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时间:2022-10-09 02:00:36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7-0026-08

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还考察了p’的特殊运动规律,在m’相同的条件下,p’会因资本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时间不同而发生自己独特的运动,资本构成越高,周转时间越长,p’就越低。这种情况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考察同一个资本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变化的时候,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当考察不同生产部门各个同时并存的资本时,原来p’的时间上的运动变化变成不同生产部门之间p’上的差别了。这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投入同量资本的不同部门却获得不同量的利润。这就与《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所论证的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儿这一利润的本质规定相矛盾了。这一矛盾是通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解决的。这就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研究的顺序是:第八章,考察资本的有机构成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怎样影响着不同部门利润率的高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这种利润率上的差别,是同利润的本质规定相矛盾的。这一矛盾必须解决。第九章,揭示解决第八章所描述的矛盾的根本途径,即把按价值交换改变为按生产价格交换,形成一般的利润率。第十章,研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一般利润率规律实现的机制。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主要是对全篇前三章的补充说明。

《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是第一篇的必然发展,既然利润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所产生的,就决定了资本的每个部分,不管是用在生产资料上还是劳动上,都要提供相同的平均利润。马克思把这两个方面看作是剩余价值到利润转化的两个阶段。

一、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第八章研究的问题。

在第八章中,马克思作了如下两个假定:在一个国家内的各个生产部门中,劳动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和工作目的长度是一定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来出售的。在此前提下,能够影响利润率形成的因素就会简化为:(1)资本有机构成上的差别;(2)资本的周转速度上的差别。在前一篇是以个别资本或同一个资本的时间上的上述差别导致的利润率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本篇则是以社会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的空间上并存的上述差别导致的利润率的差别为研究对象;能够影响利润率的上述两个因素不是指某个部门的各个资本的偶然差别,而是指投在某个生产部门的资本的平均状况。

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预付资本,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的不同,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利润率。在剩余价值率均为100%的前提下,不同生产部门产生利润率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占有大小不等的比例,一定数额的总资本推动了不等量的活劳动,生产了不同量的剩余价值。在商品按照其价值出售的前提下,等量的预付资本在有机构成不同的各生产部门中,会生产不等量的利润。

总之,在资本的有机构成和资本的周转速度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具有不同的利润率,然而这与资本主义的现实情况——具有大致相同的一般利润率相矛盾。马克思指出:“在这里,价值理论好像同现实的运动不一致,同生产的实际现象不一致,因此,理解这些现象的任何企图,也好像必须完全放弃。”(《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17页。以下均简化只标页码。)这里是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者的批评,他们虽然看到在这里理论与经验的不一致,但却始终未能弄懂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一实际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本篇中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第九章研究的问题。

第八章讲到在商品按照其价值出售的前提下,不同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方面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利润率,可是在资本主义现实中不是这样,那里等量预付资本大体获得相同的利润。这里理论与经验发生了矛盾。这一矛盾怎样解决呢?为了更清楚地阐明问题,马克思作了如下三个假定:剩余价值率在所有生产部门是相同的,如为100%;舍弃资本周转因素的作用,不同的生产部门的资本会根据可变资本部分的量成比例地每年生产一定数量的剩余价值(根据m=m'xv,若mr一定时,m和v成正比例关系);若从各个预付总资本抽出100个单位来看,在马克思未进行特别说明的地方,一般认为所使用的资本量等于所实际耗费的资本数量(即C=k)。

在本章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上述矛盾解决的途径。这就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和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为了简明地说明问题,减少单纯文字说明的困难,马克思列举了三个表格来分析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假定社会共有五个生产部门,马克思对第一个表格的编制作了如下假定:(1)五个不同的生产部门均是预付资本100,根据资本的百分比构成来考察,有机构成各不相同;(2)剩余价值率仍然被假定为在五个部门中是相等的,如为100%;(3)暂且假定所预付的资本100全部加入到商品的价值形成,也就是预付资本等于成本价格(即C=k);(4)不考虑周转因素。可有表-1。

根据表-1可以知道,在剩余价值率相等且为100%的前提下,各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利润率,这些不同的利润率要通过资本的竞争,转化为一般利润率。马克思指出:“由于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不同的有机构成,因而,由于等量资本按可变部分在一定量总资本中占有不同的百分比而推动极不等量的劳动,等量资本也就占有极不等量的剩余劳动,或者说,生产极不等量的剩余价值。根据这一点,不同生产部门中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本来是极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177页)

马克思是把这五个不同的生产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这个总资本的构成可以表示为:390c+110v;用百分比构成表示为:78c+22v。由于,每个部门的预付资本都是100,均占总资本500的1/5,78c+22v就可以看作是总资本的以百分数计算的平均构成。总的预付资本等于500,总的剩余价值等于110,参照上一篇中利润率的计算公式p’=m/c,求得平均利润率等于22%。

马克思为了把问题说得更清楚,对表-1中的假设条件作了补充,不再假定所预付的资本量等于实际耗费的资本量。各个部门所预付的资本100全部加入商品价值的形成,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偶然现象,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所预付的资本总额一般会大于形成商品价值的成本价格部分(即C>k)。

由于各部门的不变资本,划分为不同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比,而且固定资本又会快慢不等地损耗。所以,表-2中的各生产部门中的不变资本,要以不同的部分加入产品价值(见表-2中的“已经用掉的c”这一列)。当然,这对于利润率来讲没有什么关系。

在所有五个部门中,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均表示该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它们分别和等量的预付资本100相比较,就会得到各自特殊的利润率。把这五个部门的资本仍然看作是一个总的资本,会有500=390c+110v,百分数计算的平均构成100=78c+22v,平均剩余价值仍是22,平均利润率为22%。

为了具体说明生产价格的形成,马克思设计了第三个表格。

对比表-2和表-3这两个表格,表-3相对于表-2的变化体现在:去掉了“剩余价值率”和“已经用掉的c”这两列;增加了“商品价格”和“价格同价值的偏离”这两列;原有表-2中的“利润率”这一列指的是部门特殊的利润率,而在表-3中的“利润率”则是指平均利润率(一般利润率)。五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均是按照能够给各自所预付的资本100,提供一个相等的利润量22,这样一个商品价格来出售的。它们只有按照这样一种价格出售,才会满足不同部门的利润率的相等化。马克思把这种价格称作生产价格:“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176页)“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或者说,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177页)按照和自身所生产的商品价值不同的价格来出售,社会总资本中的每一个预付资本100都会获得相同的平均利润,价格对商品价值的偏离,对于社会总资本来讲,是会互相抵消的。这样,利润平均化的途径找到了。

各部门的特殊的利润率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即所有这些不同的利润率的平均数。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一般利润率又以每个部门的特殊利润率已经形成为前提;在每个具体的生产部门中,这些特殊的利润率都是按照m/c来求得,这里清楚表明,生产价格这个概念是从商品的价值概念引申出来的。我们用w表示生产价格,用k表示成本价格,用p’表示一般利润率,则kp’代表了平均利润的大小,得到生产价格的公式:

w=k+kp’

上面的分析表明,商品从按价值交换转变为按生产价格交换,就可以实现投入生产的每100资本获得相同的平均利润。

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商品变为按生产价格交换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呢?当然不是。通过生产价格的表达式,我们可以知道,个别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由两个因素——该部门商品生产中的成本价格和不以该部门为转移的一般利润率——共同决定。成本价格是由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来构成,加入某种商品生产的死劳动和活劳动量的多少代表了成本价格的大小。在假定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一般利润率的变动,都是以那些作为形成要素加入不变资本,或加入可变资本,或加入二者的商品的价值的变动为前提的。“生产价格的变化显然总是要由商品的实际的价值变动来说明,也就是说,要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的变动来说明”。(186页)可见,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的变动决定的。离开价值概念,一般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就无法理解。

商品按生产价格进行交换并不否定价值理论,生产价格只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商品的价值只能在生产价格形式上表现出来。我们的分析清楚地说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恰恰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才得到说明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的生产部门往往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部门,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推动着较多的生产资料,从而具有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生产力水平低的部门,具有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只有极个别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才会和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构成相一致。高构成部门的资本所生产的商品要按照高于自身价值的生产价格来出售,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大于自身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低构成部门的资本所生产的商品要按照低于自身价值的生产价格来出售,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小于自身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只有和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构成相一致的部门所生产的商品才会按照和价值相等的生产价格来出售,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等于自身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绝大多数的生产部门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和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构成不一致,使得这些商品的生产价格偏离于自身的价值;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些偏离会相互抵消。

从上面分析可以清楚看出,无论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生产价格的变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得到说明,所以,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背离,而只是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转型。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各部门商品价值的总和等于生产价格的总和,各部门剩余价值的总和等于利润的总和。从按价值交换到按生产价格交换,发生变化的只是剩余价值在全社会资本中按照它们的预付资本量进行重新分配。“就利润来说,不同的资本家在这里彼此只是作为一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发生关系,在这个公司中,按每100资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润”。(178页)

一般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剩余价值的来源。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中,随着生产中耗费的资本价值表现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此时的利润在数量上和剩余价值是相等的,而我们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中看到,随着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不仅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不同,剩余价值和利润在数量上也不再相同;此时的利润已经转化为不以特殊生产部门为转移的平均利润,它只由个别生产部门的预付资本量和一般利润率的乘积来决定。对个别生产部门来讲,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经常以不相等的情况出现,这在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看来,利润成了某种存在于商品的内在价值以外的东西了,完全由外在的条件来确定。

马克思之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价值决定规律与一般利润率规律之间矛盾问题上陷入混乱,要么放弃劳动价值论,要么混淆剩余价值和平均利润。“理论家的这种混乱最好不过地表明,那些陷在竞争斗争中,无论如何不能透过竞争斗争的现象来看问题的实际资本家,必然也不能透过假象来认识这个过程的内在本质和内在结构”。(189页)只有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阐释了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如何进一步转化为平均利润的,从而深刻论证了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必然性和过程。

三、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第十章研究的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第九章中揭示了一般利润率的规律,揭示了利润到平均利润转化的必然途径。但这一规律是怎样在现实中实现的呢?第十章则是要揭示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重要机制,即揭示这一过程是怎样通过竞争、市场价格波动以及供求关系变动实现的。

在本章开始,马克思概括了上一章的重要结论:有机构成不同的各生产部门原本具有不同的、特殊的利润率,这些部门中的绝大多数的资本构成是和社会总资本的平均构成相偏离的,它们所生产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是不一致的,所获得的利润同这些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不同的。只有具有中等构成或接近中等构成部门的资本,所生产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才会完全一致或接近一致,利润同这些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完全一致或接近一致。在竞争的作用下,这些不具有平均构成的资本,都是和具有中等构成、平均构成的资本相靠拢,不管自身生产了多少剩余价值,都是按照每个特殊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资本量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来均等地瓜分社会总剩余价值,从而分得相应的平均利润。每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都是按照那些具有中等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的样板来形成,力求实现生产价格。从社会总资本的角度来看,“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193页)为什么是必然等于呢?因为已经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实体在流通领域中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进行交换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以前各章,我们假定商品是按照其价值出售的,要使商品的价格接近符合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只需要三个条件:(1)商品交换成为普遍现象;(2)生产的商品数量和需要量大体一致;(3)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这样一种简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可以在多种不同形式的生产方式中存在。我们已经知道,若商品按照其价值出售,就会使得各生产部门之间形成极不相同的利润率,这是与利润的本质属性相矛盾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到和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们的量相等时,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一定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价格,应该满足这种要求。”(196页)马克思指出,商品是按照其价值出售(按照和它们各自的价值相一致的价格来交换),还是按照那种能够为它们各自生产上所预付的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的生产价格来出售,显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因此,“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197页)

所以,商品价值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而存在。当商品作为资本的产品来进行交换的时候,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到与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们的量相等时,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由此,按价值交换必然转变为按生产价格交换。

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利润到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是怎样进行的,因为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而不可能是起点”。(195页)可是,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那么商品按其实际价值进行交换,又是怎样发生的呢?这应当首先加以阐明。理解了价值决定规律的实现机制也就理解了生产价格的实现机制。下面马克思就着重考察价值决定规律是怎样在现实中确立起来和实现自己的。关于价值决定的规律本身,第一卷第一篇已经讲清了,即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时,马克思为了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对价值规律本身是怎样确立的,即在现实中是怎样贯彻和实现的,就暂时搁下。而在本章,马克思则对价值规律确立过程本身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价值确立过程讲清楚了,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也就讲清楚了。只要把价值换成生产价格,前述竞争过程都是相同的。当然,这不是说这一部分只有从属的意义,它有独立的科学意义。只抽象地理解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而不理解它在现实中实现的过程,也就不能理解价值规律在现实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下面首先考察价值决定规律的贯彻和实现过程。

马克思指出:“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出售这个假定,当然只是意味着:它们的价值是它们的价格围绕着运动的重心,而且价格的不断的涨落也是围绕这个重心来拉平的。”(199页)这是价值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样子,马克思把它称作市场价值。在现实中,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有的高于市场价值有的低于市场价值;什么是市场价值?马克思说:“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作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并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只有在特殊的组合下,那些在最坏条件下或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才会调节市场价值,而这种市场价值又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不过市场价格对同类商品来说是相同的。”(199页)

市场上实际情况是:哪种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商品部分占据该部门商品总量中的很大数量,市场价值就由这部分商品的个别价值来规定。具体来讲,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况:如果中等生产条件所生产的商品占据很大数量,它们的个别价值就决定市场价值;如果较好生产条件所生产的商品占据很大数量,它们的个别价值就决定市场价值;如果较差生产条件所生产的商品占据很大数量,它们的个别价值就决定市场价值。需要指出,在上述这三种情况下,市场价值是否和个别价值完全一致,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第一种情况下,不仅需要中等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商品占据很大数量,同时需要在较好和较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围绕中等价值发生的偏离能够互相拉平,此时中等条件下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才会决定市场价值。如果偏离于中等价值的个别价值的两个部分不能够互相拉平,市场价值就不会和中等价值完全一致。

市场价值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确定的呢?是通过竞争实现的。下面我们考察一下竞争。竞争区分为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马克思分为两点来分析市场价值是怎样通过竞争来确定的。

第一,“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201页)首先分析了部门内部竞争与市场价值的形成。部门内部竞争是指同种类商品生产者间的竞争,他们为使他们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相一致,各个生产者作为卖者展开激烈的竞争把社会必要的商品量提供到市场上。如果超过这个量,商品就会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如果低于这个量,商品就会高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如果市场价值发生变化,它降低了,社会需要就会扩大;它提高了,社会需要就会缩减。这就是市场价值的确定过程。“在需求恰好大到足以按这样确定的价值吸收掉全部商品的前提下,在实际市场上是通过买者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206页)竞争强制生产者按照市场价值出售他们的商品。应当注意的是,这里讲的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是有原则区别的:前者是指一定社会和一定阶段合乎规律的现象,后者则是受价格变动影响经常波动的需求,归根结底前者决定后者。

第二,下面讲到市场价值怎样确定的第二点。以上第一点只是抽象地叙述了市场价值的确定。所说的“抽象地”叙述,是指这里只涉及个别产品对同类其他产品的关系,而且假设这类产品恰好符合社会的需要量。对市场价值的确定来说,单有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用在这类产品上的总社会劳动量必须适合社会必需的量,才能是形成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不能只是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所能确定的,而是需要通过不同商品生产者作为卖者的竞争来实现。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市场价格。在生产量和社会需要量相一致时,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也是一致的。如果生产量与需要量发生不一致,那么市场价格就会与市场价值发生偏离。这里就涉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问题。

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供求关系的研究当作其经济学说的核心,但对什么是供给、什么是需求,却没有科学的认识。什么是供给和需求呢?马克思指出:“要给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下一般的定义,真正的困难在于,它们好像只是同义反复。”(207页)马克思首先考察了供给。一般来看它是指处在市场上的产品,能够提供给市场的产品。比如说在一年内,年产品以一定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出现在市场中。这个商品量还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这个市场价值表现为单位商品市场价值的倍数。然而,由于生产是自发和盲目进行的,市场上现有商品的数量和它们的市场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就要耗费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时间,但用在各种商品上的劳动时间不一定是从全社会来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对什么是供给,必须要有科学的明确的规定。其次,考察什么是需求。生产者(资本家)和消费者对商品都有需求,因而要求市场上有一定量的某种物品。但是,这种需求从表面上看,它具有很大的变动性。例如,生活资料变得便宜或工人货币工资提高了,工人就会购买更多的生活资料,使得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变大。但从本质上看不是如此。马克思强调指出,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是不同的,是社会需要调节着市场需求。社会需要“本质上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决定的”。(202页)因此,这个量“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代,它们的量是一定的”。(593页)所以马克思说“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求,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别”。(211页)

下面我们来考察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一方面,耗费在一种社会物品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即总劳动力中社会用来生产这种物品的可除部分,也就是这种物品的生产在总生产中所占的数量,和另一方面,社会要求用这种特定物品来满足的需要的规模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而只有偶然的联系。”(208页)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只有当供给和社会需要相一致的时候,商品才能够按照和市场价值相一致的市场价格来出售。

有的经济学家用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来解释市场价值,可是他们连什么是供给、什么是需求都缺乏明确规定,所以供求平衡、供求一致就没有任何意义。马克思说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它只不过是为研究问题的一种假设;马克思又讲供求总是一致,因为从全社会和从长期看,供给与需求的差距会抵消。

关于供求和市场价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反复争论的问题:是供求决定价格,还是价格决定供求?马克思指出:“如果供求决定市场价格,那么另一方面,市场价格,而在进一步分析下,也就是市场价值,又决定供求。”(212页)“如果供求调节市场价格,或者确切地说,调节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那么另一方面,市场价值调节供求关系,或者说,调节一个中心,供求的变动使市场价格围绕这个中心发生波动”。(202页)

上述的有关供求关系与市场价值变动关系的混乱思想,根源在于对供求关系波动这一经济现象的实质不理解,他们没有看到供求关系只是一种表面现象。马克思对供求关系变动与市场价格波动这一现象的实质,做了最深刻的总结和概括,指出这些看来复杂的表面上的市场现象实质上都不过是价值规律和价值的本质规定的实现形式或实现机制。马克思深刻指出了事情的本质:“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竞争,同供求比例的变动相适应的市场价格的波动,总是力图把耗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劳动的总量归结到这个标准上来。”(214页)这段论述是本章的核心思想,说明供求关系变动本质上是一个什么问题。供求关系变动不过是价值规律对社会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正当配置的表面形式,是价值规律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供给与需求的变动来实现社会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领域的分配,达到社会生产合比例地发展。庸俗经济学家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沉湎于经验观察、纠缠在供求决定市场价格还是市场价格决定供求以及供求一致这类肤浅问题上。

以上分析了市场价值得以确定的第二点,即通过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的作为卖者之间的竞争,迫使他们的供给符合社会必需的劳动时间以适应社会需要,使商品得以按市场价值出售。这是价值规律贯彻自己的形式。

下面谈谈竞争怎样形成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

上述分析了竞争使个别价值平均化为统一社会价值和不同种商品间的竞争导致市场价值的确定。但是,上述竞争结果只能形成部门之间利润率上的差别,只有在上述竞争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才能产生社会范围的一般利润率。那么,在现实中这一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那就是通过资本争取更大利润的竞争在部门之间的转移,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资本的流人和流出的运动下,使得特殊的利润率转化为社会范围内的一般利润率。在各个生产部门中的等量预付资本,都会得到等量的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市场价格就不再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着生产价格而波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表明:“不同的资本家在这里彼此只是作为一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发生关系,在这个公司中,按每100资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润。”(178页)马克思说道:“我们在这里得到了一个像数学一样精确的证明:为什么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假兄弟,但面对整个工人阶级却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220页)

四、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

这是《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第十一章研究的内容。

本章内容是以如下假定为前提的:(1)假定工作日不变;(2)一切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不变;(3)一般利润率已经形成,商品价值已经转化为生产价格。要研究的问题只是工资的提高或降低怎样影响被假设为既定的商品生产价格。马克思认为,这个问题同本篇的其他重要内容相比,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李嘉图只研究过工资的提高和它对商品生产价格的影响,由于他混同了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也就没能彻底摆脱斯密所认为的工资变动会对商品的价值发生影响这种错误的结论。

工资提高对商品生产价格的影响。假设工资提高了25%,周转速度相同,有机构成不同的三个资本:具有社会平均构成的资本、低构成的资本和高构成的资本。

平均构成的资本所生产商品的生产价格为80c+20v+20p=120。对具有平均构成的资本来讲,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数量上是相等的,都是20。工资提高25%以后,生产价格表示为80c+25v+15p=120。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和工资提高之前一样,仍然生产了一个40的价值额。原来的一般利润率=20%,新的一般利润率=15/105≈14%。所以,“因为平均资本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和它们的价值一致的,所以这种商品的生产价格不变;因此,工资的提高,虽然引起利润的降低,但不会引起商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变动”。(222页)

低构成的资本所生产商品的生产价格为50c+50v+20p=120。工资提高25%以后,如果生产价格仍然等于120,则表示为50c+62+7,此时的利润率为6%,它小于新的一般利润率14%。所以,低构成资本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必须提高,才可以保证这个112=50c+62新的一般利润率14%来获得既定比例的平均利润=112×14%≈16。在工资提高25%之后,该商品的生产价格实际上改变为50c+62+16p=128。所以,工资的提高,“对于较低构成的资本来说,商品的生产价格提高了,虽然不是按照利润降低的比例而提高”。(223页)

高构成的资本所生产商品的生产价格为92c+8v+20p=120。工资提高25%以后,商品的生产价格必须降低为92c+10v+14p=116,才可以保证资本92c+10v按照新的一般利润率水平14%获得既定比例的平均利润102×14%≈14。所以,工资的提高,“对于较高构成的资本来说,商品的生产价格降低了,虽然也不是按照利润降低的比例而降低”。(224页)

对上述三种情况,马克思进行了总结:“因为平均资本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保持不变,和产品的价值相等,所以一切资本的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额也保持不变,和总资本所生产的价值的总额相等;一方面的提高,和另一方面的降低,对总资本来说,会平均化为社会平均资本的水平。”(224页)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工资的提高,只会影响商品的生产价格的变动,不会引起商品价值的变动。

工资降低对商品生产价格的影响。这种情况是李嘉图没有研究过的。马克思的结论是:工资的降低,对具有社会平均构成的资本所生产商品的生产价格来讲,是不会产生影响的;低构成的资本所生产商品的生产价格会降低;高构成的资本所生产商品的生产价格会提高。

庸俗经济学一般认为,工资的提高或降低会使商品的价格提高或降低,和马克思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商品的生产价格=k+kp’,成本价格和一般利润率共同影响生产价格的大小。例如,当工资提高时,成本价格会增加,但一般利润率却要降低,对于具有不同有机构成的资本来讲,会使生产价格有上述各种不同的变动情况。

五、补充说明

《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篇的最后面,马克思用了一章(原著第十二章)的篇幅来对第三篇各章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一)引起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

我们在第九章已经学习了商品生产价格的表达式=k+kp’。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的变化只会由两个原因产生:或者是一般利润率发生了变化,或者是由商品的价值变动引起。

第一,一般利润率发生变化。它的变化是由平均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引起;或者是在平均剩余价值率不变时,南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社会总资本总额的比率所发生的改变引起。

那些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会引起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变动,进而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变化。剩余价值率是由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来决定的,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所以,平均剩余价值率的变动,一般总是由劳动力价值的变动引起的,进而使一般利润率发生变动。

在平均剩余价值率不变时,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总资本总额的比率的变动,总是由总资本的不变部分引起的。如果同量劳动推动了较多的不变资本,劳动就有了较高的生产效率,反之亦然。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动,某些商品的价值就一定会发生变动。

第二,一般利润率保持不变,此时商品生产价格的变化是由于它本身的价值已经变化,是由于该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增多或减少了。商品价值的变化,可以通过该部门生产取得最终形式的商品本身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动而产生,还可以通过那些进入该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诸如原料等中间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而产生。

所以,“商品生产价格的一切变动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价值的变动,但并不是商品价值的一切变动都要表现为生产价格的变动,因为生产价格不只是由特殊商品的价值决定,而且还由一切商品的总价值决定”。(228页)

(二)中等构成的商品的生产价格

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的偏离,我们在第九章已经研究过。偏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加在商品的成本价格上的不是该商品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而是平均利润;(2)某种商品的成本价格本身不是由其他商品的价值构成,而是由其他商品的生产价格构成,成本价格就已经包含着生产价格同价值的偏离。其实,后一个原因是由前一个原因派生出来的。

对于中等构成的资本所生产的商品来讲,成本价格也可能同构成生产价格的这个组成部分的各种要素的价值总额发生偏离。马克思指出:“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影响关于中等构成的商品所提出的各个论点的正确性。归于这些商品的利润量,等于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量。”(229页)在实际的交换中,中等构成资本所生产的商品好像是按照实际价值来出售的,这些商品的价值是和生产价格相一致的。

(三)资本家的补偿理由

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等量的资本就要求获得等量的平均利润。没有获得等量利润的资本家,就会采用在商品的成本价格上加价的办法来弥补利润的不足。这样,对利润的补偿理由,就表现为平均利润不是由剩余价值的平均化转化来的,而是资本在流通中所创造的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是通过资本的竞争、通过资本的流进和流出的作用实现的。由于资本的竞争和市场价格的波动,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入利润率高的部门,特殊的利润率也就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但是,商品价值对生产价格运动的决定性的支配作用,是无法通过资本竞争能够说明的。竞争只是规律实现和贯彻的机制,竞争实现规律,而不能发明规律,竞争只是实现客观规律的机制。竞争只是实现等量的预付资本无论投在具有何种有机构成的生产部门中,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等量的平均利润这一规律的机制,但这却造成一种假象,利润似乎来源于竞争,是由竞争、流通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指出:“在竞争中一切都颠倒地表现出来。”(231页)市场表面上的种种假象,为资本家和庸俗的经济学家奉为圭臬。

六、小结

1.本篇不仅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马克思整个《资本论》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篇是马克思对第一卷所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化完善和发展。

2.前一篇阐明了成本价格概念的形成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本篇则科学地论证了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论证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必然性,是上一篇的发展。

3.马克思在本篇中解决了古典经济学所未能说明的问题:价值决定的规律与现实中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商品按照价值出售和按照生产价格来出售,是根本不同的两件事情。说明了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是该规律的必然的实现形式。

4.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价值规律、一般利润率规律如何通过资本的竞争、供求关系的波动得以贯彻并取得了它的外部表现。

上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 下一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