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子灌区土壤盐渍现状与水稻种植前景

时间:2022-10-09 01:48:34

五家子灌区土壤盐渍现状与水稻种植前景

五家子灌区位于我省西北部,毗邻嫩江,水源充足,但由于该区域降水少,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盐碱干旱严重阻碍了这一区域农业生产发展,规划该区域灌溉种稻是解决这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规划灌溉的需求,我们从土壤灌溉种稻适宜性角度,对灌溉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经过认真的调研,我们认为该区域80%左右的盐渍化土壤是适宜灌溉种稻的,余下少部分盐渍化程度较重的土壤,经过3~5年的灌溉淋洗等改良措施,也可减轻土壤盐渍程度,逐步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进而实现规划灌区完整连片的灌溉种稻目标。

1.灌区简介

五家子灌区总面积56.82万亩。区内地势东南以岗地为主,高程在138~139m之间,西北部地势低平,高程在136~137m之间,以甸地为主。该区为半干旱温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4.4℃,最热为7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3.5℃,最冷为1月份,日平均气温为-17.4℃,日照时数为2933.1小时, 平均降水量377.1mm,夏季4~9月间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3.2%左右,≥八级的大风年平均14.6次,最多的年份32次,最少年份4次。区内大部分土地为旱田,少部为甸地,其植被组成有羊草、小叶樟,地榆、三棱草、马皮草、蒿类等,植被生长茂盛,表层有机质大多在1.1%以上。在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区内,可见盐性草原类植物,并与湿草原型植物混合分布,构成该区的主要植物有:羊草、碱草、芦苇、虎尾草、三棱草、碱蓬等,在盐斑多的区域常见不生草的光板地和碱蓬。

五家子灌区岗地多为林网控制下的规则旱田,低平甸子地多为草地,间夹有少量零散旱田。纵观全灌区,低平甸子地上的草地及盐碱化草地面积为17.70万亩,占总面积的31.16%,盐渍化较轻或被人工围拦的草地草被长势较好,而多数未被围拦的开放草地因土壤盐渍化或过度放牧,草被长势不良。旱田耕地面积为33.34万亩,占总面积的58.68%,多分布于微高平坦岗地上,且无盐化危害,具有较高的农业利用价值。

2.灌区各盐渍土复区现状

2.1非盐渍土复区 本区面积为34.85万亩,大部分为旱田,少部分为林地及草地,土壤类型以栗钙土、淡黑钙土、草甸淡黑钙土等非盐化土壤为主。土壤可溶盐含量大多在0.1%以下,该区分地势相对高,分布面积较大。

2.2微度盐渍土复区 本区面积为1.17万亩,面积较小,分布零散,大部分为旱田,少部分为草地和林地,土壤可溶盐含量大多在0.1%以上,轻盐化土壤居数,地势相对低,是可开发水田的区域。

2.3轻度盐渍土复区 本区面积为6.40万亩,分布于灌区西部,盐碱土与盐化草甸土交错分布,盐碱土占2%~15%左右,盐化草甸土占多数。主要植被构成有羊草,杂有萎菱、蒲公英、刷头草等,局部稍低的盐斑上稀有盐蒿及碱蓬。旱田穿插于盐化程度较轻地段。

2.4中度盐渍土复区 本区面积为10.06万亩,主要分布于灌区北部,地势低平,植被构成为羊草及刷头并杂有狗尾草和盐蒿及碱蓬。

3.各盐渍土复区种植水稻适宜程度

决定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是土壤可溶盐的含量。区内非盐渍土复区和微度盐渍土复区均适宜水稻种植与正常生长发育。土壤含盐量在0.3%的情况下,水稻生长不良。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水稻正常生长。在研究土壤含盐量与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关系的同时,根据灌区盐渍土与非盐渍土以不同比例关系呈复区分布的特点,将灌区具有盐渍特征的土壤划分出若干复区,并测算出不同复区适宜种植水稻的面积比例。

3.1 灌溉适宜利用区 本区面积为41.43万亩,多为旱田及草场,分布于灌区的岗地、低平地。其土壤类型构成为淡黑钙土、草甸土、盐化草甸土、盐碱土,盐斑较少,中度以上盐渍土面积在15%以下,区内植被长势尚好,适宜开垦水田的面积在75%以上,大部分为轻盐化土壤和非盐化土壤,适宜灌溉利用。

3.2洗盐利用区 本区面积为11.05万亩。主要为荒草地,分布于灌区西北部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上。其土壤类型构成为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及一定数量的盐碱土,大部分为轻盐化土壤,盐斑占15%~40%,土壤质地多为中壤,部分区域土壤为中壤或重壤,植被生长较差,适宜开垦水田的面积占50%~70%左右,采取改良措施,以水洗盐,开发水田。其中盐化土壤1.0m 深度内,种植水稻4年后,pH值由10.0降至7.5。在轻度以上盐渍土分布地段,土壤可溶盐含量经过3年以上的自流灌溉冲洗,可降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程度。研究表明,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在灌溉及结合施用有机肥种稻确可降低土壤含盐量。

4.灌区开发的土壤改良措施

五家子灌区灌溉开发应注重改良灾害性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稻及旱田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灌排系统要加强管理,做到灌排自如,灌溉田地要及时换水,这样才能以水洗盐,同时避免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分积累地表,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灌区秋季降水量少,土壤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因此,坚持秋季翻地、防止土壤盐份随毛管水上升地表及加重盐份向地表积累;开发水田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向水田施用有机肥,改良盐渍性土壤的不良理化性状;盐渍性土壤也可进行客良,治理盐碱斑。采取挖盐碱斑,换黑土及砂土的措施,提高土壤通透性,防止盐碱化加重;在有条件的区域,可采取生物改良或采用化学改良剂。如:种耐盐植物;施用石膏等。

上一篇:让生活为语文增添光彩 下一篇: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表彰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