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美德――孝

时间:2022-10-09 01:28:42

论中国传统美德――孝

摘 要:本文从儒家关于孝的内容谈起,阐述了如此重视孝的原因,并指出了孝引起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孝;泛孝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185-01

中央电视台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在做一期节目时曾做了一个现场调查,你会给谁挑选最珍贵的礼物?当时的答案位居榜首的是父母,其次是儿女,最后是恋人等,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是父母呢?让我想到了孝,这个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占据这中华儿女情感中分量足够重的词汇。

追溯中国的传统文化,自觉不自觉的总会到儒家那里寻根,于是我们先看一下《论语》中关于孝是怎样描述的?《学而第一》是这样记载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为仁之本也”意思是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和悌都是仁的根本。作为一个仁者,首先需要你对上孝敬你的父母,这是起码的要求。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呢?孔子在《为政第二》接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用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孝不仅是指能养活老人,而且要足够的敬重,否则和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于丹也曾经指出给爸妈足够大的房子,给他们用不完的零花钱,请保姆来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这些都不够孝的本质,对我们的长辈应该有一份来自生命深处的尊敬。这些都是儒家关于孝的内容,接下来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家庭这么重视孝?

一、中国家庭重视孝的原因

(一)中国的大家族制度,就是中国的农业经济组织,就是中国两千年来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政治、法度、伦理、道德、学术、思想、风俗、习惯都建筑在大家族制度上做它的表层构造。正如李泽厚先生指出“任何名族性、国民性或文化心里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任何思想传统的形成和延续,都有其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在中国稳定的农业社会里,家庭是人们早出的巢穴,晚归的栖息地,白天为它打拼的目的地,似乎人的所有的活动都指向家庭,从降生到死亡都离不开家庭”而在这个家庭中,生你的是父母,养你的也是父母,你在未长大之前几乎所有都仰仗你的父母的供应,因此这就养成了对父母的依恋,而父母对你照顾一生,在她们年长无力为我们打拼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我们要养活父母,这也是是亲情的流露。

(二)文化的传承。在中国人口中经常听到“有其父,必有其子”、“子承父志”等等,关于父与子,我们看到立刻关于血脉和文化的传承,父母不止是赋予我们自然的生命,更是这种文化生命的赋予,父母期望作为子女的我们让这个家族的生命价值的香火绵延不绝,因此作为这种文化传承的责任便落到了儿女的身上,儿女也便传承了父母对于上一辈的关爱,儿女也便挑起来孝的责任,这样孝的传统便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了下来。

(三)政治上选贤任能重视孝。两汉后政治家重视孝,选官任贤把孝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这种孝廉制度把孝从道德层面的约束上提高到制度的保障上,从普通人民提倡到政府机构宣传,从而加强了对孝的重视程度。

二、讲究孝道带来的问题

孝一方面成为中国伦理的基础,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另一方面如果过分讲究孝道也带来一些问题,我试着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个人的创新与独立。“孔子所谓的修身,不是使人完成他的个性,乃是使人牺牲他的个性,牺牲个性的第一步便是尽孝。关于父子关系,只用一个“孝”字使一方完全牺牲于父”。进一步指出孔子里关于孝的不足,使一方完全服从一方,因为孔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指出普遍意义上的孝的缺点。李泽厚在《试谈中国的智慧》中也说敬老尊长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却有贵经验不重创新,讲资历而压抑后辈等等很坏的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生活开拓,观念革新的极大障碍,应该否定它,排除它。

(二)影响社会法治的运行。由于家以特定的“身份”和“关系”为基础,这就形成了中国社会“特殊主义”“关系取向”和“身份取向”的特征,阻碍了普通取向的宗教和法律的形成,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可以看到在官场、商场等诸多领域,子为父,子为母,子为姐等关系谋取金钱和地位、名声等私人行为,以至违反法律。

(三)泛孝流弊成为君主专制的表现。前面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之道是儒家政治上的最高的理想,天下太平则为人类的共同的向往,孟子却以为由“亲亲”“孝悌”就可以达到。“结果其实只能把人世世代代锁死在家族伦理的圈子里,理想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尧舜之道亦不过是孝悌,到孝取代了众德的地位后,这就流入了泛孝主义”,譬如臣子对国军要忠,都了解忠不是绝对的,当君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时,臣子就不必再忠了,后来历来的孝道便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M].三联书店.

[2].史学论集[M].河北人民出版社.

[3]傅永聚、韩忠义.儒家文化思想研究[M].中华书局.

上一篇:彝族汉语中介语的使用和习得分析 下一篇:浅谈“卧”的语音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