,怎么可以随便倒闭呢。幸好,这是个谣传。

烟斗是亚鸣生活的另一件必须品,他走到哪里都背着一个老式的小牛皮包,就是电视剧里军统人员常背的那种,只是里面不放文件,而是各种烟斗烟丝和所需设备。亚鸣卖画的钱转眼就买成了烟斗,每次见他,嘴里叼的都不重样儿。我倒不反感聊天的时候有人抽烟斗,烟丝被燃烧的味道很香很好闻,飘在空中很助力聊兴,不像卷烟,抽的人很过瘾,闻的人被呛个半死,一场聊下来,房间和衣服都被熏得臭烘烘的。

太太向老公告急:咱家的自行车没气了!亚鸣得令,提了气筒子下楼。只一袋烟功夫,听见嘭的一声炮响,太太往楼下一望,糟糕,粗心的老公把邻居家本来有气的车胎打爆了。

艺术家在粗与细这个问题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细中有粗,画画上用心细密严谨,而生活上粗心马虎。亚鸣在这类中算是比较极端的,花鸟画的极精细,一个花瓣一根羽毛都不肯马虎,而一离开画面,就像换了一个人。像他这样的画家史上还有很多,比如女画家周思聪,每次出差写生都丢一件东西。有一次回程,刚上火车她带着胜利的喜悦跟大家宣布,这次本人没丢东西。下火车时大家见她忽然一脸沮丧,原来还是把梳子放在枕头底下了。另外一类是细中更细。比如何家英高云,工笔画的细过女红,生活中又一丝不苟,连太太的衣服花色都亲自选定。这类艺术家实不多见。

亚鸣在家乡镇江造了山居,花园很大。他说,每天在园子里撒些米,各种鸟儿就都飞来了,几乎囊括了宋人花鸟中所有的品种。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宋人的《写生珍禽图》。于是,我给他出主意,要么买个单反相机和大镜头,把鸟拍下来便于画画,要么学水浒好汉,弄点蒙汗药洒在米上,“倒也倒也”一喊,趁鸟们昏过去,拿了来仔细画画。第二个方案当即被亚鸣否决,鸟儿又不是山东大汉,万一麻过劲醒不过来怎麽办!单反相机倒可以考虑。亚鸣在关键节点上不马虎,有一副爱护动物的慈悲心肠。

亚鸣的花鸟画的极其鲜活生动,色彩又极绚烂,大概与他天天喂鸟看鸟爱鸟有关。估计当年宋徽宗和他的御用画师们也是这样在御花园里写生小鸟的,唯一的区别是,皇帝大臣们用的是国库的粮食,而亚鸣的米是自己买的。

我总是觉得亚鸣像个闲人,活的潇洒自我和讲究甚至有些不拘小节,当然,这更像老式文人。这种活法决定了他的画的品相,在新文人画派中,亚鸣是独一无二的。

(本文作者为当代著名文人画家)

上一篇:周亚鸣画品评 下一篇:弥散与生成 潘公凯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