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证书,父女向前冲

时间:2022-10-09 01:19:41

高子阳,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编委。2002年5月,获得第二届江苏省“树勋教师”教育科研奖。2010年3月,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女儿高文青现正在江南大学硕博连读。

倾听女儿的故事

女儿文青两岁前,除了寒暑假我能每天带她,其余只能一周见她一天,因为我在离家百余里外的偏远乡镇教学。后来到了县城工作,我与女儿就有了天天闹腾的故事。

女儿与好多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与我有关,我不想让她上幼儿园,不想让她那么早地写字、画画。后来,小学招生时有一条规定,不读幼儿园不收。我们被迫让女儿补读了一年幼儿园。我们夫妻俩约定,想尽办法让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先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班级、学校里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不管谁在家,都要认真倾听。

第一天,小文青把幼儿园里的玩具、教她的老师,报告了一遍;第二天,把那个打人的小男孩讲得眉飞色舞;第三天,讲了一个小孩子尿湿了裤子,以及自己怎么跟着老师学跳舞,还边说边跳了起来……

从女儿嘴里,我了解了她的幼儿园生活。每天做听众时,我还会提上几个问题,比如今天问了老师什么问题?老师是怎么回答的?女儿精彩的讲述,很多变成了我的日记。

直至女儿上小学、中学,这种讲述都没有停止,只是内容更加有趣好玩。记得初中三年,女儿会讲班里男女同学间的距离,谈同学之间各式各样的攀比,对优秀老师的赞美,对学校、老师重视分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一生最遗憾的事是没有读过高中、大学。因为诸多遗憾,倾听女儿讲述高中、大学的故事时,有一种更加迫切的心情。

高中三年,女儿向我讲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发展多么重要;告诉我某某同学背着老师、父母谈起了恋爱;对约翰・克利斯朵夫发表自己的看法;谈同学们对金融危机、信用危机的争辩……这些故事,让我对高中教育有了一点思考,也为我研究中外高中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写下了多篇文章。

自从女儿读了大学,倾听女儿讲故事的机会少了,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种失落。一到周末,我就想打电话给女儿,听她讲讲这一周发生的事。妻子常常说我没事找事,因为女儿的专业是生物制药,实验任务很重,非常忙。为了在与女儿的交流中能对话,我也常常关注报章中生物医学信息。比如我问女儿,方舟子是学习生物化学,研究方向是分子遗传学,是不是因为研究太难出不了新成果而去打假了?美国一研究生突然得了白血病,他的导师与同学联合起来,利用数月时间绘制这个人的基因图谱,找到了致病原因,并用实验用药治疗成功,这种研究是不是相当困难?这一做法能否成为未来治疗白血病的路径……女儿耐心地一一给我解释,虽然90%以上的内容都是非常专业的,我一点听不懂,但我愿意听。我教《维生素C的故事》,不知道维生素C长啥样,在网络上查不到合适的资讯时,就向女儿求援,女儿传给我一张张非常美丽的维生素C照片,听我课的老师都感到惊讶。

咱不要那些证书

城市中90后孩子,谁手中没有几本考级、奥赛奖等证书。可女儿从小学至高中毕业,手中除了学生证、毕业证外,没有其他任何证书,包括三好学生奖状。

女儿读的是普通小学,校长为了让学校能够成为名校,招了几位能教奥赛的老师,没过两年,学校里冒出了许多一等奖。很快,许多父母想尽办法将孩子送进该校的奥赛训练营。

那几位指导学生参加奥赛的老师都是我的校友或朋友,他们在我面前说文青如果能在奥赛班中训练训练,成绩会更棒的,我不想让女儿去训练,甚至说这样的奥赛早晚得取消。他们左说右磨,我勉强答应,但有条件,即女儿只参加听课,不参加任何级别的奥赛考试。

就这样,文青轻松自如地走进走出奥赛训练营。两年时间,一次试没有考。学到了什么,我从未过问;数学成绩提高否,我同样不知道。只是女儿读初中后,才偶尔问了,文青说没有多少帮助,老师都是讲解题考试技巧,还不如在家多看几本书呢。是的,每周末去听两个小时课,暑假也集训几周,平时集训更是少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全用在做题上,不可能把学生带到数学的王国之中。后来,我悄悄跟踪、研究调查该校多年获奥赛一等奖的学生,看看这些孩子高中毕业后会不会非常热爱数学,并从事数学方面的专业学习,结果是一个人都没有。

我不反对别人考证,对举办活动的机构也不做是是非非的评价。我从小就没有考过任何证,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总觉得基础教育阶段,为了考那些证,会耗费很多时间,孩子有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他们年龄太小,他们的身体还在成长。我没有让女儿在基础教育阶段考那些可有可无的证。但女儿上大学后,我明确告诉女儿,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读大学甚至工作后,很多证书是必须具备的。女儿以“我懂的”开始了大学生活。

父母与女儿彼此减轻负担

当年女儿读小学时,我觉得自己要与女儿一起向前。于是,我买书与孩子一起看,我写作投稿,坚持在教学上走自己的路。我们家是当地中小学老师中最早买电脑的,我们上网不玩游戏,只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查查资料,写写文章,制制课件。女儿看到了我在书写不一样的教师生涯,居然想到要给我减轻负担。

比如作业、试卷让家长签字,女儿把作业、试卷拿到我面前说:“老爸请看,我的作业都一一认真做了,试卷都订正了,你这么忙,我替你减轻负担把字签了。”比如初中、高中期间开家长会,女儿回到家就说:“爸爸,明天家长会,你和妈妈就别去开了,我给你们请假,给你们减轻负担。我考多少,在班级排多少名,我跟你们讲……”

关于让孩子回家签字,我教书到现在从未做过这件事。女儿自己签,老师常质问女儿,女儿就实话实说,我也跟老师沟通过,老师也许不高兴,但慢慢都理解了。而家长会,文青的妈妈去开过一两次,我从未去开过。女儿初中、高中期间的家长会十有八九是分数会,其实分数等信息我们早就知道,而我们需要高水平的家长会,但女儿接受基础教育那么多年,学校真的没有给我们准备。我对女儿说:“你们大学为什么不开家长会?如果开我一定去。”“你以为,大学就不报分数了?”女儿调皮地说,“等我博士答辩,我邀请你来,算作送你一次家长会!”

女儿读初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全家从苏北搬到了苏南。记得第一次月考,由于在老家所学的教材与南方不一样,文青考了全校倒数第一,英语考了47分。面对这样的分数,她的班主任非常负责,愿意给她补课。可文青坚决拒绝并说补课是一种不公平!我笑对女儿说,英语考47分很好,下次考48分就行,这次倒数第一,下次倒数第二就是进步,千万不要难过。人生如爬多座山,考好了如上山,考不好如下山,只考好是永远上山不下山,永远在山上往上爬,虽然山很高,但一定非常累,而山越高那儿越冷,虽然可看到更蓝的天,但地上那么多精彩就只能是模糊一片。爬上一座山,走下一座山;上山为了下山,下山为了上山,反反复复,才能走出自己人生中连绵不断的山脉。女儿中学六年,零补课的确给我们减轻了负担。

面对懂事的女儿,我也不会给她增加负担。《江苏教育报》曾经约我写一篇关于教育女儿的文章,我专门谈过减轻女儿作业负担的事。我看到读初中、高中的女儿经常带回好多试卷,我不想让女儿因为做题九点半之后还不能休息,因为太晚了,早晨起不来但还必须早起,这样听课效率不可能高。我告诉女儿,只要题目做过并正确了可以不做,非常有把握的题也可以不做,老师所发的平时作业整体看一眼做好标记,老师不会批评的。女儿这样做了,一开始,老师是有想法的,后来默许了,因为教她的老师发现我的孩子没说假话,发现文青的成绩在稳稳地往前走。因为这样做作业,女儿省下了很多时间,读了很多书,偶尔也写点东西,记下了自己的思索。

上一篇:郑佩佩:时间将“我”击得粉碎 下一篇:为风中的眼泪道歉